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打造样板(1 / 1)
接生婆见甲主妇已认罪,只好招供,承认自己贪图甲方二十两纹银,通同作敝一事属实,以后决不再犯。
李志民宣判:甲接生婆掌嘴二十,罚银三十两,作为对乙接生婆的赔偿,取消接生婆资格。甲主妇居心不良,掌嘴五十,罚好地五亩,过户给乙主妇,作为赔偿。林邑官府赐匾一面,上书“母亲楷模”,赠与乙主妇,作为奖赏。退堂!
人满为患的林邑监狱,经过范蠡、李志民大刀阔斧得审断,为之一空。全邑治安形势大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定,过去黄了的店铺又重新开张了。既使是对岸晋国的不法之徒也不敢过岸搔扰。
林邑大治的消息传到卫国国君那里,国君大喜,不时夸赞李邑宰治理有方,宽严适度,广泛行文,把李志民树为楷模。李志民有些飘飘然起来,本应下乡督导,也安排下人去办。这一切都落入范蠡眼里,他找到李志民说,李大哥,如果林邑没有什么事情可作了,我们四人可要告辞了。一听范蠡要走,李志民立刻感到心里没底。他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如果没有范蠡四人帮助,说不定他现在的下场还不如两任前任呢。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工作中有了问题,引起范蠡不满了。于是他说道:“范兄弟,你我是推心置腹的好兄弟,哥哥如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你还不相信我吗,直接指出来,我马上去办。”
范蠡马上说道:“既然大哥这么诚恳,为了林邑百姓,为了大哥前程,我认为,我们不过刚刚迈出了一小步,没有任何可骄傲的地方。我们当前应抓紧办的事情多着那,首先是精简人员,减少百姓负担;其次是建章立制,使百姓和官员都有章可循;其三是开源节流,发展生产,增加百姓和官府收入;其四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切切实实为百姓办几件大事好事,以及其它等等。现在不抓紧办,以后想办可就难了,不知大哥以为如何?”
这几句话如石锤敲钟,醍醐灌顶,说得李志民头上冒汗,他惭愧说道:“不是范弟提醒,愚兄要犯大错了。”
于是,大家马上核计,首先从精简邑衙开始。范蠡认为,历朝历代及其下属衙门,开始都是人员精干,各负其责。后来人员渐多,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甚至达到好事争着抢,出力时溜之忽也,严重时,贪污腐化,欺压百姓。我们这次裁撤冗员,要本着职责权力和利益挂勾,规章建制。举个例子来说,建立一支什么样的衙役队伍,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衙役不但要品德好,还要有勇敢精神,懂得法律。当然了,他们再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那就更好了。不是要求每名衙役都要达到这个标准,但作为一支队伍总要有各类专长的人员组成,一人也可以兼任多项职能。有事或遇到紧急情况,大家都能冲上去,审案时,有人能作笔录,有人能验现场,这不就能省下不少人吗?如果我们的衙役都象冯国保那样,邑宰大人得省多少力气。
范蠡的话,立即使气氛热列起来,人人都各舒己见。首先,李志民提议招收冯国保为新衙役人选,并出任队长一职,并由他提出新衙役人选。凡没入选者,一律辞退。旧衙人员,师爷保留,并增加衙门采买一职,兼负勤务。考虑原记录人员年令还年青,品质也不错,予以保留,但打入衙役编制。李志民的提议,大家认为很好,一致通过。并马上招来冯国保,听取他的意见。冯国保欣然受命,并建议他的五位好朋友一并录用。理由是这五人他知根知底,不但人品好,讲义气,而且年青,大家常在一起练武,都有一些武功根基,也能离开家,没有后顾之忧。他的提议也获得一致通过,加上冯国保和记录员,林邑的衙役就由以队长冯国宝为首的七人组成了,明日正式上任。薪金定为每人每月五两银子,冯国保每月十两。其它待遇有:每人发放戒尺一柄,腰刀一把,快马一匹,每年发放衙衣衙裤和官帽各一套,在衙勉费就餐,一人一床。除此之外,为公负伤,由衙门出钱医治,凡立功者,按功劳大小予以不同奖励。范蠡还答应教他们一套武功,只要勤加练习,自保料无问题。衙役们听了,个个兴奋异常,尤其对教授武功和配备快马最是期待。
紧接着,李志民拿出笔墨和竹简,准备记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拟定了各项章程:
一、衙役章程:除总章程外,又明确了队长职责和衙役职责。
二、师爷职责。
三、勤务内容及职责。
四、案务管理章程。
五、财务收支章程。
六、汇报制度。
七、评比制度。
八、监察制度。即有自察,又有互察和主管负责制度。
李志民还主动给自己立了“五不”的规距,即不惰不贪不枉不亲不淫。他诚恳欢迎大家监督指正。
精简后的邑衙,人员比精简前减少了一半,其主要诀窍就是责权利清楚,大部分人都有兼职。实践证明,林邑的这次改革是有显著成效的,是一次成功的改革。邑衙财政支出也接近减少一半。以前一些没有实效的会务和琐事也都取消了。李志民借此时机,带领邑衙有关人员深入各镇各村建立基层组织,考查和聘任基层官员,指导他们建立联防互助组织,保境安民。同时征求他们对发展经济的意见。根据靠山吃山,靠河吃河的原则,募划适合当地居民的生产项目。范蠡四人除了了解当地的乡土人情特色,重点教授众衙役武功:范蠡教授了一套刀法,杨来铜教他们举重,增强体力,赵明成教授飞石法,赵玉竹则传授如何练习轻功。冯国宝以前也拜师学武,但与这四位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作为队长,他比任何人都学的认真,下的功夫也最多。不然,被手下人超过,脸往哪搁?所以,他连走路时都琢麽比划。晚上大家上床休息了,他还要单独一个人再练一个时辰,然后才休息。也因此,他学的最快,掌握的也最精,加上原先就有一定功底,现在既使有五六十人打他一人,也休想近身。
