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南天门计划”分3个阶段(1 / 2)
就在陈晨和公司的编剧周元乔、鲍静静、攀智新和王然等人商讨《往返天地间》的细节的时候。
有人道: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航天器,来建造这艘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还是运载火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要用到最大火箭至少要超过土星5号的运载能力。
土星5号近地点的运载能力仅有118吨,但是宇宙飞船为了更容易摆脱地球的引力,肯定要在更高的地方建设,这样一来,他的运载能力仅有45吨。
想要在外太空建设一艘高达数千吨的宇宙飞船,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再说发射一枚土星五号火箭,相当于送出18亿美刀,要知道这在上个世纪是18亿美刀,现在可能至少是18亿美刀了。
“如此高昂的造价,即便是全球联合起来也很难建造几首,所以我们要有更加优秀的发射方案,才能力争做到真实。”
“对,至少3吨的运载能力才行,还得是可回收的火箭,减少它的使用成本!”
“建造宇宙飞船可以用这样的火箭,难道送几个维修的人员还要用这么大的火箭吗?”
好吗,就是为了讨论这个故事的设定而已,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们要造火箭呢。
“其实我们可以发挥一下想象,现在全球有实力的国家都在研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比如老毛子的‘暴风雪’号,还有鹰酱的x37b这类空天战机,我们为什么不能想象一个更大的更快的更先进的空天飞机呢。我记得,去年就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好像是在轰六下挂着的一架神秘飞行器,是不是咱们的空天飞机?”陈晨一边想象,一边看向一旁参会的顾问余建平。
余建平此时像看间谍一样地看着陈晨,他恨不得把他给打死,难道中国的“神龙工程”和“腾云工程”暴露了?
“神龙工程”早在1986年就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了,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付诸实验。
27年,网络上就曾经出现了一张在轰六下挂着的一架神秘飞行器,机身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桉,旁边“神龙”俩字清晰可见,神龙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内,但正当大家以为会有更多关于神龙消息的时候,但是此后关于神龙的消息简直就比中国载人登月的消息还少。
就此,人们逐渐把这个事给忘记了,直到222年8月5日,“神龙”发射成功后,新华社在一简讯中才提到:
“该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将为未来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方便,更实惠的往返方法。”
直到“神龙”在空中停留了276天,于223年5月8日,在中国西北部的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官方发布了一条“字少事大”的新闻——“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这件事情才被人们熟知,中国的航天人员可谓是守口如瓶。
于是余建平说道:
“那不是,我们没有,别瞎说!空天战机这么先进的东西,我们怎么会有?”
如果不是中国的空天战机成功降落,又被“17”(145+25们吐槽为“落后技术”,而引发的舆论大战,陈晨可能还真就信了。
在这群“17”们的眼中,鹰酱才是人类的希望,对于中国的空间站、载人飞船视而不见,即便成功了,也被称为“落后技术”。在它们的眼中只有可回收的火箭,飞了就炸的“星舰”,才叫人类的科技之光,才是“人类工业的明珠”。
“我可没说空天战机,我说的是空天飞机,搞运输的!”陈晨双手一摊。
对,就是搞运输的,好把月球上种好的菜运回来,你要真想在上面装点激光武器,精确制导武器什么的咱也不能说不行吧!
也可能是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害虫的呢,害虫是谁咱就不知道了,哈哈。
“这个设想,正适合我们故事中,临时地把航天员送到太空的设定。”攀智新开口道。
也对,不能送几个人上去也要用到运载能力几百吨的火箭吧。
几日后,一本《往返天地间》的剧本写作完成,编剧自然是陈晨,至于那些真正动手写作的人却根本没有署名的机会。
故事大概讲述了,225年后,人类在关闭了太平洋海底的虫洞之后,为了防止怪兽的再次袭击,从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南天门计划”。
人们仍然认为,外星人来袭最大的可能的方向是太空!
“南天门计划”总共分3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探索整个太阳系,并在月球上建立起防御体系,防止外星人从太阳系内发起进攻。
第二阶段,把探索的范围扩大到太阳系外,并在太阳系内所有的星球上建立防御体系。
第三阶段,反击,在探查到外星人的母星后,攻打外星人母星,逼迫其签订城下之盟,达成宇宙之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