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艺术的多样性(2 / 2)
不过……
“你们觉得怎么样?”
詹姆斯下士在电影播放结束后问道。
虽然第一轮评审不投票。
但他们却可以讨论。
或者说出自己的观点,启发其他人。
“……”
“……”
“……”
众人都没说话。
也不知道是还在思考着这部电影,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许鑫比较倾向于前者。
这电影其实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有点类似茨威格那本《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陆海波给他推荐这本书后,他读过。
甚至仔细想想,片子里面的内核和这本回忆录其实都差不多。
是以这个为灵感改编的?
他正琢磨,就听那边的克里斯托弗说道:
“很像是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许鑫扭头看了老大哥一眼。
果然,能来这里的没一个是草包。
大家对这部电影都有自己的认知。
而有他开头,很快,电影就进入了讨论的状态: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古斯塔夫先生所度过的那么多精彩的历险,妙趣横生的旅行,都随着轻飘飘的一句【他们把他拖到车外打死了】变得烟消云散,让人产生一种不论曾经拥有多么美好的经历,终将会被残酷的现实一脚踩碎……我很喜欢这种具有层次感的落差。”
“不仅如此,他其中还有对战争的讽刺……或者说对文明与野蛮之间界限的暧昧不清所表达的讨论。第一次俩人乘车遇到的士兵哪怕是在战争期间,都是文明的做法。但第二次不同了,朱波罗卡不再独立存在后,野蛮侵袭了它,所以第二次的士兵就像是野蛮的代名词。冰冷的战争机器之下,无论是何种的艺术或者人性的光辉,都消泯于无形……”
“对于一个美国人而言,其实我看待的角度和大家略显不同。它在我看来更像是对老时光的怀念。老时光,老人,繁华的世界中心……整部电影我其实看到了很多隐喻,就像是电影中所说,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废墟”,并不是因为它曾经的完好,而是这座废墟会被他们的记忆所修饰,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我不知道各位是否看出来了,那场枪战戏其实拍的很有趣。如果我没看错,他选择的演员、道具、服饰都具备一些指向性……就像是在意指不同时代的人……”
所有人都在讨论。
除了许鑫。
他只是看着黑下来的屏幕在怔怔出神。
直到发现了他在划水摸鱼的詹姆斯下士找到了他:
“许,你怎么看?”
随着他的话,其他几个评委都看向了他。
这次的评审里面,有制片人,有导演,有演员……大家都不简单。
虽然是讨论,但其实也有点“各展所长”的味道。
而这里面最年轻的人,显然就是许鑫了。
格蕾塔·哥维格都比他大3岁,是83年出生的。
而一群人在讨论,他一个人闭嘴……不说多少有些不合群吧,但好歹你沉思这么久的时间里,得给一些新鲜……或者说大家没说过的反馈吧?
审视。
或者说……期待。
亦或者是好奇。
目光各不相同。
可眼下的氛围,其实真应了天朝一句老话。
是骡子是马,你出来溜溜吧。
于是,许鑫回过神后,看了众人一眼,竖起了两根手指:
“两点其实在我看来比较有趣。”
说着,他还和那个83年的小姐姐对视了一眼:
“色彩什么的,我就不说了。我比较在意的是这位导演的拍摄手法。他的拍摄技法……纵观全片,其实百分之90的技巧,都只是横直摇。哥维格女士,你发现了么?”
格蕾塔·哥维格一怔。
见状,许鑫也不追求她的回答,只是继续说道:
“这种横直摇在搭配它的对称风格,其实很直观的表达出了一种冷调。哪怕他的色彩用的很绚烂,但这片子的底色却是冷的。刚才法拉哈尼和芭芭拉争论这到底是不是荒诞喜剧的延伸,其实导演在影片里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说着,他也不去概括这到底是不是荒诞喜剧,而是继续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还有就是……我发现大家都忽略掉了一件事。那就是这部影片所承载的时间段,是3个。一个是现代,也就是作者发表小说的时间点,一个是作者聆听零与古斯塔夫先生故事的时代,以及最后古斯塔夫和零的经历。这三点的荧幕尺寸是不一样的。
这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改动,但……看的出来,导演在上面花费了一些心思。
众所周知。
30年代的荧幕电影比例是1.375比1。
而60年代,绝大多数影院的荧幕尺寸,是2.35比1。
但到了80年代,所有主流电影院的尺寸是1.85比1。
我想,这位导演所讲述的时间线应该也就在这。”
他没去说什么特别独到的见解。
亦或者是对这片子的整体看法云云。
没必要。
这些人刚才的话语里,其实就能听出来,没一个是简单的人。
而审核电影,也不是什么观点辩论。
我必须要用我的想法说服你,让你加入到我的阵营。
不然咱们就是敌人……
那是扯淡呢。
电影之所以被称为艺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取决于在一段固定的影像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比如有人看到了火车,有人则在注意沿路的风景,还有人在观察列车上的乘客。
说白了,画面是固定的。但每一帧的固定画面中,电影都蕴藏着可以容纳所有人自己理解的视觉单元。
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什么感受……
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这就好像一个二百多斤的人用了一年的时间让自己瘦下来,有的人觉得……哇,好励志。
可有的人在一开始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会生出一种“你的胖瘦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要为你的改变而买单?”
