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探索通道(2 / 2)
毕竟在这600多公里的主干道上,有着几千条次干道!
天知道那些次干道还有没有分叉?
这些网络,也表明,这条水下通道应该就是熔岩隧道,只是不知道熔岩的口子在哪里,只能猜测在主道的某一位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蓝洞的光滑就有另一种成因了。
那就是蓝洞也是一个熔岩洞,是熔岩中一个大气泡冷却后形成的熔岩膨胀洞穴!
既然是吹起来的泡泡,那表面当然坚硬且光滑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仲余再次传送到中·沙的蓝洞里。
其实,他的猜测有理论依据。
海洋蓝洞的成因有两种,第一种是珊瑚礁生长结构成型的;
珊瑚礁生长迅速,许多快速生长的较小尖礁形成棘状突起并聚集在一起,最后形成近似圆形的洞。
洞的内部水环境对珊瑚的生长有显着影响,而外部的水环境则有利于珊瑚生长,逐渐发育成水深较大的蓝洞。
这类蓝洞内没有和外海水发生交换的通道,底部存在珊瑚砂。
而仲余没有在底部找到珊瑚砂,所以排除了这一成因。
第二种就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
即冰川时期因海平面降低,石灰岩受到溶蚀作用,在下部发育成为大型的空洞(类似溶洞),空洞变大后,顶部塌陷会形成一个边缘陡峭的大洞,也称为落水洞。
这一类型的蓝洞存在大量石笋、石钟乳等,裂隙发育,往往形成若干个与外海水相连的通道,洞内水体与外海水存在一定交换,洞底还可能有石灰岩壁或洞顶发生侵蚀坍塌掉落的大量产物。
虽然中·沙蓝洞里没有石钟乳,但可能其顶部塌陷得比较早,里面没来得及形成石钟乳,也正是如此,底部也没有坍塌掉落的产物。
而且,蓝洞的确有通道与外界相联。
所以仲余现在基本确定这个蓝洞为熔岩膨胀洞穴。
然后,他又想到了熔岩洞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大量的岩浆岩,以及受环境影响的变质岩。
这些都意味着有可能出现宝石!
之前的黄金湖就是如此,里面有大量的钻石。
当然,除了钻石,岩浆也会带出石榴石和橄榄石等在相对高压的变质岩中产生的宝石。
另外,还有红宝石、蓝宝石和黄宝石等刚玉。
由于形成条件更苛刻,不但要高温高压,还要特定的元素掺入。
所以红蓝宝石非常稀有,基本产自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从塔极克斯坦,穿越啊富汗、八基斯坦、克什米尔、泥泊尔一直延伸到华国和暹罗境内,绵延3000多公里。
除此之外,也有大陆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岩浆岩型非洲红宝石,即马达加斯加红宝石。
二者的具体成因不同,非常复杂。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只要宝石在地下深处形成,就有可能被岩浆带到地面上。
所以,非常幸运的人,在海边散步时,能捡到各种宝石。
既然这条熔岩隧道如此庞大和完整,那如果里面携带了宝石,就有可能遗留在通道当中,只是,找起来可能麻烦些。
不过,仲余可是挂壁,他有超能力。
【系统,今天能用十倍运势不?】
是的,他准备用运气来找宝石,毕竟通道太多了,找起来费时费力,不如让老天爷帮他做选择。
系统:【可以。】
闻言,仲余暗自高兴,看来今天又是个发财的好日子。
等开启了十倍运势,他就掏出功率更大的探照灯,船用的那种,直接把整个通道都照亮。
宝石与普通的石头不同,其通透性和光泽度都很高,只要通道内有闪光,那铁定就是宝石了。
他当初在非洲的海底火山那边就是这么找到那些钻石和宝石的。
除了主干道,他还挑选了素数的次干道进去找,即2、3、5、7、11……
之所以选择素数,是因为它们有规律,即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上过学的都能掌握,下次他再来时,排除掉就行,否则真随机乱找的话,他很可能要做重复的无用功。
不过,十倍运气真不是虚的,他还没进第二条次干道,就在主干道上找到了一颗鸽子蛋大的石榴石,掂量了下,起码有80克拉。
与钻石这种单一元素的宝石不同,石榴石的种类非常多,其包含的元素不同,品种也就不同,主要有两个系列和六个主要品种:
一个是含铝系列,分别有紫红色的镁铝榴石、酒红色的铁铝榴石、橙红色的锰铝榴石;
另一个是含钙系列,分别有鲜绿色的钙铬榴石、深绿色的钙铝榴石、艳绿色的钙铁榴石。
石榴石的价格以颜色、透明度和大小为主要参考依据,宝石级石榴石的标准要求为透明度好,颜色鲜艳,粒径大于5毫米。
其中最贵的几种石榴石分别是顶级的紫牙乌、翠榴石和芬达石。
紫牙乌是玫紫色的硅酸镁铁钙榴石,而翠榴石则是翠绿色的铬钒铝榴石,以及芬达石是金橙色的锰铝榴石。
国内的国家地质博物馆中,藏有一颗橙红色的锰铝榴石大晶体,重达1397克拉,非常稀有。
漂亮国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着世界上最好的一颗褐黄色透明的肉桂石(铁钙铝榴石),是一个雕刻精巧的基督头像,重61.5克拉,堪称无价之宝。
仲余捡到的是一颗紫色的石榴石,由于还没经过打磨,所以表面充满了颗粒感和少量裂缝,只能看出其颜色浓艳和纯正,通过灯光,也能看到其光泽油亮,干净通透。
显然,这是颗宝石级别的石榴石,算是开门红。
然后仲余就进入了第2条次干道。
这条通道的方向一直在缓慢向下走,而且很长。
他一直深入了30公里都没到尽头,途中也没找到宝石。
为了能加快寻找速度,他只好一边加速,一边提高注意力,免得错过任何一颗宝石。
结果,一直等他前行了100多公里,都看到出口了,也没找到宝石。
而这个出口居然在一个盆地当中,难道是一直向下的。
既然没宝石,他就传送回了主干道,重新向前走。
很幸运的,他又在第3条次干道口捡到了一颗紫色石榴石。
这颗石榴石没有前面的那颗大,只有60克拉左右,但其表面明显光滑许多,还没有裂缝,颜色也纯正,比之更好。
紧接着,仲余就进入了第3次干道。
与前面的次干道一样,长度近百公里,但一颗宝石也没有。
不同的是,这条次干道的出口则在一个小海沟当中。
而且,中途还发现了几条更小的支流,只是通道太小,不足以让他通过,所以他并没有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