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维尔蒂懦夫罢了(二)(1 / 2)
仿佛是为了报复数年前的干旱一般,今年的帝国,降雨十分频繁。
随时随地都会下的暴雨,就像帝国局势的走向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看不清未来。
连续几日的暴雨,落入克罗地亚国王的眼中,就不太美妙了,他一边抱怨着这该死的天气,和大臣们发着牢骚,一边又暗恨瑞士公国的好运。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大雨,或许现在,他早已打入了瑞士境内,还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看着连绵的瑞士要塞和城堡暗自发泄。
没办法,雨天是很难发动攻城的。
虽说下雨会让双方的弓弩都因为受潮而无法使用,看起来是削弱了防守方最大的优势。
但是下雨也会导致城墙和地面更加湿滑,想要蚁附登城的难度,也被提高了。
没办法,在连续一周追进维尔蒂,收复了奥格斯堡公国绝大多数失地之后,在瑞士边境,面对着天公不作美,克罗地亚国王也只能率领大军停下。
在克罗地亚国王看来是帮助了瑞士公国的大雨,在维尔蒂眼中也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事实上,防守边境,维尔蒂完全不需要大雨的帮忙。他原本还指望着靠让对方进攻受挫,消磨敌军的士气,结果对方这么一停,他此前装败的效果就很不明显了。
况且,连续的大雨,对于后方从瑞士公国境内调集的援军赶往前线的速度,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原本预计已经能达到的援军,现在都还没影呢。
谁也不知道,这场暴雨还会持续几日,是真该死啊。
或许是诸神听到了双方统帅的咒骂,连续下了四天的大雨,终于在下午时分停止了。
雨停了,风歇了,但双方今日肯定是爆发不了战斗的。
与此同时,一位从鹰堡城来的信使,也找到了维尔蒂。
连续的暴雨,让信鹰这种瑞士公国最强大也是最依赖的通讯手段也变得不好使了起来,还好公国道路畅通,让信使来往前线和鹰堡城的时间较少。
信使带来的,不是维尔蒂预想奥托的指示或者询问,而是亚历山大的一个计划。
当听完信使讲述亚历山大的计划之后,维尔蒂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疑惑的反问道:
“这是侯爵大人自己的想法,还是大公的想法?”
得知是亚历山大自己的想法之后,维尔蒂忍不住称赞道:
“没想到侯爵大人虽然年幼,但在军事上的才能是丝毫不逊色于我,居然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你回去告诉侯爵大人,这个计划可行,我会配合侯爵大人的。”
此前维尔蒂想着佯败,除了利用瑞士边境的防御工事消耗敌军之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打算,那就是趁着敌人主力在边境的时候,突然袭击康斯坦茨和约翰要塞,切断敌军主力的退路。
之后,无论是围点打援,还是彻底吃掉克罗地亚的主力,都可以再做打算。
而维尔蒂的想法,就是将瑞士公国新派来的援军,送到贝尔格,让韦德伯爵带着这支生力军绕一圈,从巴伐利亚境内去进攻奥格斯堡公国。
但没想到,相较于维尔蒂的计划,亚历山大的计划更加大胆。
虽然都是做出了包围敌人的想法,但亚历山大想的可不是先去拿下什么康斯坦茨和约翰城堡,切断敌人退路的万全举动,而是选择直接大部队横穿奥格斯堡公国境内,直接达到边境,围歼敌人主力。
至于调动的部队,为了保证能一战包围消灭敌人,亚历山大的想法是后续援军继续支援维尔蒂,以营造瑞士主力尽皆在此的假象。动用的军队,则是进攻符腾堡的安斯巴赫和瑞士联军。
亚历山大对于符腾堡地区的局势判断相当准确,敌人心怀鬼胎,是不敢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为符腾堡公爵发起反击的。
只需在符腾堡留下少量部队,装作主力还在的样子,就能把现在双方的僵持局面继续下去。
而当安斯巴赫联军突然出现在瑞士边境的时候,猝不及防之下,兵力充沛的瑞士军队一定能给予克罗地亚军队重创。
两个计划都有可行性,都有风险。
维尔蒂计划的风险在于能否快速拿下奥格斯堡后方两座空虚的关键城池,一旦未能快速拿下切断敌人后路,敌人完全可以回师救援,并在边境和瑞士军队长期对峙,想要结束战局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至于亚历山大的计划,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悄无声息的穿过奥格斯堡境内来到边境的同时,不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发现,身处敌境的安斯巴赫联军,很有可能反而陷入对方的包围,全军覆没。
维尔蒂的计划风险小一些,可能收获的结果,也小一些。连续攻克两座坚城,还拖住克罗地亚主力,难度确实不小。对方随时都有可能撤退,救援后方的重镇,维尔蒂对此也毫无办法。
亚历山大的计划风险巨大,但可能收获的结果,无疑是巨大的。
但凡只要安斯巴赫联军的军队出现在克罗地亚军队的身后,敌人就将势必遭受一场大败,即使不到全军覆没的程度,也基本没啥力量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一个不成功也就攻城损失点士兵,最多丢一个偏师。一个不成功,代价可能是数万人的军队没了。
但凡提出计划的不是亚历山大,而是其他人,以维尔蒂的想法,恐怕不会选择后者。
兵法有云,“夫战者,未算胜,先算败”。
维尔蒂不知道这句话,但也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一场战争来说,能尽量避免自己犯错失败,就要尽量避免,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计划,是在平白无故的给敌人卖破绽,很有可能导致己方因为这个破绽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