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魔弦绝音(2 / 2)
至此,荒木鼎被人间部落视为上天恩赐的神物,如同玉玺般世代流传。
辗转千万年后,宝鼎最终下落不明,唯一出现过的一次,是在五百多年前的东海,听闻有术士用荒木鼎炼化了一颗妖丹。
其效不仅能够起死回生,逆转阴阳,而且凡人也可以吞食,修行者更是能大幅提升灵海神识!
结果后来因为争抢荒木鼎,引发了东海之滨的一场血战,死伤无数……
最终,宝鼎又失去了踪迹,最后成为了修行界一个传说!
吕长欢听来听去,这玩意儿无非就是一个放大器,将丹药效果提升而已……
唯一特别之处,就是有着炼化妖丹的功能,这才引来天下术士的争抢。
妖丹还要炼化,呵呵……自己吞食妖丹跟玩儿似的,还需什么荒木鼎炼化,费那个事,真是可笑……
玄玑真人瞧着他满面不屑的样子,笑着说道:“你以为自己能吞食妖丹,便能高枕无忧了?别忘了你体内的妖毒,有了荒木鼎,才算真的无虞!可惜,这神物消失多年,贫道也是费劲心力寻找,终不得其踪迹……”
吕蛮子不好意思地转过身,暗思这荒木鼎最后出现在东海,倒不如回去问问小白,兴许青丘知道些什么……
饭菜摆上桌的时候,大司寇和荆墨阳也回到了镇魂楼。
吕长欢端菜的当口,顺手将天香玄丹收起,笑眯眯地冲着二位大佬打招呼。
傅老笑而不语,时不时打量着挽夜第八子,似乎再等着他坦白一切。
吕蛮子放下碗筷,脸带愧疚言道:“承安为了搭救亲弟,不得已,才将城隍庙的事情隐瞒,还望傅老和几位原谅!”
小仙女的肚子像是无底洞,刚吃了一顿,此刻仍旧嘴不停歇。
听着小八莫名其妙地说什么搭救亲弟求原谅的话,扭过头好奇问道:“出什么事了?”
荆墨阳和傅老一样,笑而不语,玄玑真人也是自顾自埋头吃饭,丝毫没有惊讶。
吕长欢瞧着几位大佬并没有生气责怪的意思,于是从遇到小胡子,一直到夏雪嫣离开的所有事情,统统讲了一遍。
没想到,荆墨阳的一句话,把个吕蛮子听得差点蹦起来!
“算他们几个不肖子孙识相,还记得离宫的规矩!否则,定让天藏山消失人间……”
吕长欢暗自惊叹,这语气明显是离宫老大的口吻,还要踏平天葬山,这位究竟是什么人呐?
大司寇盯着荆墨阳,缓缓言道:“怎么,区区几个尊者,就搅得你心思乱了?”
“哎!您老别见怪,墨阳只是担心他们再找承安的麻烦,至于火神令,就算离宫几万修行者站在这里,也绝不可能从荆某手中取走……”
吕长欢听的一头雾水,火神令倒是有印象。
那位修罗尊者曾说过,夜天子手中没有那玩意,便无权调动西荒高手。
原来,这令牌在荆墨阳手里,莫非他是魔宗之人?
傅老瞧着他,淡淡言道:“别瞎猜了,你面前这位荆老大的确是出自西荒魔宗,而且还是业火离宫的副宫主!”
冯千御放下碗筷,颇有些意外地言道:“贫道只知荆老大来自西荒,不曾想,身份却如此尊贵,失踪多年的那位帝尊,要是得知当年名动天下的魔弦绝音,做了挽夜司的七子之首,估计非得大闹金陵城一场!”
挽夜七子从不互相打听各自的前世今生,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默契。
今日因为吕长欢的事情,傅老道出荆墨阳的来历,连堂堂的陆神谪仙的冯千御也大感意外。
“魔弦绝音”四个字,对西荒和业火离宫,甚至是对天下来说,都是一个传奇。
七指回旋若飞雪!一音颤,千山荡,十音流光,日月失色……
荆墨阳是千古难得一见的琴道天才,自创一曲《火凤大音》,携九天凤鸣之势,化火凤燎原,揉乾坤大道三千于指尖!
想当年西荒四分五裂之时,魔弦绝音一人一琴端在于西溟苦海岸边!
云手轻拨,一声引一杀,藏纳燎原业火遍焚苦海,火凤大音尚未奏完,三千鬼卒便化作尘埃,一举荡平为祸西荒多年的鬼藏元窟……
据说后来与一中原女子相恋,背弃业火离宫后,居然还盗走了圣物火神令,下落不明!
而这段传奇,是一百多年前的旧事……
吕长欢自然不知道这些,只是惊叹这位大佬的身份,竟然是西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宫主!
至于为什么放着土皇帝的日子不过,来到挽夜司做了七子之首。
其中缘由,也不敢再多问。
在挽夜司的这段日子,他渐渐地明白了这里的一些规矩。
凡事不说,切莫追问……
口无遮拦的小仙女倒是不在乎,还想再听故事,结果被冯老师狠狠瞪了一眼后,才消停下来。
此时此刻,吕长欢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半月前的金陵之乱,业火离宫四个字搅得京城鸡飞狗跳,但似乎在气定神闲的荆墨阳眼中,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原来人家早就知道此番出现的西荒高手,并不是真正的离宫中人,包括在镇魂楼关了那么久的伽罗尊者,他看都没看一眼。
吕长欢不禁感叹傅老真是好手段,连魔宗的第一高手都能招揽进挽夜司。
那些尊者口口声声说是要找挽夜司的麻烦,究其原因,估计也是因为火神令……
有副宫主在,这下不用担心那几位小宗师再来找麻烦了。
况且自己还是躺枪的吃瓜群众,没理由对自己不依不饶的……
吕蛮子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回肚里。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向北府司解释私放罪囚!
赤明子和方十三数日后便要问斩,到时候找不到真身,别说自己这个刚晋升的四品金卫官职不保,弄不好还要连累家人……
而贾万山这个老银币,定会借机大做文章,同时也正好铲除北府司不听话的几位,独揽大权。
国师虽然深受太后信任,可也不能枉顾大明律法,为自己求情开罪。
思来想去,只能兵行险着,偷天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