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落魄秀才难敌岁月飞刀(1 / 2)
陈硕真现在站的位置,恰恰是紧挨着皇城的街道。
街道清一色的青石板铺就,两旁一溜的二层木楼,古色古香。
从繁华而喧闹的楼阁望去,商铺林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来自胡戎、吐蕃、波斯等异族异域的特产,通过连蹄而行的马车运送到这里,运货的人大多神色匆匆。。
为了生计,他们颠簸流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城市的美景,低头赶路和片刻交易成了他们固有的流程。
看着这些异族人士匆忙的身影,陈硕真不禁想起了自己身边的老百姓,跟这些异族的生意人比起来,他们更加可怜,他们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看到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同样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农民们干着全世界最累的活,却穿着最廉价的粗布衣服,吃着最难下咽的窝头;
再看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什么农活都不做,却能穿着昂贵的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
就因为有了职位的尊卑,生活的状态便截然不同。
当然,陈硕真的心胸还没到为了两种生活状态不同就大动干戈那么狭隘。如果不是老百姓被压榨得喘不过气来,她也不会揭竿而起。
街道笔直而宽阔,两边开着茶楼、酒馆、当铺和作坊,它们不断地朝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的郊区。
长而笔直的街道上,有挑竹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毛驴拉车的,有驻足欣赏京都光景的。
满目都是碧瓦红墙。
绚烂的阳光普洒在那突兀而出的飞檐、肆意飘扬的旗帜、往来穿梭的车马,以及川流不息的行人身上。
陈硕真感觉眼花缭乱。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之下,陈硕真分明看到一张张恬淡而惬意的笑脸,他们似乎在告诉陈硕真:这是一个多么繁荣昌盛的太平国度,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多么的幸福!
街边的酒肆里坐满了穿着各种华服锦缎的人,他们吃着山珍海味,喝着温酒,听着卖唱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弹唱,欣赏着花枝招展的年轻姑娘们妖娆的舞姿,一边把酒言欢,一边寻欢作乐。
不用猜,那些胡吃海喝的必定是长安城里的非富即贵之流。
想起自己一路上看到的浮尸遍野,再看看这里的热闹景象,陈硕真的心里五味杂陈。
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啊。
要不是自己有要务在身,以陈硕真的脾气,可能早已上去掀了那些酒囊饭袋的桌子。
但是为了心中的的大业,陈硕真只能忍着。
长安城里为数最多的还是那些小商小贩,街道上、戏场边,都摆满了他们的小摊。
有弹乐器的;有吹糖人的;有制八角宫灯的;有卖凉粉面皮的;有做木工玩具的;还有看相算命的……
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享受着各种消费带来的满足感。
徜徉在繁荣热闹的街道,陈硕真的脚下一片轻盈。
若不是刚从浮尸遍地的贫民窟走来,陈硕真可能也会相信世界原本就是这么美好的。
但是命运就是这么残酷,京都的种种繁华在陈硕真看来反而显得那么虚无缥缈。
陈硕真甚至认为,那些珠光宝气坐着豪华马车出入酒肆青楼寻欢作乐的王公贵族,都是踩着老百姓的累累白骨过去的。
他们是天底下最可怕的吸血鬼。
繁华也好,琳琅也罢,现在统统都与陈硕真无关,也与那些成千上万垂死挣扎的老百姓无关。
陈硕真悻悻地离开了这条灯红酒绿的大街,沿途打听舅舅的消息。
然而,小贩们听了陈硕真的描述,纷纷摇头,表示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个人。
当时的长安城已经有上万人,如果没有官府的支持,想在这里找一个普通人,那简直就跟大海捞针没什么两样。
就在陈硕真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乞丐模样的中年人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听到陈硕真在打听舅舅的消息,乞丐凑过来热情地对陈硕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