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金陵初定(1 / 2)
昨日几乎整夜的时间,兵部杨尚书都在配合户部,将大虞地宫的库银进行押运和清点。
户部的银库只能装下不到三分之一,俱都是金锭银锭。
其余的,包括珠宝玉器等在内的几百箱珍玩,又被运到了内廷承运库……
王尚书自从大朝会之后,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筹措赈灾银两。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千万两的真金白银,他就是想破脑袋,也没招儿!
可晚间辰时,户部府衙门前突然来了数不清的马车。
而且满满当当装着一般大小的木箱,两侧皆是神机营和五城兵马司的兵甲,持枪执锐,列阵以待。
户部尚书还以为是朝廷派军队过来,问他要银子呢!
一时间把个王大人吓得双腿发软,直勾勾盯着从人群中闪出的杨延芝。
“王大人,赶紧安排你们户部的人出来帮忙!”
“帮啥忙啊,您这是要逼死王某人啊……”
“哈哈,乐死你还差不多!”
杨延芝说罢,随手掀开一只木箱,金灿灿的元宝,顿时把个户部尚书瞧得目瞪口呆,诺诺问道:“我没眼花吧?这,这是哪儿来的……”
“问那么多作甚,赶紧搬运清点!”
杨尚书一边指挥着两军人马帮忙,一边解释着前因后果!
连轴转了一夜,户部上下几百人差点而连腰都直不起来。
清点完毕后,光是户部银库就装了三千多万两,这还不算运往承运库的。
杨延芝曾经在地宫打开过一只装有珍宝的木箱,随便拿起一件翡翠如意,都是价值不菲的极品。
直到今早武英殿议事结束,内廷的承运库都还没清点完毕。
四位大人一路谈笑风生地出了宫,尤其是户部尚书,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
得意忘形的样子,惹得其他人一个劲儿地捂嘴偷笑。
李侯爷在旁边微微言道:“苏阁老,这下再不用担心庆王进京的事情了吧!姓吕的小子立此奇功,封爵都不为过,您又何必当面反对呢?”
赈灾缺银子,还可以想办法解决,最多是让百姓受些苦。
可藩王一旦进京,动摇的可是大明的根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庆王什么人,朝堂和天下谁人不知,届时定会拿银子要挟朝廷答应他的条件……
苏阁老突然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哎呀,真是老糊涂喽,方才尽说了赈灾的事情,忘记劝说太后收回成命!”
“太后的圣意,岂是你我能明白,放虎归山,不如画地为牢!”李溢谦一脸神秘言道。
兵部杨尚书也插了一嘴言道:“静观其变吧,好在京城此番无忧矣,那个叫吕长欢的,功劳确实不小,杨某倒是小瞧他了!”
李侯爷一身戎装,佩剑在出了武英殿时已取回,他握了握剑柄,略带困惑的朝着其他人言道:“三位大人,你们察觉没有,这个吕长欢身上有何不对劲的地方?”
两位尚书大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回道:“有吗?”
苏阁老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虽然和米圣人无法相提并论,可也是学识渊博,胸藏千万。
被李侯爷这么一提醒,不禁有些哑然,顿了顿之后言道:“此子身上似乎有一种伟岸致远之气,望之,令人心神澄明,顿悟之感犹生,仿佛窥见山海般的磅礴浩渺……”
杨延芝听罢苏阁老一番玄之又玄的话,又瞅了眼满面狐疑的王尚书,露出一丝轻蔑,言道:“您老昨夜没休息好吧,还伟岸致远磅礴浩渺……都什么呀!”
“李某自然没有苏阁老您这般洞察入微,这小子虽说有些油腔滑调,可他身上那股气海和体内灵珠,和其它修行者却是不同,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忠勇侯李溢谦并非修行者,但却天生有着类似望气术的感知能力,能够探知武修和术士的灵海神识。
当然,只限于下三境。
意土镜的武夫,气海如溪如流,浑厚但元力不足,腹内五彩石凝练灵珠的过程中,吸取天地灵气有限,自然反哺气海也是速度缓慢。
可吕长欢的吸纳能力,像是吞噬天地一般,无穷无尽……
两次见他,修为的变化都是天差地别!
“二位大人说的这些,杨某听不懂,倒是觉着他除了长的不赖,眉角杀意甚浓,是个狠角色!”杨延芝插嘴道。
四位大人边走边聊,径直出了皇城,各自公干。
奉天殿之内,端康太后长舒一口气后,缓缓起身,一摆手,将左右的宫女太监俱都打发走,单独留下吕蛮子和国师三人。
方才的平静端和一扫而光,眉心紧锁肃然问道:“傅老,紫霞山气运柱的事情,只有挽夜司和哀家知晓,叛贼为何如此清楚?”
太后当着吕长欢的面提及此事,也是因为得了胞弟李溢谦的秘奏,方才知道保护紫霞山盘龙气运柱,此子功不可没。
当年太祖征战天下时,傅老就是军师,深得皇室的信赖。
立国后,提出设立挽夜司,渐渐退出朝堂的权力核心,挂了一个国师的虚衔。
神武二年的时候,大司寇提议在紫霞山建造皇家祭坛,同时修筑十二根盘龙柱,以护大明气运。
当时,崇奉三清的太祖皇帝欣然同意,可身为皇后的李婉儿则不屑一顾。
反驳说只要朝廷施以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山河才能永固,何须什么破柱子保护国运……
后来,还是因为一场天灾,让皇后彻底相信!
神武六年,京郊发生了一场不算猛烈的地震,紫霞山十二根盘龙柱之中,有三根被震裂……
当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便席卷了京城附近的常乐县,亡者上千!
事后,太祖便打算派大军驻守紫霞山,不料被大司寇阻止。
同时言明那里已经有结界保护,若是兴师动众难免惹人注意,有挽夜司看守足矣。
后来的几十年中,紫霞山安然无恙,大明也是蒸蒸日上,国运逐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