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前宋宰相——王文公!(1 / 2)
翌日。
“父皇,儿臣都打听的差不多了,群臣对于这铸币权,虽然说还有一些疑问,但大部分都是认可的。”
“朝廷从民间收回铸币权,禁止私铸,这也能维持我大明财政方面的稳定。”
“但还有几个疑虑……”
谨身殿内。
朱棣昨天和道衍谈完之后,只觉得通体轻松。
而关于铸币权,他昨天便让太子朱高炽,去打听朝臣的意见。
很显然!
如果仅仅只是收回铸币权,禁止民间私铸,并且能有效防止民间再度泛滥而起的“仿造新币”。
诸臣大部分都是认可的。
“等一会儿再说你的那几个疑虑,今天下午,沈肃就要启程。”
朱棣让自己的儿子先坐下,然后道:“朕让他出京之前,再来见朕一面,还有那沈有福以及昨日那献祥瑞的王庭知。”
“这几人,你也该清楚了,就是之前所听到的三医。”
“如今他们齐聚,诸臣也欣然同意,那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疑问就可以直接问他们。”
说到这里,朱棣也道:“朕也有很多疑问,还要问老二!”
朱高炽点头表示知晓,而父皇询问老二。
很明显,还是因为老二昨天的“超常发挥”。
“陛下,人都到齐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音。
朱棣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汉王朱高煦、二沈、还有王庭知,包括姚广孝也已经到来。
经过昨天的疏导,朱棣对于姚广孝也越发信任,很多事情,朱棣都想让这位少师给自己参谋参谋。
特别是关于隐阁,关于三医这种“离奇之事”。
只是进来的一幕,朱棣却不免有些好笑。
自己这个二儿子,自幼练武,身强体壮、高大威猛。但此时却跟在王庭知身边,且有刻意和其交好的意思。
然而后者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竟然比朱高煦还要高一个额头,且器宇轩昂,从昨天在文华殿,面对那么多诸臣的诘问,对方始终面色如常。
朱棣就知道,此人心中自有内秀,所以有泰山崩于前,而泰然处之的魄力。
眼下,朱高煦站在其旁边,刻意套近乎,倒显得自己像是一个随从。
“拜见陛下……”
正当朱棣心中思索的时候,几人的拜见声音将其打断。
“不用多礼。”
朱棣先是看向沈肃,“下午你就要启程,听说你要跟着柳涣前去。”
“他是工部都水清吏司的郎中,刚好就是你的上司,朕还记得当日你谈治水之策时,此人质疑你的态度,怎么……对朕这个安排是否有怨言?”
沈肃也不委婉,直言道:“确实无法理解。”
“哈哈!”朱棣对沈肃这样的性格显然很喜欢,他笑道:“朕就是故意的!”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进入官场,但既然身入官场,就要打磨自己的性格,让柳涣和你一起去,一是你突然出现,朕必须让人看着你,也是借此让你懂得一点儿官场之道。”
“二来,柳涣性格虽然急躁,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靠得住的。”
“否则,朕也不会让你们二人前去治水。”
“此次前去,柳涣负责和当地官员交涉,而你就负责治水,朕自会给他言明,治水以你为主,以他为辅,他知道会怎么做的,朕希望你也知道怎么做。”
如果是一般臣子,朱棣并不会给他说这些。
但沈肃朱棣确实看重,其提出的治水新策,以及那所谓的“水泥”,朱棣还记得。
如果真的可行,以后大明的漕运体系,说不定就要依靠此人。
对于有才,且有用之士,朱棣向来能给予最大宽容。
“陛下,草民……臣还有一事要问。”沈肃还从自称中扭转不过来。
“你说。”
“如果灾民过多,臣治水之时,必定会征集灾民,而之后的灾民安置,可否也让臣做主?”
“你想干什么?”朱棣眉眼一皱,这种直接当着面要权力的,简直胆大的可怕。
那毕竟是民,不是别的,而且还是遭受水患的灾民!
一着不慎,可是会出大事的。
“陛下疏通漕运,可是为迁都?”
沈肃直接问道。
朱棣有些无奈,当然这件事瞒不住朝臣,当年李至刚建议“北平府”为陪都,而自己这几年也大力疏通漕运,并且迁移富户、仿照应天府大兴土木建造北平府时,朝臣就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