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改名(2 / 2)
就这样,一家人生活了好几年,杨秋月慢慢的开始适应了在于家的生活,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一家的温暖,只不过多了个表里不一的姐姐,和一个每天纠缠自己的弟弟。
但对于大国夫妇,杨秋月非常尊敬,她知道对方是真的疼她。
这几年杨秋月也没少给家里带来实惠,送财送物几乎没断过,这让刘志琴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转眼杨秋月已经到了十四岁,刘玉兰又想起了改名字的事情,之前也是听大国的,别那么仓促,这一下好几年过去了,也该去找刘志琴说这个事去了。
刘玉兰本想着刘志琴会不同意,没想到姐妹俩一聊这事,刘志琴当场就答应了,双方皆大欢喜。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刘玉兰是真喜欢她姑娘,而刘志琴是想借助女儿让自己和两个孩子今后有个好的靠山,俩人表面聊得开开心心,心中却各有算计。
杨秋月就不用说了,这么多年也认可了这个家,也逐渐有了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模样。
对于改名这件事,这几年刘玉兰也多少的透露过给她,她虽不愿意,但是扛不住自己亲妈的教唆,亲妈的理念就是抱死这颗大树,全家就指望她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本事今后照顾弟弟妹妹了,这就是利用她养活一家人啊。
虽然不愿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她不在是当初那个小姑娘了,一边是亲妈,一边是养父母,这也就是养父母对她是真不错,也就答应了刘玉兰。
刘玉兰办事是雷厉风行,既然刘志琴答应了,孩子也同意了,一天就把事情办好了,杨秋月的新名字叫于秋月,名字办好了,也就顺其自然的让孩子管自己叫妈了,于秋月倒也没有矫情,叔叔阿姨这样喊了好几年,也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和喜爱,并不排斥他们,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这个时代,十四岁已经懂得了很多,甚至有的女娃在这个年纪已经嫁为人妻了,杨秋月这几年在学堂学到的知识,让自己的头脑丰富了起来。
很多事情虽不能因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终究会发生一些变化的。
以前的杨秋月变成了现在的于秋月,外人对她的看法并没有多少改变,碍于于家的势力,所有人也只敢在背后说些闲话,如果说谁敢明目张胆的去说,那也只有于慧一人了。
杨秋月改名于秋月后,于大国和刘玉兰特意宴请了众多亲朋好友,其中也有刘志琴一家,宴席上于大国宣布于秋月正式加入他们大家庭,成为他们的女儿,并且准备给于秋月安排去大的城镇学习,这是于大国的心思,希望于秋月可以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虽然在这个时代女人读书没什么用。
本来大家以为刘志琴会有些难受或尴尬,但是完全没有,她甚至比主家还开心,所有宾客也都过来举杯祝贺,刘大姐,您可生了个好姑娘啊,刘志琴哪里听不出来他们的意思,但是她才不在乎,于秋月每个月往家里拿的财物可不少,还不算平常她向于秋月索取的东西,于秋月对刘志琴是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于秋月看着此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的,她很明白,自己的母亲已经彻底将她当成了摇钱树,养父母虽好,但毕竟不是亲生的。
前段时间于秋月偶然间听到于聪跟朋友玩的时候,又提起了于秋月和他的关系,于聪发现于秋月听到后急忙解释,于秋月表面笑着表示是只是玩笑,心里却多了很多心眼儿。
半个月后,到了于秋月要去外地学习的日子了,于聪非常不舍,也想跟着一起去,但于大国并没有答应他,也知道他心里的那点心思,于是便安慰于聪等过两年在送他去。
这几年于大国在这里的地位越来越高,随之应酬也多了不少,生意是越做越大,饭局也是五花八门,现在于大国每天回家的时间都非常晚,有的时候甚至整晚都不回来,刚开始刘玉兰还和于大国因这事吵过几次,但多次吵架无果后,刘玉兰终于忍受不了了。
刘玉兰本来是一位大家闺秀,因为这些年随着于大国的生意繁忙,刘玉兰的为人处世也渐渐变得庸俗起来,在加上于大国经常不回家,俩人很少有夫妻生活了,之前孩子还小,刘玉兰将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就算和于大国发生不愉快了,基本于大国哄一哄就都会过去。
但现在孩子慢慢大了,该懂得该知道的也都清楚了,现在于大国出去应酬基本不会带上刘玉兰了,这就导致刘玉兰现在越来越摸不清于大国的心思了。
而现在的于大国,自从前几天和刘玉兰大吵了一架后,变得更不爱回家了,往后的几个月里,基本每个月最多只能在家住上七八天,而且能回来住的那七八天时间里,也几乎都是很晚才回来,别说刘玉兰了,哪个女人也受不了。
这种事情一旦有了开始就很难停下来,刘玉兰的怨气越积越深,于大国的底线也无时无刻都在下降。
现在形成了只要于大国回家,刘玉兰就会和于大国吵架,二人变得已经很难理智沟通了。
刘玉兰这段时间给家里写过信,但家里现在已经不比从前了,老一辈的主事之人都已慢慢老去,有一些掌权者更是因年岁过大而身故。
刘玉兰的家里知道了于大国现在变成这样,也都无奈的只能在背后咒骂他几句,刘玉兰的父亲更是说出了当初就不太认同他们婚事的话语,但事情已经如此,后悔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