而如果这件事被拍成了电影,并且这件事还被拿出来大书特书的时候,那么别人怎么想,许鑫不知道。
他的第一想法就是有病。
一个演员为了角色献身,那是演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如果连这点都要去宣传所谓的竞业或者励志……
那才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所以,这里大家各说各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
电影节的评审,也不是一场谁说服谁的运动。
评审们觉得谁好,那就投它一票就行了。
而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属于多数人的胜利,但却绝对不是少数的失败。
所以,许鑫只是用一名导演的视角,说出来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他很喜欢这部电影。
喜欢它的构图,喜欢它的色调,喜欢他讲故事的方式,以及那种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的江湖气。
是的……
许鑫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一种……存在于市井之间独有的江湖气。
很有趣。
就像是一个老大爷在门口晒暖,给你讲述起了一段看似荒诞,实则荒诞,可却能引起你深思的曾经。
而听到了他的话后,一些人陷入沉思。
但评审团主席五星詹姆斯下士却并没有。
他只是问道:
“那么,说句题外话,如果这是最终审核,你们会给它投票么?”
“我不会。”
没想到第一个说出来这句话的,竟然是许鑫。
甚至,他都没有多加考虑。
而见众人又看向了他,许鑫只是微微摇头:
“我承认这部影片很棒,他主题很明确,镜头感、视觉感带给了我极尽的享受。甚至在电影上市后,我会买一本dVd回去反复研究。但是……在我的感觉之中,他给的太满了。没有留给我任何思考的可能性,甚至这位导演的对称美学,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桎梏。
其实就像是我刚才说的那样。大家都在讨论它的主旨,它的思想……但这部电影的节奏是他始终强压着我的头在看。
没有共情,没有思索。他没有留给我一丝一毫的延展空间。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比如那段关于废墟、文明、野蛮的思考……但还不够。
它是一部好电影,毫无疑问的。但导演把边界设定的很清楚。我不喜欢这种四处碰壁的感觉。我所有从他电影中诞生的想法,在延伸的重点都会碰壁,这种边界感,是我最不喜欢的。所以我不会。”
罕见的,许鑫直接盖棺定论。
“他很好,但没那么好。当然了,也可能这只是我第一次看,或许以后会更改我的想法也说不定。”
而他话音刚落,一旁的克里斯托弗也点点头:
“我和许的观点一样。确实是一部很棒的电影,甚至是我今年看到过的最有意思的电影之一。但就像是许说的那样,导演用华丽的技法讲述了一个很棒的故事。可它塞的太满,留给我们欣赏的地方不多。”
“没错。”
伊朗导演法拉哈尼点点头:
“我们只能跟随着他的想法走,这太独裁了。我同样不是很喜欢。”
“我倒觉得这样的做法很棒。”
83年的格蕾塔耸肩:
“如果是最终评审,我会把它列为金熊的备选之一……抱歉,和你们意见不同。但我喜欢这种叙事结构下,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甚至我不赞成你们那种观点。我们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只是我们眼中的电影,却不是导演的电影。艺术可以包容,但最重要的是艺术家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这部电影,我很喜欢。”
“我和格蕾塔的观点一样。”
以童星歌手的身份最开始入行却活跃成丹麦着名演员的崔娜·蒂虹也加入了讨论。
紧接着,有一个算一个,大家就这部片子是否足够进入但最终角逐,以及是否会投票开始各抒己见……
凭心而论,这才刚放了一部电影,就开始聊这些显然有些没必要。
毕竟这才哪到哪……
但包括工作人员这边却似乎都不意外。
显然这种场景并不少见。
也确实不稀罕……在他们眼里,就这才只是两边倒。
一边觉得很好,一边觉得好是好,但不够好……
他们还见过因为一部电影,几个评审吵架吵了一上午,最后对着骂街的呢。
这种操作……简直毛毛雨啦。
大家就着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聊了接近半个小时。
最后才在詹姆斯的“调解”下停止了讨论。
原因无他。
第一天上午,大家来的比较晚,9点半才开始。
而这部影片放映完之后,又聊了半个多钟头。
该吃饭了。
詹姆士·沙姆斯这个老家伙就跟刚才的讨论争执源头不是他一样,笑呵呵的用眼镜布擦了擦眼镜: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去吃午餐吧。下午还有几部电影要看呢。”
至此。
关于《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讨论结束。
很两极分化。
双方各执一词,唇枪舌剑。
可结束之后,格蕾塔在起身后,却对许鑫说道:
“许,中午有空没,我和你讨论一下我编写的一个剧本。你刚才有些灵感启发了我……”
台上是“对手”。
可台下却成了朋友。
乍一看还挺荒谬的。
毕竟刚才带头冲锋,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的人就是她。
但许鑫也不觉得有什么。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通过半个小时的讨论,他觉得不仅仅是他,而是在座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对方”不是什么草包。
这种良性循环的学术交流下,成为朋友并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他爽快的点点头:
“好啊。”
“哈~这顿我请。各位,我们先走啦。”
很直白的美国妞对其他人挥了挥手。
率先离开。
许鑫礼貌致意,接着跟了上去。
同行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
有真本事,聊得来,顺眼,那就多聊聊呗。
不过这姐们也确实能侃,俩人坐餐桌上就是一顿天南海北的聊。
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说。
说了快一个钟头,1点出头的功夫,大家再次回到了放映厅里。
上午才看了一部,这二十来部电影,可得抓点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