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定下的时间线(1 / 2)
西凉记事
兴运十八年七月,西凉兴运皇帝驾崩于宫中,皇六子马明晟登基,改元承平。
承平八年,起大军二十万东征,五万出关入河中为偏师,十五万南下伐河洛,意在迫使后周割地求和。然金国悍将萧可达率河中部十余万,大破偏师,西凉名将吴非战死,残部散入河中各地为匪。
承平八年九月,萧可达得后周密传,率部十万悍勇南下,周军大将韩威率精锐北上,与金军联手破敌,十五万西凉大军惨败,只余三万返回关中。金军大掠后北还,韩威凭功晋二等侯,加封枢密副使。
承平十二年,皇帝下诏修订律法,功效显著,为世人称道。
承平十三年,西夏大军入侵,战于平凉、庆阳,两处镇军惨胜,斩西夏悍将李思淳,俘获甚众,承平帝大喜,重赏边军。
承平十四年,皇帝发起承平政改,整顿吏治,效果斐然。
承平十六年,军制改革,西凉内乱,数月后平定,皇帝权威大弱。
承平十七年末,调集关中精锐十五万于金州,西凉兵部左侍郎刘正乾为征南大军留后,驻守金州,总管粮草诸事。
承平十八年二月,西凉精锐南下,以内应破剑门,生俘后蜀大将军赵方并蜀军三万余,尽囚于剑门。五月,于汉中破后蜀破柴军,后蜀大帅苏勉战死,蜀军大败。六月,赵方于剑门起事,引三万降卒悍然兵变,杀守关西凉军三千,复得剑门。七月初,赵方南下,重夺汉中,征南大元帅吴盛大惊,与同僚商议后撤军北还,抗击赵方。七月末,两军战于汉中,难舍难分。八月初,后蜀广安军节度使蔡安国率部三万精锐抵达汉中,前后夹击,大败吴盛。西凉军覆灭,吴盛投降,加封三等伯。
承平十九年正月初三,皇帝下罪己诏,宣布退位,皇太子马初平登基,改年号为兴平。
兴平四年,长安羽林右卫都指挥使秦玉建叛乱,为左卫镇压,秦家满门被灭。
兴平六年,皇帝遇刺,险些丧命,后查明为羽林左卫都指挥使钱传所为,遂灭钱家九族。
兴平八年,后蜀辅政王世子赵范、辅政王三子赵葵北伐,夺金州,掳掠甚众,迁关中百姓十万户入蜀,西凉愈发破败。
兴平十年,潼关镇守使刘正乾于潼关抗击后周,有功,但皇帝心存疑虑,只晋一等爵位,其余不赏,刘正乾不满,在下属面前多有表述。
兴平十四年,后周三十万大军抵达潼关,顿兵十余日。长安流传刘正乾叛国投敌之说,愈发严重,为皇帝忌,遂下诏杀刘氏满门,诛九族。刘正乾闻之,大悲,遂率部降周。后周大军入境,所到之处封存府库,安抚民心,未有滥杀之举,遂得秦川民心。九月末,大军抵达长安,兴平帝自请取消帝号,称西凉国主,周军主帅秦王柴迁不准,遂破长安,俘西凉君臣东还,西凉灭亡。
后周顺宁十三年,马初平受封凉国公,居于开封,宣武十七年去世。
南唐记事
南唐盛乾十九年,皇太子李庆坚私取虎符,以城中奸佞反乱为由,调玄甲军入金陵,接管金陵兵防,随即入宫请皇帝移驾南苑,而后将皇帝囚禁,逼迫其签下退位诏书。十日后,李庆坚登基,改年号为孝正。
孝正三年,唐周大战,死伤无数。孝正帝借战端清算边镇大族,缴获无数,遂开启南唐孝正兴革。
孝正七年,科举大案发,牵连甚众。孝正帝以雷霆手段斩了主考官,雷霆雨露皆下,遂定。
孝正十一年,后蜀自瞿塘关而出,水陆军共八万。孝正帝以李元庭为帅,率部迎敌,于江陵大破蜀军,擒杀蜀军副帅孟快,溃敌数万,封三等侯。
孝正十三年,与后蜀签订盟约,互不侵犯,广开商路。
孝正十八年,诸子夺位,孝正帝调殿前司禁军入京,擒拿欲图谋反的皇六子梁王与皇八子誉王,平定叛乱。
孝正二十二年,后周南下,大破边镇,南唐被迫和议,交付岁币。
孝正二十五年,潞王李庆和叛乱,率部两万余突至金陵,裹挟禁军入京,弑孝正帝于勤政殿,诸皇子束手,潞王登基,改年号为隆武。
隆武三年,南唐侵入后蜀,瞿塘关一战兵败,损兵数万,被迫撤退。
隆武六年,后周再度南下,肆虐江北,南唐水师左大营覆灭。
隆武七年,后周南下,破南唐水师右大营。六月,南唐大将军宇文宏兵变,率部起兵。七月末,破金陵,受封辅政大将军、枢密副使、太子少保,赐爵吴国公。
隆武九年,后周起兵三十万南下,过长江,直逼金陵。安化、昭武两军已成割据之势,顺势投降。八月末,南唐隆武皇帝欲投降,为宇文宏所废,立太子李保国为帝,改元致顺。
致顺元年十月,周军抵金陵,断其水粮十余日,金陵大乱,宇文宏率部突围,为周军悍将曹烈所杀。致顺帝与文武百官出宫投降,南唐灭亡,享国二百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