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世人皆知”萧御南(2 / 2)
“二十年前,当时,如今的陛下尚是皇子,而大周,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浩劫,先帝突然驾崩,南越跟西陈两国同时起兵,剑指大周国境,一时狼烟四起,战事频发,当时的萧纪,就在永宁城中。”
说到这里,萧御南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当时的萧纪,是个白身,他手底下,只有当时他在江湖中招集的八百白马兵,而支援南境的事,皆是他的义举。”
“是在我向炫耀,你们萧家那令人作呕的发家史吗?”
听到这里,秦怡心中的不愤更加沉重,她看萧御南的眼神里,夹杂着不甘与轻蔑。
“这不是什么发家史,而是想告诉你,传闻当年以一已之力荡平京城八王之乱,手刃八王的萧纪,手底下,只有八百兵马。”
“你想说什么?”
秦怡没有理解林远说的话。
“八王之乱,当时围京的精兵,有十一万之众,试问八百人马,就算再是精兵强将,是如今江湖一等一的高手,他们,打的穿这十一万精兵吗?”
萧御南问道。
“可江湖盛传玄甲军统领固超带着三百玄甲军面对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八百精兵,有何不可?”
固超的事迹天下皆知,以三百对数万既然可以,八百对十一万,有何不可?
“那只是江湖传闻,固超当年并不是长驱直入,而是兵行险着,以险取胜,他是突袭,自然不同,而当年我们家老爷子带着八百白马可是正面对敌,如何能一样?”
这种事情,萧御南自然知道。
“你到底,想说什么?”
秦怡还是没有完全明白。
“当年萧纪带着八百白马直入上京城,千里奔袭入京勤王,到头来却没有损失一兵一卒,郡主,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萧御南继续问道。
“你是想说,当年之事,另有隐情?”
好家伙,她总算是听明白了,萧御南长舒一口气,继续说道:
“当年之事,其实并非我们家老爷子之功,他当时杀进上京城时,八王之军已然内乱,他甚至连八王都没见到,这场叛乱就被平息了。”
“可是天下皆传……”
“那是因为天下人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传奇,相信自己的国家,有一个可以以八百人马突袭十一万人然后全身而退的战神,所以天下人,愿意这么传。”
这个事实,对于萧纪的声望来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但要萧御南还是这么说了,倒是让秦怡有些不太能理解。
“但是在天下人相信之前,那位得先相信不是吗?我想知道,萧纪,有什么样的本事,可以让那位,先相信了?”
是的,按萧御南所说的,这件事情,让天下人相信容易,可要瞒过当时还未登基的皇帝,那可就难了,毕竟,他当时就在上京城中,他就是被围的那一个。
“根本不需要那位相信,因为他,必须相信,八王之乱的起因,是因为先帝的遗诏,那份遗诏将皇位传给了当时的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陛下,而这一点,现在都是悬案,因为三皇子当时根本不得宠,所以另外八位皇子对这份遗诏存疑,这才起兵围城,而当时的三皇子,需要一个人,一个可以解决掉这件事的人,这事儿,也许不需要这个人做,但得这个人担,他不能变成一个杀害自己亲兄弟的皇帝,而萧纪,正好闯入了这个局,成为了这个人。”
“说到底,你只是想告诉我,我父亲的死跟萧纪没关系,也只是为了保萧纪一条性命罢了!!”
秦怡自然知道萧御南说这话意味着什么,但她不可能相信,一来她不相信眼前这个杀父仇人的儿子说的话,二来,她也接受不了萧御南说的话,如果萧御南说的是真的,那她的杀父之仇,便是那站在云端的那位,她不知道,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仇,到底何时能报。
听到秦怡的话,萧御南脸色突然沉了下来,他看着秦怡,回应道:
“保萧纪一条性命?秦姑娘,你是不是把自己看的太高了些?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而不自知。”
话音落下,萧御南催动内劲,往上一指,那横梁上的匕首直接落在了秦怡面前,扎进桌子上足有一寸有余。
“现在这把匕首就在你面前,你可以拿起它,走出这道门,穿过这院子,出了院门,往南走,南边儿第三间房,便是我们家老爷子的书房,他现在,就在那里,如果你觉得你可以,本世子不拦着你,但我要告诉你,当你踏出这道门的那一刻起,连我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
萧御南的表情阴沉,看上去没有半分戏谑,秦怡一直盯着眼前的这把匕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自处。
“秦姑娘既然不相信本世子说的话,那本世子,便再好意提醒一句,秦姑娘难道就不觉得奇怪,为什么半年前,突然就出现了这么一号人物,将二十年前的事情,全部都告诉了你?也将这仇恨的种子,埋进了你的心里?”
见秦怡半天没有反应,萧御南又问了一句,听到这里,秦怡抬起头,看向萧御南,她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使自己在眼前这个人眼里,完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半年前出现的那个人,她从未与人提起过,可这事,萧御南居然知道。
萧御南没有等秦怡回应,他抬起双手,拍了两下,门打开,这个老翁,秦怡抬头一看,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开大了嘴,愣了半天,才从嘴里挤出三个字:
“徐……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