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汉瓦(1 / 2)
第110章 汉瓦
“这里不少啊!”卢仁朂打量着说道。
知道这里有秦砖,再看四周,一下就发现了不对劲,这倒塌下来的泥土,未免太多了,而且整整齐齐的,就像一个平台。
随着张园兄弟把泥土扒开,露出的秦砖越来越多。
秦砖大多为青灰色,个别为橘红色。砖的表面装饰有细绳纹,有小篆,制作精细;拿起来来试一了下,质地很坚硬。
堆放在这里的秦砖外形规整、棱角分明,几乎全是完好无缺的。
“这应该是运送过来,还来不及铺设,可见当年战事来得很突然,后来再也没有人来修建,因此荒废了。”卢仁朂分析道。
“走了一圈,好像没有见到火烧的痕迹。”文林说道。
“这很正常,项羽攻打咸阳,放火焚城,对于一个本来就没有修建好的地方,自然没有兴趣。”卢仁朂分析道。
“看来当年这里,刚刚打好基础,尚未修建宫殿。”文林猜测道。
“很有可能。”卢仁朂赞同道。
“卢兄,能不能找人帮忙运送回去。”文林欣喜的说道。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秦砖,制作非常精美,每一块都有纹饰,图案。
想想也是,这里是秦皇给自己修建的宫殿,当然是最好的,这多半是用来铺设宫殿的地面,所以没有素砖。
文林都能想象到,如果阿房宫真的修建完成,定然是巨大木制建筑,地面由秦砖拼凑出华丽的图案。
这些砖堆在这里,因为战乱,多年没人知道,随着雨打风吹,墙壁倒塌,泥土就把它们遮盖了起来,一直隐藏至今。
“没有问题!”
“你们守在这里,等人来搬运,护送回村子。”文林回头交待道。
“好!”
“老人家,我会让人给你送一些礼物过来,多谢你帮忙了。”文林温和的说道。
“多谢公子。”老人高兴的说道,这些砖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这些铺地的砖,又不能砌墙。
“我会给村里人都带一份礼物,还请保密。”文林又说道。
“没有问题,没有问题。”老人咧嘴笑着,连连点头。
“再找一下,还有没有。”文林压低声音对张正说道。
“我明白,我会把这里挨着找一遍。”张正没有问原因,用力一点头。
回去的路上,见文林一直把玩秦砖,卢仁朂忍不住问道:“文兄弟,伱拿着砖去干嘛?这么远雇人搬回去,不可能用来铺地吧?”
“我想用来做砚台,卢兄你觉得如何?”文林也没有隐瞒,把手里的砖递过去问道。
“砚台?”卢仁朂接过秦砖,思索了起来。
“正是。”
“质地坚硬,细腻,确实不错,还有一个沿,不说的话,真像砚台,就是不知道墨汁上去如何。”卢仁朂摸索片刻说道。
“回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如果我没猜错,这沿应该是留着敷粘合剂的。”
这铺地的秦砖,背面有沿,有一指高,都不需要另外打磨,就可以用来做砚台。文林猜测,这样做砖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空隙中用胶或者粘米填充,用来固定,四周有沿,看上去就是一个整体,不得不说,古人考虑周到,手艺也很精巧,要知道这可都是手工制作的啊。
“你还别说,这做砚台,越看越喜欢,比起我见过的秦砖,要好看不少。”卢仁朂把玩着说道。
“卢兄,铜雀台还在吗?”文林问道。
“文兄你想打铜雀台的主意?我记得那里应该是还在的,虽然已经很破旧。”卢仁朂说道。
“我是想要汉瓦的瓦当。”文林说道。
瓦当就是屋檐上边,最前端的那一块,有些像打酒的酒提子,为了美观,瓦当都有图案,尤其是这种皇家建筑,瓦当非常精美。
“瓦当,是不错,打磨一下,可以当做砚台,不过不需要那么麻烦吧,你能烧制琉璃,烧瓦当还不是小意思。”卢仁朂点点头问道。
“不一样的,必须要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瓦当,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已经很润,墨汁才不会渗透。”文林说道。他已经想明白了,为啥秦砖汉瓦做砚台最好,不止是因为精美,还因为它们的年份够长。
年份够长,已经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墨汁不会渗透,自然是非常好的砚台材料。
一直使用的秦砖汉瓦,饱受日晒雨淋,很多已经变得脆弱,只有埋在地里的,只有水分,没有太阳直晒,所以要寻找地下的存货。
经历战乱,被埋进地里,完好的就很少了,所以能碰见堆放在一起,还没有使用的秦砖,这真是运气。
一路上文林都抑制不住的高兴,马车上带的二十块秦砖,被他用布擦了又擦,擦得干干净净,秦砖更显细腻,手摸上去,没有砖头的粗糙,反而像玉石一样。
“不错!我要十块。”
“没问题,你拿去就是。”最少也有几千块,文林是一点都不心疼。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卢仁朂辨认着一块秦砖上的篆书。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文林拿起一块秦砖,指着侧面的字问道。
秦砖上大多数都是图纹,看得出来,拼凑之后,可以构成更大的图案,有篆书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秦法规定: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秦朝之时,朝廷需要的物件,同一个工匠制作的,需要留下他的名字,出了问题,就要受罚。”辨认之后,卢仁朂讲解道。
“好办法!”文林夸赞道。如果这个律法一直实行,也没有那么多假货。
“秦朝以法治国,虽然严苛,却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卢仁朂说道。
“确实如此,要一统六国,没有严苛的律法可不行,不过一统之后,有的地方,就该逐步修改,完善,一套办法,不可能一直用下去,毕竟时代不同,问题也不一样。”文林说道。
“有理!”
用了两天时间,两人回到长安,文林没有急着回村,跟着卢仁朂,又来到醉红楼。
“他没去找四大花魁吗?怎么还在醉红楼?”文林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