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十年磨剑不由己,我买人间钝马骑。《三》(1 / 2)
台灯亮起的那一刻,杨老板猎奇的心一下就失望的瓦凉瓦凉。
这是间老旧的中式传统北方民居。
房间的三分之一用木质隔栅遮挡着,形成一明一暗的格局。
房门是一樘四扇的八角景隔扇门。隔扇门的两边立柱旁各砌了遛一米高的坎墙。
坎墙上架着两扇到顶的支摘窗。模模糊糊能分辨出上面的图案是步步锦,下面是八角景的。
“这窗扇和格心的花式看着品味不咋地,门窗内侧刷的巴巴拉拉的白漆更是糟蹋东西。”杨老板看着门窗摇摇头嘟囔了一句。
门窗上没有挂着通顶达地三皱一褶的厚窗帘儿。
仅仅是可着夹杆条玻璃屉的位置不多一分的贴着薄薄的小碎花棉布。
“这孙子手是有多紧呢?”杨老板对门窗上如此的布艺装饰表示十分不理解。
他用目光量了量隔扇门的宽度,加上四扇支摘窗的宽,估摸出这房子的跨度大概在七米。
隔扇门左边的支摘窗下靠着坎墙支了张老旧的双斗书桌。
离书桌不到一米,就是个常见的铸铁蜂窝煤炉子。样式常见到他穿越前有的工厂还在生产。
房屋的地面却不是水磨青砖,而是用4见方的瓷砖铺地。可能是怕瓷片被炉温烫炸,煤炉的四角都用红砖垫着。
屋内的中间位置摆了张木质圆桌,漆都快磨没了。
圆桌旁还放了两把款式不太一样的靠背木椅。
杨老板侧过头看看床这边儿。
床头柜靠左贴着山墙是个装有玻璃门的半高橱柜。
柜子大约有一米五长,快顶到山墙和坎墙的夹角了。
从橱柜半开着的玻璃门内能看见杂七杂八地摞着些碗盆。
橱柜靠着床头柜这边的侧面还挂了个筷子笼。
床右侧贴墙用条凳架了口楠木衣箱,估约一米长。
衣箱上除了立着只大手电筒外还放置着一台坏了的老式座钟。
距离衣箱隔了半米多,在后墙的夹角处摆放着只破旧的双门带镜衣柜。
杨老板用木床的宽度加上这些家具的宽度合了合。
这屋内的进深得有五米多,不到六米。
在中国传统的民居中,厢房和倒座房的进深都较窄。
这快六米的进深,妥妥是北房啊,杨老板心想。
估计是以前拆炕换床的时候,为了显得宽敞,打掉了一间板壁格栅。
把一明两暗的格局变成了一明一暗。
三间房,四十来平米,这可是正房堂屋的面积。
想到这里,杨老板决定下床细看看。
他把被子一掀开,就立刻觉得身上透冷。
于是伸手拿起床头搭着的绒衣,刚打算往头上套,结果闻见一股味儿直熏人。
他只得直接穿上一旁放着的棉衣。棉衣披在身上才发现这棉袄半点儿不松软。
棉袄也有一股味儿,而且里面填着的棉花瓷实的像毛毡。
衣服的脖领处凉腻腻的有点发粘,袖口和下摆都蹭得油光锃亮。
“这家是穷成啥样儿啊…”他嘟囔着坐在床边,低头找鞋。
床边地上有双骆驼鞍毛窝,后跟儿都踩塌了。他索性也不穿袜子,双脚踩了进去,踢踏着离开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