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2)
“着火了!都醒醒!快救火”
已是一片火海的帝都玄远宫内发出阵阵呼喊和哀嚎。
风虞历一二七九年,一束天罚崩雷击中了皇宫正心殿的屋檐,引发了这场大火,火光映照得整个帝都的夜空忽明忽暗,宛如白昼。
天罚降罪、末世轮回的传说尘嚣已久,初春持续多日的崩雷已经引起多城多地失火。
号称神域十二王朝统御治下的中洲各地三年间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平民百姓流离失所,王公贵胄寝食难安,关军将士落草为寇,世道人心几近绝望。
“陛——下,陛——下……”
火势迅速蔓延,持续了三天三夜,将象征皇权气象的帝都玄远宫焚毁近半,一代雄主洪甫钦葬生火海,尊容莫辨。
这位二十朝堂登顶、三十横扫八荒、四十修为封衍、五十执掌神域、六十悄然隐退、七十崩于天罚的皇帝,一生文治武功、胸怀天下,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世人无不唏嘘感叹。
值此风云变幻之际,嫡太子洪丹逐出征岭南苗方已近三年,至今未归,而庶王、诸侯、遗老、权臣、后宫、江湖、异族更是不乏浑水摸鱼和趁乱打劫之辈。
“天罚大火”动摇了天下人心,损伤了风虞王朝延续千余年的统治根基,加速了王朝走向覆灭。
此后纷乱不尽飘摇动荡的三十年,被百姓称之为“风虞灾变”,被修士称之为“中洲劫难”,被史官称之为“神域挽歌“。
当世史官醉山河在其未发表的史诗文稿《风虞长歌》中对这三十年做了如此描述:
神域万年,鲜有此变局事态也!礼崩乐坏,然群星璀璨。沧海横流,遂英才层出。盖王朝千年,论风骨气韵之绝冠,于斯为盛!
而神域十三王朝史官倾月夜则更喜欢称这三十年为“虞烬天下”。
……
玄远宫失火后七日,数十名文臣武将在遗老房岐和京畿卫大将军霍青山的带领下,晨曦微亮便跪伏在长公主洪尹懿的凤仪殿。此时已日上三竿。
“风虞不可一日无君,恳请长公主掌政朝纲,挽大厦于将倾!”
首席长老姬允须发皆白,他每隔三刻时间便会问一次,这已经是今天第九十九次了。
“姬允长老,难道还未联系到太子?”
长公主心里一直在默默数着长老刚才恳请的次数,但她一直没有表明态度。
“回长公主,国殇至今,帝都已先后派出多路信使密探加急深入岭南纵深腹地,均未找到太子,恐怕……”
“长老切勿妄言,小心一语成谶!”
“老朽口拙!”
“衷心可嘉!恕卿无罪。”
“谢长公主。”
姬允看了看霍青山和房岐,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眼神。他知道,两位实权人物交给他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接下来他只需要参与其中便可安享晚年,家族兴盛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灿烂辉煌的余生。
“霍将军,八王可有异动?”
落座在凤仪殿上的长公主将姬允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自然也明了霍青山和房岐此刻的心思,因为这一幕本就是她苦心孤诣设计好的。
长公主隔着帘幕扫视着殿下跪伏的列位,在一瞬间升腾起了权力的欲望,但她又马上克制住了,因为皇兄才刚刚殡天。
她此刻只是替没有还朝的太子“代政”,而不是真的“掌政”,这—有着本质的区别。
“回长公主,据关军密探回报,除荆、扬两王一向忠心帝都之外并无异动。雍、梁、冀、兖、青、徐六城已经开始陆续封城并限制平民出行,以所谓应对天罚为由提高赋税,厉兵秣马。”
京畿卫大将军霍青山如实回答,一股肃杀之气升腾而上,整个大殿似乎都被这肃杀之气充盈包围。
作为曾经傲剑宗的传人,作为与当世剑宗陆封天同门又天资卓越的霍青山,年仅二十便扬名北关,掌管帝都京畿卫二十余载,他举重若轻不怒而威的风采让殿下跪拜的列位长老和文臣武将油然而生敬重之情。
“噢,确有此事?”
长公主看着面前中年稳重的霍青山将军,表情凝重的问道。
“末将所言,句句属实。”霍青山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王朝惊变,国殇新恸,天下兴衰,一念之间。末将,也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
此言一出,殿前列位便也异口同声道:
“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肯请长公主掌政朝纲!”
长公主沉默良久,满腹心事。
“这,不妥!待本宫与皇嫂商议后再行定夺,众卿都退下吧。”
一代雄主洪甫钦正宫难产早亡,只得一子,便是嫡太子洪丹逐。之后,侧妃天翼氏又为其生八子一女,其中:
洪元琼、洪明楼、洪悬玉、洪冰宇为太子党,他们认为,要想家族不发生动乱,就要想办法迎驾嫡太子洪丹逐回朝登基,方可化解此次动乱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