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 章 身世成谜(1 / 2)
二月下旬某日,樊振恒送柴归来,途中不经意间看见不远处山崖上开着几丛美丽的花,便临时起了玩心。穿林爬崖,来到花近处,浓郁如成熟香蕉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精神一振,待看那花朵,花生叶腋,花瓣六枚,花色黄艳,肉质边缘有紫晕,不全开而又下垂,像是一位身着黄衫的美人含笑而立,却原来是一丛含笑梅。此花之美,有诗为证: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
樊振恒折了一枝,凑在鼻端闻了又闻,只觉香沁肺腑,几欲醉人。
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自然香。
微风拂来,樊振恒临崖而立,脸上喜滋滋的,像是捡到了金元宝般。只是那粗陋的脸上的笑容,却较之山花之笑差之太多了。所谓人比花,花越美,人越媸。
又折了几枝花在手,樊振恒在山中闲逛,天近晌午才省起回家。此时,除却含笑梅,他还折了好几样花在手,都是芳香的木本花。
走到村里小河边,看见王谦仁和几个伙伴正玩水嬉闹着,叫过了他,把一大把花塞给他,吩咐道:“别玩了,把这些花拿去送你姐,她一定很高兴。不过,她若问花从那里来的,你就说是你去山上玩儿,偶然看见摘下的。”
王谦仁挠头道:“姐姐要知道我说谎话骗她,会责骂我的。”
樊振恒低声道:“只要你在她面前不露怯,她不会知道的。”
“你是说我姐很好骗吗?”王谦仁突然大声道。
樊振恒被他吓了一跳,却没看到他的神色怪异,不悦道:“小声些。”待想及他还只是个孩子,又和缓下来道:“你姐聪明得紧,若然是个男子,必然能干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的。”
“谦仁,你们在干什么?”
王谦柔的声音在身畔响起。王谦仁低头,叫道:“姐姐。”
樊振恒却连扭头看一下的勇气都没有,绕过王谦仁,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王谦仁把花递给乃姐,看了看跟在她身旁的男子,老老实实道:“这是樊振恒从山上摘的花,他让我帮忙送给姐姐。”
王谦柔看了一眼身旁的男子,见他神色如常,于是接过乃弟手上的花,看都不看地将之扔到河里,神色严厉地看着乃弟,道:“他都和你说了什么?”
王谦仁道:“他让我骗姐姐说,这花是我采摘的。”
“如果不是被我撞见,你是否会听从他的话来骗姐姐?”王谦柔语气缓和下来。
王谦仁应声道:“当然不会。樊振恒从来都只会害姐姐,他的话一定都是信不得的话。虽然他和我说话我都有理睬他,但是在我心里一直铭记着,这个人是个大坏人,是害过姐姐的人,是姐姐最恨的人。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替姐姐教训他。”
王谦柔摸了乃弟的脸蛋一下,牵着他的手,另一只手与一直跟在她身边未说一句话的男子互握着,向家而去。
樊振恒一口气跑到家,歇足了气,林婶才端上饭菜开饭。
樊振恒吃了一口,埋怨道:“这饭菜都凉了。奶奶、娘,我以前说,如果我回来晚了,你们就先吃,不用等我,你们总是怎么不听?”
林婶道:“这饭菜是我昨晚做好的,倒不是因为等你才变凉的。”
呃?!樊振恒诧异地看向林婶。
老奶奶笑道:“看你这孩子糊涂的,奶奶还以为你变精明了,却原来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今天是寒食,不能生火的。”说完,和林婶二人都笑了起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樊振恒想起唐朝韩翃的这首诗,也大抵理解了这个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名臣介之推为肇端的节日。据说,晋文公重耳落难时,饥饿垂死,被介子推遇到,割下自己的大腿肉和着野菜煮给文公吃。文公知道后,大为感动,说是以后要报答于介子推。后来文公当上晋国君主,想要报答介子推。但介子推隐于深山,侍奉老母,不愿见文公。文公放火烧山,想要逼介子推下山,但介子推却是宁肯被烧死也不愿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名士,故而有了寒食节。一个节日,隐藏着一曲悲歌,一如端午之于屈原。
樊振恒却也没有深想。
寒食节过了就是清明节。啊!清明节岂不近在眼前么?
他突然怪叫了一声。
“你这孩子,鬼叫什么?”老奶奶瞪眼道,“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用得着大惊小怪的吗?”
樊振恒讪讪,辩解道:“我从小到大,只知道父母早亡,却没给他们扫过墓,甚至连他们葬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想,清明节就到了,该去给他们扫扫墓了呢。”
老奶奶微微色变:“不用扫了。咱们家没人的墓在坟山上。”
林婶想起了自己早逝的丈夫和早夭的孩子,脸上神色一黯,停箸不食。
樊振恒愕然莫名,看看林婶,又看看老奶奶,不知这演的是哪一出。
“奶奶,林婶,你们这是怎么啦?”
老奶奶放下碗筷,抹了一把浊泪。
樊振恒慌了,放下碗筷,看着老人家满布皱纹的脸,无措道:“奶奶,是振恒说错什么,惹您伤心了么?”
老奶奶长长地叹了一声,道:“振恒,不关你的事。”
她哽咽了一阵,又道:“振恒,奶奶也没几年好活了,原本有些事奶奶是想带到棺材里去的,但现在你长大了,也懂事了,奶奶还是告诉了你吧。奶奶是个没用的人,糊糊涂涂地活了一辈子,不能让你也糊涂一辈子。”
樊振恒懵了,头脑有些不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