从“招隐”到“寻隐”(1 / 1)
唐代的寻隐诗歌是古代隐逸文化的一部分,隐逸之风,古时早已有之。先贤许由拒绝尧帝的禅让,逃到颍水边清洗双耳。道家的老子弃官归隐,出关云游;庄子拒绝做官,宁愿自由地曳尾涂中。儒家的价值观中,如果世道昏暗无法实现仁政理想,士人权且独善其身,等待时机。
无论是身在山野,心存朝阙,还是修身养性,同化大道,古时候的圣贤和士人,不约而同选择了远避朝廷、深入山林的隐逸之路,形成了丰富的隐逸文化。在诗歌领域,题咏隐逸文化的作品,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这是一首仿楚辞《招魂》所作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招隐”为题的作品。
“桂树丛生兮山之阿,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招隐士》从开篇就用大篇幅的文字,铺写深山荒谷中的丛林岩穴,虎啸猿啼,营造出一片凄厉幽险的景象、黯淡迷濛的氛围。作者深挚地感叹并召唤山中的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淮南小山是汉武帝时期的淮南王门客,为淮南王招致山野遗贤而作。他生活在汉朝最强盛的时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整个国家的精神取向完成了从无为而治到开拓进取的转变。隐士虽然洁身自好,保全了高尚的操守和独立的人格,但是他们的做法并不符合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理念。《招隐士》的出现,反映出汉朝文士对隐逸的贬抑态度。
从东汉乱世进入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儒学衰微,许多士人选择归隐遁世的生活,并为时人推重。东汉的徐孺子屡次拒绝朝廷征聘,晋初的嵇康、阮籍等人不肯为司马氏朝廷效力,隐逸重新成为不同流俗的名士间的精神归宿。
这时的“招隐诗”创作蔚然成风,虽然仍以招隐为名,然其精神内涵一改汉初招揽隐士重回世俗的倾向,转为寻访隐士,并且在寻访途中游赏山水仙境,由衷生出隐逸情思,最终发自内心地“为隐士所召”。
以代表作——左思《招隐》为例,“杖策招隐士”,从寻隐一事开篇,对路途中的岩穴丘壑、白雪丹葩、石泉灌木展开详细描述,感受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高妙境界。眼前的景物摈弃俗华尘嚣,衬托出隐士高蹈遗世的风度,也将诗人的心灵净化、升华。他对隐逸生活悠然神往,以“聊欲投吾簪”作结,发出了挂冠归去、追随隐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