五十多天后,李志民满怀喜悦,带着两袋竹简回到邑衙。冯国保带着全部衙役向他作汇报表演。既有集体演练,又有每个人单练;既有地面演练,也有穿房越脊,擒拿格斗;既有刀术,戒尺格斗琐拿;又有飞石伤人;最后表演举重,最次的衙役也能双手举起五百斤。冯国保信心十足地说,现在他们每个人都能至少抵挡二十几个人的进坎,全队可以至少抵抗二百人的进攻没问题。范蠡插话说,照此练下去,再过三个月,你们全队足可抵挡四百人没问题,完全可以完成维护全邑治安的职责。邑宰大人就能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对全邑的治理,实现更远大的理想,不负此生抱负,还老百姓一片乐土。
李志民听了,信心十足。果然,在此后一个多月中,全邑竟没有发生一起纠纷案和刑事案。民间有些小的纠纷,大家都能本着互让互谅的精神,自行化解了。冯国保留下四名衙役负责看衙护衙,维护当地治安。他自己带领两名衙役在全邑巡逻,遇到问题,随时随地就妥善解决了。这样,不但邑内人心思定,社会祥和,就连邑外不法之徒听闻林邑衙役个个武功高强,人勤马快,反映迅速,小试几次,传言非虚。彼此见面,谈及林邑,个个摇头,打死不入林邑。
现在,李志民可以全身心投入林邑经济发展之中,他向范蠡讨教。范蠡本就是有心之人,他想把林邑变成自己将来实现抱负的试验田,早就在募划之中。见李志民询问,他赠以十六个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互通有无。两人就这十六个字展开讨论。范蠡根据自己游历所见所闻,具体分析说,靠山吃山,山上有什么可吃的,能吃的东西都种在地里,养在圈里,这样简单来看是不对的。我们就要具体分析一下山的长处,山地广大,物产丰富,除了给我们提供烧材之外,我们可以在林下人工种植药材,林上可以养蚕,山货野果,到了成熟季节,尽可采摘。吃不了的野果还可酿酒。适宜的地方,一沟一坡可以放牧,马牛羊猪鸡兔都可大力发展。如果有矿藏,官家出面组织,尽可大力开采,那可是一本万利呀。靠水吃水,别看流水哗哗,无穷无尽,那可是世上最宝贵的好东西,人,动物和草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我们要充份利用水,不能让它白白淌掉。除了修渠垒坝,灌溉农田和开发水田外,还可挖塘养鱼鳖,养鹅鸭等。说到因地制宜,就是不能强迫命令,采取百姓自愿的原则,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样能挣钱就干哪样,我们只能提出意见,供他们采纳。互通有无,就是将甲地甲人多余的东西卖到乙地乙人手中,使货物象流水一样流动起来,以丰补歉,以多补少,各得其所。
范蠡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李志民开了窍,心里象打开一扇窗户。这些日子以来,他唯一犯愁的事,就是如何安置精简机构,被裁撤下来的人员。俗话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些被裁撤下来的人员,基本无大错。之所以被裁撤,一是年令太大,二是身体不好,三是能力不足,已不适应衙内工作。范蠡的讲解,使他心里有了主张。李志民召开了一次衙内在岗和裁撤人员全体会议,专门听取范蠡关于大力发展林邑经济工作的讲课。范蠡讲后,李志民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范蠡的讲话,指出全邑今后的工作,主要就是落实范蠡讲话内容,大力发展林邑经济。会后,全衙在岗人员,一律分片包点,落实本地发展经济的具体步骤和措施,一定要落实到户。谁先完成,谁先回衙汇报,完不成任务的不准回衙。
接下来,李志民和范蠡四人又专门组织被裁撤人员开会。李志民说,你们这些同仁多年来,为林邑作了很多工作,有的甚至在林邑工作了几十年,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最近大家也看到了,今后衙务的繁重,是你们因年令、身体和各方面原因所难以承担的。怎么办呢?大家总要穿衣吃饭,总要生活下去,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现在机会来了,大家可以根据范蠡先生讲话的思路,根据自身条件,落实自己的谋生思路。我在这里只能向大家许诺两条:一条是在不违犯大众利益的基础上,自己选定谋生门路,邑衙将予以支持;第二条是,考虑大家初次创业艰难,官方给你们每人发放五十两银子,赞助你们创业。
李志民话音刚落,底下掌声响起,人人饱含热泪,有位老衙役的发言,代表了全体被裁撤人员的心声。他说:“我在林邑衙内工作快四十年了,这次被裁撤下来,不但有气,还感觉窝囔,有火。可是,短短不到三个月功夫,林邑治理得这么好,我心里的火早消失的无影无踪,过去眼见强盗抢劫,我不敢上,因为我知道上去也是狼粪-白屎(死)。可今天你看,我们小小林邑,硬是震住外邦大国动也不敢动我们一下。现在,邑宰大人对我们这些无用之人关怀备至,安排活计,赠送这么多创业银两,上哪找这么好的邑宰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