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范仲淹折服(2 / 2)
就算改了名字后,不需要再避讳。
可是直接把原来的名字改一个字拿出来用,未免也太敷衍了吧?
只可惜,赵益并不知道范仲淹的心理活动,自然也就无法解释关于自己名字的问题了。
在强忍着不适,稍微抿了口滕宗亮亲手为自己泡的茶后,赵益就直接放下茶盏,和对方随意攀谈了起来。
通过交谈,赵益得知滕宗亮和范仲淹现在全都在朝为官员,并且任职秘阁校理,做着负责打理皇家藏书的工作。
只是因为今日正好休沐,所以才相约来到茶楼谈些事情。
起初二人还只是在讨论些诗词,声音也不大,才没有引起赵益等人的注意。
然而,谈着谈着,二人就忍不住提及了晏学士前几日离开京城时,所作的《蝶恋花》。
再然后,滕宗亮和范仲淹的话题就引到了寇准身上,进而引发争论,吸引了赵益。
说到这里,滕宗亮又感谢了一番赵益的指点,并且以茶代酒,敬了赵益一杯。
等到滕宗亮重新放下茶盏,正要再说些什么时,一旁的范仲淹突然望向赵益,开口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听赵公子之前说的话,显然对政事有着独到的见解。
只是不知道对于大宋现如今面对的问题,赵公子又有什么看法?”
赵益闻言,不禁双眼微眯,语气平静地反问道:“不知道希文兄具体是指那一方面的问题?”
范仲淹回道:“所有方面。”
“”
赵益没有急着回复范仲淹,而是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儿,赵益终于组织好了措辞,扭头望向茶楼外,抬手指向了下方人来人往的街道。
“貌似繁华,实则千疮百孔,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池,随时有倾覆之危。”
“”
话音刚落,现场瞬间陷入了死寂。
除了范仲淹外,滕宗亮、张茂则、杨文广、展昭,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望向了说话的赵益。
滕宗亮不知道赵益的真实身份,就是单纯被赵益的发言震惊了而已。
张茂则等人则是因为清楚赵益的身份,所以才没有想到身为官家,赵益竟然会对大宋的处境如此悲观。
这种言论,是赵益能说的么?
然而,范仲淹却是一脸激动地盯着赵益,近乎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赵公子既然能看出这些问题,那么就没有想过改善的办法么?”
赵益闻言,摇了摇头道:“我只有想法,没有办法。”
“嗯?”
范仲淹一愣,稍微冷静了下来,好奇地问道,“想法和办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自然是有区别的。”
赵益闻言,重新回头望向范仲淹,点了点头道。
“想法只需要在脑子里想一想就行了,但是办法却要有人去执行,才能称之为办法。”
说罢,不等范仲淹反应,赵益又朝对方投去了一道真诚的目光。
“我相信,希文兄就是那个有办法的人。”
“我”
范仲淹定定地望着赵益,突然感觉心底涌起了一阵莫名的情绪,忍不住抿起了双唇。
随即,范仲淹又似乎想起了什么,无奈地摇了摇头。
“能得公子看重,是在下的荣幸。
只是不瞒公子,在下现在并没有办法。”
“你也说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办法,不代表以后同样没有办法。”
赵益不在意地挥了挥手,微笑着回道。
“一年,两年,甚至是十年,希文兄不就有办法了么?”
“多谢两位的招待,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说罢,赵益从座位上站起身,朝张茂则几人使了个眼色,径直朝楼梯走去。
而在路过范仲淹的刹那,赵益又稍微停顿了一下。
“说不定,当今官家之所以习武,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等到希文兄的办法呢?”
刷!
话音刚落,范仲淹顿时转头望向赵益,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感动。
赵益只是跟范仲淹对视了一眼,就知道自己终于将对方拿下了。
虽然范仲淹现在还在做“图书管理员”,而非后来那个名垂青史的“范文正公”,
但赵益还是要说——这波不亏!
赵益离开茶楼后,就直接回到了皇宫。
虽然感觉好像还差了点什么,但是能提前收获到范仲淹的忠心,也算没有遗憾了。
因此,赵益心情大好,就连翻看札子的速度也比平时快了许多。
等到书案上的札子全部清空后,赵益看了眼垂拱殿外的天色,竟然才刚刚擦黑而已。
于是,赵益干脆拿起毛笔,起身来到身后的屏风前,在上面写下了“范仲淹”三个字。
紧接着,赵益又想了想,在屏风上添了几笔。
“哈哈!”
最后,赵益望着面前的屏风,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离开了垂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