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辽东异族的嫁妆(2 / 2)
而过程没有任何值得多说的。
偏鄙之地的割据势力,如何敌得过中原训练有素的精锐王师?
宋军全是身材高大的职业武夫,又甲械精好,训练有素。
主将张飞虎烈过人,也不是公孙恭这种庸才可以比拟的。
张飞统帅的虎狼之师,和公孙恭统帅的偏鄙军队交锋,结果就是注定的。
张飞、于禁、朱桓等人渡河之后,遂整阵而过。贼见兵出其后,果邀之。
张飞喜而谓诸将曰:“所以不攻其营,正欲致此,不可失也。”
乃纵兵逆击,大破之,三战皆捷。
贼退保襄平,于是宋军遂乘胜进围之。
宋军三月进兵,五月抵达辽水,六月就顺利围攻上了襄平,进度可谓极快。
百日平辽,并非不可期。
至此,公孙氏已经是彻底大势已去,难以对抗十万宋军王师。
唯一令诸葛亮忌惮的便是辽东的暴雨,时值六月暴雨倾盆,而合围未成,诸葛亮深忧敌军出逃。
因而公孙康所部士兵出城放牧、樵采,诸将欲攻之,诸葛亮皆不允,谓诸将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
而朝廷闻辽东暴雨,亦有人再请召回诸葛亮。
只不过朝廷如今主战派掌控了朝堂,张昭就直接批复:“诸葛亮临危制变,公孙康指日可擒矣。”
果然,辽东局势如张昭所言。
辽水暴涨,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
辽口也就是辽河口,是辽东属国与辽东交接之处,辽河自此入海。运船可以自此而上,径至襄平城下,宋军水师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运船送来了海量的粮草、辎重和重型的攻城器械。
未等雨霁,宋军就在城下起土山、脩橹,更运送了数以千计的发石车、连弩。
七月雨停,宋军立即将襄平城围的水泄不通,八路猛攻,昼夜不停。东国人心狂乱,城中愈发震恐。
十万宋军猛攻,而公孙氏没有任何外援,于是在围城的第十三日,公孙康之侄,也就是公孙恭之子与将军柳甫等人暗中开城投降。
公孙康兵败身死,与其子自焚于府中。
称雄辽东三十余载的公孙氏一举被宋军覆灭。
但由于公孙康还算宾服,并没有称制建号,所以诸葛亮大军没有任何道理会对襄平进行屠城。
所以诸葛亮一边向朝廷遣使告捷,一边派将军继续向南收复、平定整个汉四郡,威服周围的异族势力。
宋军收复乐浪、带方、真番、临屯等汉四郡,是典型的中原式开疆拓土。
这个过程就是蛮夷被迫同化,带来“嫁妆”的过程。
不管他们曾经趁中原战乱时期侵占了多少疆域,一旦中原完成了改朝换代,换了新主子,立志重拾山河。
那他们这些蛮夷当初是怎么抢走的疆域,现在就得怎么还回来,还要附带自己势力的其他疆域当“嫁妆”。
哪怕是归还这一切,也是要跪着还回来。
到时候主子要不要,还要看主子心情好不好。
反正如今宋庭强势,他们曾经抢占的所有中原土地,都要如数奉还。自己开拓的疆域,还要跟宋庭三七分账。这七成还得是主子宋庭的,要并入大一统的序列当中。
剩下的三成给不给你留下,还要看你是不是能歌善舞。
因为凡是那些不擅长能歌善舞的国家和民族,基本上就安安静静的躺在史书里了。
这一点在扶余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扶余地处玄菟郡之北,其土地多山陵、广泽,方可两千里,户八万,土地于东夷之地最为平敞,土地宜五谷,其人粗大,性强勇谨厚,不寇钞,汉末以来势力扩张到了玄菟。
随着宋军进军辽东,夫余则提供军粮予宋;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
宋军收复玄菟郡,一举就将这个扶余势力纳入了掌控之中,地方圆两千余里,全成了他们的“嫁妆”,成为宋庭的疆域。
这也使得中原的势力版图第一次直接扩张到了东北送花江上。
扶余这个“土地于东夷之地最为平敞,土地宜五谷,其人粗大,性强勇谨厚”的评价,简直是再通俗不过的后世东北人形象了,他们那片两千里、多水网、堰塘的肥沃土地,正是东北黑龙江的黑土地。
这个民族由于性强勇谨厚,而不善歌舞,所以直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流当中。可他们被融合时,带来的礼物,可就是真真切切的帮中原开疆拓土了,使中原的统治终于开拓到了东北黑龙江省。
从此之后,中原王朝,开始对这片黑土地遂行统治。
只是这个种族现在的民俗跟中原还稍有不同,其境内兄死妻嫂,与匈奴通俗。又善养牲,出名马、赤玉、貂狖、美珠。珠大者如酸枣。以弓矢刀矛为兵,家家自有铠仗。
这使得他们并没有发现黑土地这片适宜耕种的沃土。当然也跟他们铁器不足相关,他们只能渔猎,而难以开发东北。
所以必须没收他们的渔猎工具,劝课农桑,才能使这个种族八万余户,成为宋室坚实的人口。
这一点是可行的,因为“土地宜五谷”的评价,不是宋室才发现的。是当地辽东士人在汉时就已经对此有了总结。
宜五谷,就意味着在汉室之时,就能在这里农耕生产了。
只是缺少一个强力的机构管辖这里,对整个民族强行移风易俗,使其放弃渔猎,转为耕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