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搬了新家(1 / 1)
过完年正月初二,父亲带着我去给大姑拜年,大姑夫早年去世,留下六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大姑家的大哥比父亲还要大两岁,都是城里的坐地户,也都有自己的来钱道道,大姑是个半仙,会给别人家看个事啥的,也有收入,所以家庭条件还是挺好的,那天在大姑家吃的午饭,大姑给炖了排骨,白米饭,其实那天我一边吃饭,一边挺心疼妈妈的,过年了,我在春华家吃了好的,父亲在姐姐家也吃了好的,只有母亲什么也没吃到。我又不能给母亲拿,临走大姑给了我五块钱,回家的路上父亲就带我去了商店,说是给我的钱,让我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天我就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文具盒,塑料的材质,浅绿色,盒盖上是一个小猫咪图案,是翻盖的上下三层的,我又买了铅笔,橡皮,橡皮还是带香味的,还买了一个碗口大的皮球,那一天我感觉到了过年的快乐。
回到家,母亲看我买的东西也没说什么,只说了一句,我小的时候也想上学,但是家里供不起,也就老早不上了。那一刻我在母亲的眼里看到了悲伤。
过完年天暖和一些了,父母就把我们当下住的房子卖掉了,父亲开始操持在我家的承包地里盖房子,可惜房子刚打地基,村委会就不让了,说是违建,无奈,自己家的房子已经卖了,父亲只能以盖一个棚子看地的名义盖了一个两间的比棚子稍微好一点的房子,或者说是一个比棚子好一点的棚子。(这个房子连地基都没有打,因为村委会说,打地基就叫盖房子,不可以我家的这个房子在承包地的最北边,房后就是二环路,路和房子中间有一条小河沟,每每下雨的时候,小河沟的水就要到房山墙的底部,我真怕那天这个房子被水冲倒了。
房子的正前方就是我家的承包地,承包地大概有六七百米长的样子,承包地的南边有一个村子,跟我们是一个村委会,但是不是一个村。东边有一个养路段,就是烧沥青修路的地方,这里有一口井,就是电视上演的那种,靠着摇那个辘轳把水打上来。我们承包地这里没有自来水和井,所以我们吃水就靠到这里挑水。我们这里也没有电,照明就靠点蜡烛。
我们家房子的西南方都是整片的耕地,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从我家后院的路往西走,有一个冷冻厂,专门杀牛杀马的地方,那个时候小,还经常去看热闹,那些工人会把牛的后腿用一个铁扣,扣住,然后吊起来,然后杀牛的师傅会一刀捅进牛的咽喉。血液就会顺着咽喉流到地下的一个铁网罩着的地沟里,地沟通向厂子外边的小河,那条河我们每天上学都要路过,那才叫血流成河。被放过血的牛会被上方的转盘转到边上,然后会有工人给剥皮分割。分割完,师傅们会把那些牛肚,牛肠和马肚马肠随着废弃物一起扔到冷冻厂的门口外边,外边会有很多的女人在哪里把牛肚马肚,肠什么的捡回家,收拾干净回家给孩子吃。
那时候我看着被杀的牛,让我的人生初次感觉到了物种的可悲,看到那些在粪便里翻找吃的东西的人,感觉到活着的疲惫与无奈。
不过我的父亲母亲是不屑去捡这些东西的,我父亲当年也是属于那种说好听是混社会的,说不好听就是混子的人,我父亲会直接去冷冻厂里拿吃的,例如马肝,牛肝,牛骨之类的,回家给我们吃。
我家北边,也就是穿过马路的后院,就是个粮站收粮食的,也是甜菜站,也收甜菜,甜菜就是那种像萝卜一样的东西,但是是做糖的原料,我们那里有糖厂需要这个原料,在粮站里也有一口井,我们偶尔也会去哪里打水。
粮站的北边就是火车站的卸货厂,所有外地运来的物资都会在这里卸货,然后拉走。
我家的房子就建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渺小又孤独,没有邻居。
房子的门口朝西开一扇门留着进屋用,进屋就是一个厨房和吃饭的地方,穿过这个房间是里屋,里屋就算是卧室吧,一铺炕,父母就带着我们几个住在这一铺炕上,炕捎有一个像衣柜一样的东西,我们那边叫炕寝,实际上就是装被子的东西,每天早上起来,把被子叠好放在里边。地下两只柜子,放一些衣服什么的,柜子是翻盖的。
自从搬到这里,我离学校上学更远了,离春华也远了,我上学要多走三里地吧,搬家后第一次上学就迟到了,并且被老师堵住了,老师给我罚站,春华站起来说,老师,韩雪梅她家搬家了,可远了,老师看看春华,让我回到了座位上,从那以后,我在上学就开始偶尔带饭了,中午不回家,有时候父母会给几毛钱,在学校买点吃,虽然吃不饱,但是也比饿着强。
