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九二 海州(1 / 2)
二月当头,北方还有些寒意左右,但南方已经开始转暖。虽然还未到初春时节,冰雪却大致消融,踏青出游的人也多了起来,被寒冬束缚多时的大自然也因此有了些生机盎然的气象。
沭水是周唐两国在海州外围的分界线,以此为界,西面为周土,东面为唐地。不过以沭水、沂水为中心隔开的沂州与海州虽分属两国,但因为水文地势原因,两地百姓不得不同时在河中取水使用,官府也颇为友善,前几年两国和议后,更是打破了不少旧有隔阂,两边的发展也愈发迅速起来。
黄七是常年在沂水上打渔的渔夫,家里职业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除了打渔捞网之外,黄七最常做的还是摆渡。两岸修的桥不多,而且大多被官府征用,百姓不能随便行走,便随之衍生出了渡口和摆渡行业。
黄七臂力强劲,水性也好,一月下来能渡数百人不止,还都不要半点铜钱。当地人见了,也都纷纷笑称水上活佛,逢年过节还捎上点东西送来,堆得满满当当,倒也是这条河边的独一家。
去年过得还算充实的黄七在今年明显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首先是官府的人来往少了,这从渡口人流量骤减可以看得出来。同时,身为周人的黄七在对岸稍稍打听,也得知了海州刺史限制百姓前来渡口坐船,二月刚过甚至还禁止两边的人做买卖……
黄七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晓得什么兵家之说,只是觉得这下有些没来由的烦人。要是两边真个又打起仗来,这沂水里头不知又要漂着多少尸首,不知又有多少人家死了丈夫儿子父亲的……
二月初五,水上突然起了大雾,打渔也不好打了,黄七便早早收了网。又因为腹中略有饥饿,回到渡口时没找到一直在这里摆摊卖吃食的那个老人,便讪讪上船,又复撑着往河上划去,心里不住念叨着希望向来在水上支着竹排卖小吃的那人还在,总不至于让老子辛劳半日,还白白饿了肚子吧?
大雾愈发弥漫,不过一刻钟,黄七就连人带船没入其中。四下打量,连岸边的灯火都瞧不见,只有云云缭绕的雾气环绕在侧,好似进了仙宫一般。回想起自己听过的几个话本小说,里头写的天上神仙好像就是在这般环境下生活,以往也是见过雾气的,只不过没这么想过。如今一瞧,倒也真是有几分相似。
兀地,黄七心头略过一丝不安,四下张望,偏偏又什么也看不着。
“水上可还有兄弟在?俺腹中饥饿,想讨点水米吃,不知有无啊?”
黄七壮着胆子高喝一声,声响直入雾气当中,不见回音,也没有任何应答,让这个黝黑的汉子愈发不安起来。
又唤了两声,还未听见人声的黄七可不敢照前头继续走了。大雾弥漫,指不定自己迷了路,走到了哪片不熟的水域,到时候给水匪逮着插了(杀了,不是白瞎了这条小命?
刚拨转船头,还未撑桨,雾气当中便突然冒出两艘小船来。左边那艘上有五六个大汉,个个身着蓑衣,手中握着钢刀。右边的装扮差不多,人却有十来个,显得十分拥挤。
“兀那汉子,休走!”
船是从黄七身后出来的,此时听见声音,让这个常年混迹水上的汉子登时一惊,手中船桨也划得着急了起来,力道不均,很快就被两艘小船赶上。
“这天儿摆了个道儿,教人睁不开眼,你却要排回头线,莫不是要去给官兵报信?(这下雨天起了雾,眼睛都睁不开,你见了我们却要原路返回,难道是要去给官兵报信吗?”
黑话一出,黄七立马反应过来这群人是横于沂水上的水匪。
“当家的,俺是瞧着大雾眯眼,怕诸位看不见路,要回去上亮子的(点灯!”黄七情急之下,也是将学过的黑话丢了一句。
“给他摸了,莫要教这人游了去!(把他抓起来,别让他溜了”
说话间,两艘小船迅速靠近黄七,后者心道真真是瞎了眼昏了头才要进雾里讨吃食,乖乖呆在岸上,再不济锁了船跑回家,也能弄上点冷馒头吃不是?
只不过有个念头突然从黄七脑中闪过,这伙人口音倒不像是沂水这边的,反倒是和海州那里的差不多。仔细想想,愈发明晰起来,毕竟自己在这里接过的客人不在少数,谈笑之间,口音也能分辨一二。
沂水和沭水隔了老远,还得上岸过去,自己再厉害,也不可能驾船从地上飞过去了吧?
这群人须是海州那边过来的!
有了这个前提,又联想到最近两州愈发停摆的交流和坊间传出的小道消息,黄七顿时反应过来……这伙人恐怕是唐军,妥妥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