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开大会(1 / 2)
当乐繁他们到聚餐的房间里集合时他才发现,张校长是有先见之明的。
提前让学生们开小会的成果已经体现出来了,看得出来他们有很用心地开会讨论。
所以今晚,他们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火锅。
“……”
乐繁瞥了一眼张校长略有纠结和无奈的脸色,有点儿幸灾乐祸。
“看来大家没能领会到张校长的苦心。”江悦吟的念头通过hq传给乐繁:“你……长大以后,是怎么意识到这些事的?”
“就像你现在从张校长那儿学到的过程一样,只不过有可能是敌人教给你的。”
“……这样真的有用吗?”乐繁能感觉到江悦吟的情绪,有些挣扎和迷茫:“即使是世界末日,也无法改变人们互相猜忌与争权夺利的本性吗?”
“现在下这种结论还太早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任何一个社会的现状,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的。”
江悦吟沉默了一会,似乎想通了一些事,喃喃自语地念了出来:“历史么?”
“只要惯性足够强大,人们甚至会忽略驱动力的方向,其实是相反的。只不过这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或者足够强大的驱动力去改变事物运动的方向。”乐繁通过hq传递完这个念头以后,又笑着出声说道:“别想太多了,先吃饭吧,这么丰盛的火锅,以后吃的机会可越来越少了。”
要说这顿火锅,还要感谢那两位留下的女业主,其中一位叫商静雪,正是之前在超市帮乐繁一起拉回老谢的人;另一位叫张英,是个已经结婚好几年的少妇,据说丈夫在武警机关工作,两人感情甚笃。
正是她们拿出家里冰箱里的生肉生菜,配合上之前从超市里搜刮来的零食罐头之类,才有了这顿丰盛的火锅。用她们的话说,不知道哪天可能就会停电,届时这些生食做做不熟,存存不住,白白浪费,不如早点消灭掉为好。
两张拼起来的大餐桌中央,蒸腾的水汽折射着客厅明亮的灯光,十来个人围坐在大桌旁,每个人的碟子里都有两三种调料,香气与热气充斥着房间,暂时驱赶了那些末日的血腥与悲凉。
“水还得开一会,我先说两句吧,同学们,还有老师们——我就这么叫你们三位了,不介意吧?”张校长亲切地笑着,看向杨雪晴和两位中途加入的女业主,方框眼镜上沾着些许水汽。
“呵呵,张校长客气了,一中的师生都是栋梁之材,我可当不起这些孩子们的老师,您还是叫我静雪就行了。”商静雪笑着回应,在饭桌上,她似乎也不像是之前给人的印象那般凌厉直率。
而张英也只是含蓄地笑了笑,说叫她英子就好,看起来颇有些内向。杨雪晴也是差不多的模样。
“哎,在这个危难关头,既然都选择留下来,一起共渡难关,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这里大多数人是一中的学生,他们有的是朝气蓬勃的闯劲儿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智慧,不过你们也清楚,我们今后还会和其他的幸存者打交道,你们几位,作为成年人,有些事还是要多提醒下同学们。叫你们一声老师也是应当的嘛,各位同学,你们说呢?”
学生们自然不会反对,纷纷叫起商老师、张老师来,虽然略有些奇怪,但大家多少都知道张校长这一番客套的用意,更何况他说的也是事实——不管将来如何变化,至少此时此刻,他们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团体,是自愿选择凝聚在一起的团体。这种顺势而为加深彼此熟悉的小事,没道理纠结个不停。
张校长对付这样的场合游刃有余,从学校过去的趣事,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从随意地问询同学们以及四位老师的个人情况,引导着大家彼此熟悉,到有意无意地“征询”乐繁和江悦吟的某些看法。
火锅的汤汁冷却又沸腾,罐头和零食也吃的七七八八,一个以乐繁和江悦吟为实际控制者,张校长为主导者,四位老师为传达者,学生们为成员的组织框架就这么润物无声地建立起来了。
饭吃的差不多,终于进入了正题。实际上也就是把乐繁他们之前开小会定下来的内容细化传达下去,关于辅助单元,张校长的决定是每天部署一套,剩下一套应急救人。部署顺序则是自愿自荐加排队的形式,从明天开始,每个人想要获得辅助单元都可以单独去找张校长申请,然后排队。
当然,具体的操作不可能真那么死板,先部署辅助单元的人肯定会参与较为危险的任务,私下商量决定互换顺序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对于十几个人规模的团队,灵活行事是不可避免也无需较真的,以张校长的行政组织能力完全搞得定。至于更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那都是后话了。
由于同学们完全没能理解张校长让他们提前开小会的含义,即使有个别人的确有些自己的想法,但零零散散地随便提出来,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意见力量。比如魏青松提出的以市公安局为首要探索目标,比如范佳佳提出的,要重视网络上的民间信息交互,以及停电断网以后的通讯问题。
这些观点的确会被张校长和乐繁认真听取,之后也会讨论,但这只是现在。随着将来幸存者团体的扩大,决策性会议上的零散意见不可能每次都得到重视,不可能立即形成方案意见部署下去,而这难免会造成一些时机延误、既定事实、被迫沉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