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类型 >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 > 242章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242章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十二区统一之战 忧伶昙 从获得微观宇宙开始 无敌从AI换脸开始 乱世情仇 灵的馈赠 雾都爱情故事 大明:苟在皮岛当老六 四合院二代之万水千山 异域入侵

今天请分享《增广贤文》之三百九十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这句贤文的意思是:贤明的人言语少,急躁的人话语多。这句贤文提示我们要谨言慎行、不急不躁、神闲气定、静水深流。东晋时期,有一次,王羲之的三个儿子子猷、子重、子敬去拜访政治家、书法家谢安。子猷和子重见到谢安后滔滔不绝话语较多,子敬则话语很少。三人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最好?”谢安说:“子敬最好。”客人说:“这是怎么知道的呢?”谢安说:“贤明的人言辞少,急躁的人言辞多,是由此推断出来的。”这就是“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急躁的人言辞大多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容易因言招祸、因言致败。比如,我国在国际并购失败案例中,不乏因急于借助媒体炒作,大肆宣传将经济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而失败的案例。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国际并购成功率之所以高,是因为他们善用媒体,不急于宣传,许多并购项目是搞定后由国外媒体报道后,国内媒体才报道。央视知名主持人***因饭局谩骂开国领袖和人民解放军的视频网传,而遭到国人强烈谴责,靠嘴吃饭的毕老爷最终将因出言不慎致祸下课。浅薄急躁之人,因底气不足,又不甘寂寞,无论什么场合,总喜欢虚张声势、急于表现自己。所说之辞不是盛气凌人、漏洞百出,就是低级庸俗、令人讨厌。常言说:“言多必败”、“祸从口出”。孔子认为有修养有作为的人应当“讷于言而敏于行”。有修养的人就象深潭之水,从容淡定、沉着镇静、遇事不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我们华夏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且最为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和人民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同时也是让其他国家和民族都十分羡慕的一点。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为此骄傲自豪了。

在我们国家的诸多文化中,要说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贴近贴合的文化,笔者认为那当俗语文化莫属了。说到俗语文化,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这种文化和我们的平时生活十分贴近,几乎可以说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多少有一些相关的俗语描述。

俗语文化是诸多文化中与大家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一种文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这种文化最初就来源于人们的平日生活,最终也大多依然作用于人们的平时生活。

我们大家了解到的大部分经典的俗语老话,都是当时我们的老祖宗通过在自己平时生活中的不断观察、实践、积累、总结得来的。

在以前社会的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落后的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依靠参考的就只有那些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口中说的俗语文化。

“吉人”是说那些有福气、有运气的吉祥如意之人,也可以理解成那些大富大贵之人;而“躁人”指的是那些脾性急躁,不论做什么都毛毛躁躁,不怎么靠谱之人。

这则俗语的整体意思就是说:通常那些有福气、大富大贵之人都言辞比较少,而那些脾气急躁的人都言辞比较多。

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还有另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当时黄门侍郎王子猷和他的两个兄弟一同前去谢安家中拜访谢安,在交谈中子猷和子重说的比较多,而且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而他们的兄弟子敬在刚开始说了几句寒暄的话语之后就再没怎么说过话。

三兄弟走了之后,谢安的一位客人就问谢安,这三兄弟中谢安觉得哪个更好。谢安回答说他觉得三兄弟中最小的子敬更好,因为在交谈中他的话很少,通常贤明的人都比较话少,而那些脾性不稳定、急躁之人都比较话多。

据说后来还有一次,子猷和子敬都待在一个房子里,突然房顶就着火了,然后子猷就慌张地连鞋子都没穿就逃了出去,而子敬则是神色平静,冷静地呼来了仆人,同时他自己慢慢地扶着墙出了房子。从那以后人们就用谢安说的这句话去描述评价子猷、子敬二人截然不同的气度和脾性。

以上就是这则俗语的含义以及相关的一些信息,通过它表达的意思来看好像还有些道理,但这么识人到底准不准笔者还是不能断下妄言,各位有想要知道的可以依据这则俗语,观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看看是不是真的像老祖宗说的那样,吉人话少而躁人话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火影之无赖 位面旅行指南 住手!这是你师弟啊!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退婚?好啊,我要把你家买下来 重生灌篮2012 不可思议穿越 无限斩杀 哈利波特与乱入的少年 哈利波特与亚希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