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距离科举只剩一天(1 / 2)
一天、两天。
时间渐渐过去。
各州来往的商人,在官道上送货的时候,偶尔就能看到各地赶路的才子。
他们或是成群结伴,或是策马奔腾。
但也有家境不好的徒步独行。
大多数商贾、或是镖局,在确认他们的身份以后,都会热心的捎带他们一程。
这样的场景在各地发生。
尤其是在距离科举只剩五天的时候。
大部分还在苦读的学子,只要不是城镇里的人,不管近不近,也尽皆出了门,向着最近的城镇赶去,以免错过了科考的时间。
而为了方便考生,不让考生过多赶路。
朝廷也设置了许多考点。
其中在丰州地界。
单单这一州,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数百个考点。
毕竟除了赶路以外,更主要的是这次的科考以杂学为主,导致来参加科举的人,不仅有才子,还有识字的工匠、农夫。
人数远远超过以往。
考点少了,就有点不够用了。
尤其是当地的一些县老爷们,对此这次过多的科举人数,更是深有同感。
其中,位于丰州东南边的岭县。
作为考点之一的这里。
过多的报名人数,还有考生的举荐信,让岭县县令在这几天里忙坏了。
他不仅要处理县里的事,还审改考生们的举荐信,确认考生的身份,以及简单的笔墨学问。
笔墨学问,相当于考前初试,能挡掉不少冒充身份,或者弄虚作假的人。
除了这些筹备。
岭县县令还要布置考场,又要如前几日那般,派人前往附近各地,确保一些小地方也能收到这‘提前开考’的科举消息。
每天都这样忙到深夜,基本上没什么空闲的时间。
他觉得身为县令,能做的都做了。
不过,他不求知府大人能嘉奖他,也不求朝廷的封赐,只希望受他管辖的所有地方都通知到位,不会埋没真正的有才之人。
也多亏大汉朝廷内,有不少岭县县令这样的好官。
很多偏远的地方,不知道消息的考生,也在各地捕快与文吏们的通知下,知道了开考的消息,更有了一定的准备时间。
例如。
在距离岭县的五十里外,就有一个小村庄。
它名为岭村。
是二十多年前兵乱的时候,百余流民流落至此,看这里有河流、有土地,久而久之,组成了这个基本都为异姓的村庄。
二十年来,这里没出过大人物,也没有什么大人物。
只有两个大事。
一,是十八年前的时候,五十里外的岭县县令,当听说这里有个新建的村子,就派个文吏过来,立个村正,赐了这个村名。
二,是五天前,一位县里捕快特意赶来,在村中多处贴出了告示。
自小在这里长大的陈艋,当发现了这个‘杂学为主’科举告示,就抱了去往科举的心思,想要考取个功名。
因为他是个孤儿,吃着百家饭长大,继而跟过村里的先生学字,也跟过村里的木匠学过雕刻和制造农具。
平常农活没少干,修补房舍的事也有不少。
对于杂学为主的科举。
他觉得自己可以去试试。
而如今。
在村末尾的一处土房小院里。
陈艋正一边收拾包袱,一边带有留念的看向自己的简陋房舍。
他跟师父去城里卖厨具时,见过那些镇里大员外们的府邸。
自家的房舍比起他们,是万万不如的。
但他望着自己的破旧房屋,心里却依旧觉得很温暖,是自己一砖一瓦建的。
嗒嗒—
他心里感慨着,走到灶台前,掀开早已分不清原由颜色的熏黑木盖。
里面是五张圆饼。
他生活一直很简单,多年来赚的钱,都买了书和笔墨。
对于吃住的问题,能过且过。
小心的把圆饼包好,放进包袱里。
里面还有一件洗得发白的衣袍,上面还有两个不太明显的补丁。
他准备科举的时候,再穿这件好衣服。
再摸了摸口袋里的一小块碎银子,十来个铜板。
他的家当就全部备齐了。
离开家门,向着村正求了一封举荐信。
陈艋就踏上了去往科举的路程。
而距离科举,只剩一天的时候。
各个考点传来信件,大致人数出来了。
第一轮考试的考生有七十五万。
总共一万一千二百个考点。
人少的考点有五六十名考生,大部分县镇考点是六七十人左右。
像是各地主城和大城,基本上是四五千人。
帝都最多,有一万多人。
消息层层上报。
卷子的事情也很快敲定。
同一时间。
在科技时空。
泽市。
一家被戒严的大型印刷厂内。
调查过古代世界文化的工作人员,也根据相应的难度,整理好了一道道题目,总共四百六十二道。
等他们离开。
上了年纪的打印负责人,随机选取二十道,在电脑内输入题目。
等打印出来,试卷就一张,上面整整齐齐的只有题目。
答案是在另外空白宣纸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