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三章:改革(2)流官制度(2 / 2)
如今喀山的帝国化已经接近尾声,各地的县学已经普及,喀山的知识分子数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应该固定十年一科举,那么喀山就再也不用怕行政官员不够的问题,对官员的处罚和贬职就可以放开手脚。
这是一方面,这种流官制度实际上已经在大明实现了。实际上,不只是大明,从秦朝开始中原王朝就有流官制度的传统。
官员不世袭,也不会一直在一个地方为官,通常都有自己的任期。
然而,中原的流官制度大多是对应土官这一概念的地方性政策,中央机构的官员很多并不遵从这一调动模式。
而在乌彦巴根的设想中,所有院级以下官员,都要服从流官制度的调动,院级以上官员则需要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与任免。
这样一来,全国的官员都只能做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不能够舞弊营私,一旦被发现,那么轻则贬官,重则罢官乃至入狱。
用以监管官员的机构就是皇帝直属,大名鼎鼎的御林卫或者说御林台。
如果说严密的流官制度治标,那么县学改革就是治本。
县学中增设国本课程,向知识分子们灌输国家主义和天下为公的思想。弱化民族情绪,弱化蒙古人的征服历史,强调喀山与蒙古帝国、金帐汗国的不一致性,从单纯的理性,而非情感方面去教导民众和知识分子。
在新的国本课程中,喀山是一个由兀鲁·马黑麻建立的新新国家,是非民族属性的,非对立属性的、非古典的、意在统一全人类的伟大国家。
强行将喀山的知识分子和民众的格局调整到皇帝与丞相的级别,这样,全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支持什么,那么也就从根本处,解决了一部分党派对立的问题。
诚然,国家各个阶层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不会很快就消亡,但总归是有一个好的开端。
一个好的契机就是喀山早已经不是一个蒙古的汗国,而是罗马本身。
他是帝国的,而非带有民族属性的。
这样一来,国家内部的立陶宛官僚和罗斯官僚也会被快速同化,他们的同化成功,会为接下来帝国向民族多元且复杂的中西欧进军,提供有力的支持。
伊尔哈木接受了乌彦巴根的建议,设立了流官制度,也改革了县学。但整理各官员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式冗杂无比,十分耗费时间,恐怕数十年也未必能将全国的岗位改革完毕。
这时伊尔哈木大手一挥,点数砸下去,流官制度就宣告建立完毕。
这才是点数的正确使用方法。
伴随着流官制度建设的,是第五次科举,里面出现了一个和乌彦巴根一样天才青年,在考场中奋笔疾书,撰写了近十万字的《国族论》,当选本次科举的状元,青年叫做埃里克·艾森哈特,是一个波兰人,他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在书里详细的描述了西方人对于民族的看法,以及国家族群认同的构建。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才都会被招进理藩院,但这次不同,乌彦巴根觉得这个青年与他颇有相似之处,便将这个青年招入了内阁,成为了内阁的一名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