自从搬了新家,父亲就爱上了酗酒,经常的喝醉酒,也会约几个共同爱好的人在家喝酒,那真是小桌一放,啥事都忘,喝酒吹牛,那时候我们家还有一个规矩,大人喝酒没吃完,孩子不能上桌吃饭,所以我们常常是中午回家吃不到饭就上学了,晚上也常常的回家吃不到饭就睡着了。
睡着睡着就会被父亲的骂人声惊醒,醒了也不敢说话装睡,恐怕被打或者刺激他骂的更久。他骂人的主题就是骂我母亲,总说沾不到娘家光,姥爷家人多,怪姥爷的粮本不给他用,说姥爷偏心,反正那会父亲看母亲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父亲染上了看书的习惯,从我家后院往北走,就到了火车站,火车站的西边有一个市场,市场边上有一个租书的小车,父亲会定期在哪里租书,那会我经常拿着父亲看完的书去帮他换书,那会记得父亲看的都是古龙的,金庸的书居多。父亲的生活基本变成了,喝酒,看书,骂人,睡觉。
母亲则是每天的种地,除草,夏天卖冰棍,冬天织毛衣。
我依然在每天走七八里路去上学,依然被同学欺负嘲笑,慢慢的我对上学失去了兴趣。
我对上学越来越没有兴趣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太辛苦了,下雪走着去,东北的雪大呀,一脚下去雪没过腿弯,每走一步,雪都会惯到鞋里,又凉又迈不动步呀!并且每天推开门去上学都很费劲,不是西北风呼呼的顶着门推不开,就是雪下的堵住门推不开。(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门不朝里开呢,门朝里开,不就省的雪大了出不去屋了吗下雨天我就得披着一个塑料袋子,对折,整出一个小帽子的样子去,雨小还好些,雨大了根本不管用,走到学校,浑身已经湿透了,基本上雨天的衣服都是被身体吸收了水分,才干的。
老师还时不时的要钱,那个时候是书费,学费,卷子钱,班费,偶尔还交电影费。学校定期看电影。(那时候不想去看电影,但是老师不让,非的交这个钱,并且我记得几部电影,好像都是武打的,也看不太懂,只记得一部影片。南北少林那时候小,不懂事,现在懂了,肯定是电影院跟学校有勾结,学校应该是得提成了,不然看那些做什么,又不是什么教育片。每次要钱我是真不敢跟家长张嘴呀,根本不敢跟父亲要,跟母亲要,母亲又没有,母亲还得跟父亲说,父亲脾气好的时候就说一句没有,脾气不好的时候就是开骂呀,骂我们四个白吃饱,骂我们四个是要账的鬼。母亲顺带还得被骂,母亲不敢还嘴,还嘴就是被打。那个时候我真的不理解,那个年代已经时兴计划生育了,家里那么穷,父亲那么暴躁,那么看不起母亲,母亲怎么就想不开还生这么多孩子,其实父亲并不重男轻女,父亲对姐姐还是蛮好的,基本上姐姐没挨过打骂。所以老师只要一要钱,那就跟要我命似的。那个时候我的铅笔基本上都是捡别人不要的铅笔头,或者同学给,本基本上都是别人用过的给我,我缝起来用背面重新写,偶尔家里有钱了,也会给我买一两个新的本。(不过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感激父亲,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让我学会了认字,没让我成为一个彻底的文盲
最奇葩的是,老师要钱也就算了,还要拿大鹅,我们家都没有大鹅吃,拿什么上交呢?当然有个别人是交了,大部分人是没交的,当然没交的人里边就包括我,反正不管什么批评斗争的事。都缺不了我。
记得有一次冬天的时候,早上家里边就发现没有蜡烛了,父亲又开启了他的骂人模式,我拿了一个馒头就走了,因为菜还没有熟,(那时候家里就一口大锅,早上都是先蒸馒头,馒头拿出来,在开始炖菜,基本都是酸菜土豆,或者白菜土豆我一边吃,一边走,零下三十度的天气,馒头很快就冷了,我把馒头放在口袋里,到了中午拿出来,放在学校的炉盖上在烤一烤,然后扒拉下馒头表面沾的灰尘,接着吃了,别人家的孩子那时候基本可以带个蛋炒饭什么的了。
我家承包地的南边那个村子有几个女孩跟我一个学校,晚上放学四点多天已经黑了,我一个人不敢走。就远远的跟着她们一起走,到了她们家我在穿过承包地,走地里边回家,久而久之,一起走的多了,她们也就接纳了我,那天放学回来,她们问我为什么一路都不说话,我跟他们说家里没蜡烛了,回家估计写不了作业,还得听父亲骂人,同学让我在她家门口等一会,她回家给我拿了两根蜡烛,她说她家有电灯,用不着就给我了,那一刻,我是千恩万谢,我想我带回家的这两根蜡烛给家里带来了光,自己也能写作业了,自己也能为家里尽一份力了吧。果然那天回家父亲没有骂人。但是不想上学的想法已经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