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贤贤易色(1 / 1)
众多《论语》研究者认为“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是作动词使用,就是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字是名词,就是有德行的人的意思。
这两个“贤”字的解释,也没有问题,几乎得到了公认,但是“易色”怎么解释呢,又怎么会引申到如“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差不多的意思呢。
如果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乃是改变颜色的意思,就算“色”代表美色,那么也是改变美色的意思,但是这样就更解释不通了。
不过儒学几经变故、篡改,后世基本上已经没有正本清源的能力了,只能是大概解释而已,许多其中的典故、详情已是散失,孔子的一些话,背景是怎样的以及和什么人说的,已经是不可考了。
而按照现在诸葛老大的讲解,“贤贤易色”应该是“贤贤,易色。”,说的是见到有德行或是有学问的贤者,应该尊敬他,首要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要正色,所以这个“易色”说得就是改变脸色。
咦,按照诸葛老大的说法,竟然也能将“贤贤易色”说得通了,总比将儒家本来思想硬往“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里面套,而将“贤贤易色”解释为丈夫对妻子的态度为妥。
而诸葛老大继续说道,“色”字作脸色之意,在《论语》中也并不是孤例,《为政》篇中就有“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之句。
这句话是子夏问孔子怎么做才算是孝,孔子就说“子女尽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就是说子女孝顺父母,最难的就是有一个好脸色,这句话的意思倒没有什么人有异议,基本上是确定下来的了。
所以诸葛老大认为“贤贤易色”应该断句为“先贤,易色。”这样才能完全解释的通这句话,这也是相当合理的。
诸葛老大在一众学生面前小秀了一把,让大家明白到他这个书院祭酒也并不是什么浪得虚名之辈,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诸葛老大炫技一般将一众人等秀得目瞪口呆,乖乖听完他整个讲话之后,他也就同样退到屏风后面休息去了,将位置让给赵云发挥。
赵云老将军倒没有像诸葛老大那般秀,只是老老实实诵读了《孙子兵法》里面《始计》篇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到“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这一段话。
然后就对这段话解释了一番,《孙子兵法》所载十分详尽,基本是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词句,所以赵云老将军只是略略说一下就可以了。
等赵云诵读并讲解完《孙子兵法》这段话之后,赵云就也退回屏风后面,将这五十名学生交由老师教授《三字经》了。
我和刘禅陛下等数人在屏风后面安坐,听着前面这么多学生齐声诵读《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到“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这一段。
一众同音齐声朗读,令我有了后世看一些影视剧集里面私塾场面的感觉,真的是有种“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时空错乱感,闭上眼细细再听这读书声,真的有种以为回到后世的感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