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宁藩往事(1 / 1)
“嗯,很好。有功将士都让政战官们据实统计,再行嘉奖。”项绍宽面对前来表功的李荣,非常满意地说道,“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西面的情况,有消息了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世凯将军已经率队追击,很快会有消息的。”李荣满脸笑容,显然是对自己的战场操作也很自得。
消息果然很快传来。可能是由于困守弋阳的赉塔并不知道贵溪易手,出逃之后一直被陈世凯追击,也没有时间打听形势的变化,所以赉塔带着瑚图和一百多手下径直朝着贵溪而来,又非常“成功地”落入了郑克臧安排的埋伏圈中。结果赉塔本人被义军朱统锠的手下直接击毙,瑚图率领残余的清军就地投降。
这当然是个最好的消息。平南将军赉塔是郑军登陆以来击毙的清军最高级将领,而且随着赉塔的死亡,清军在江西东部的防线完全瓦解,明军与吴军夹击清军的战略意图就能实现了。
贵溪离弋阳不远,战后的第三天,潘兴和郑克臧就带着朱统锠等人回到了弋阳。至于朱统锠的“两万大军”,确实如大家所预料,多是妇孺百姓,便暂时在贵溪城外安营,等候整编安置。
朱统锠是天启年间的举人,现在已经七十出头了,住着拐杖,走路一瘸一瘸的,看上去在清朝的统治下过得并不如意,满头半长的银发,显然是近年才开始蓄的,脸上的老人斑和皱纹,预示着这个人可能已经时日无多。
对于项绍宽和朱丹赤来说,有兴趣的点在于,朱统锠是大军登陆之后遇到的第一个举兵反清的大明宗室。按照清朝方面的历法,今年已经是康熙十六年了,和遍地烽火的顺治年间不同,流落民间且并未向清廷自首的大明宗室已经不多了,更何况能带兵打仗的。
朱统锠身后还跟着他的侄子朱议浙,年纪与朱议潜相仿,但明显长得孔武有力。据朱议潜介绍,他这个堂弟性格和自己大不一样,喜欢舞刀弄枪,这几年父亲带兵打仗,其实一直靠着这个堂弟的帮助,这一次阵斩赉塔,就是他带着手下所为。
朱议潜还给项绍宽介绍了朱统锠手下的几个重要将领,都是一水的都督、总兵,但潘兴悄悄地告诉项绍宽,朱统锠手下的兵力应该是不足二千人,这些都督、总兵都不过是带百人左右队伍低级军官。而且,朱统锠的将军们来源复杂,有和他一起起事的同乡,有后来带着队伍来投靠的其它义军将领,白显忠甚至认出来,有两个都督,分别叫作陈武魁、赵和尚,原本是耿军的参将,来后在江西饶州一带作战时失散了,没想到投靠了朱统锠。
迎接朱统锠自然要设宴款待。欢宴之后,项绍宽请朱统锠父子叔侄单独座谈,听听他们的想法。朱统锠倒是和许多投降、起义的将领不一样,并没有拥兵自重的野心,表示手下的军队任由朝廷收编,但希望朝廷恢复自己和两个子侄的宗籍,另外重新恢复宁藩的宗藩地位。
项绍宽听完,表示非常欣赏朱统锠的忠心和胸襟,但自己并不熟悉这方面的事情,便请朱丹赤带着朱统锠父子叔侄,启程前往广信府城面见许纬辰,由许纬辰来安排此事。
许纬辰在广信府城忙了好一阵子,周围几个县的户籍黄册在李之芳的帮助下总算粗略清理了一下,陆希星又把李之芳抢过去帮忙征发夏税。虽然李之芳投降大明不久,但许纬辰、陆希星们都明显感到,这人的政务能力比陈永华更娴熟老到。当然,李之芳忙一点也是应该的,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大明皇帝诏封的江西巡抚了。
朱统锠父子叔侄到达广信,许纬辰连忙给三人安排了住处。朱统锠还在路上时,便已经发热咳嗽,显然是年纪大了,再加上一路上舟车劳顿,身体有些扛不住了。许纬辰又只得赶紧为他请医问药。
朱丹赤把朱统锠的诉求跟许纬辰说了一遍,许纬辰觉得很挠头:“朱统锠功劳不大不小,给予官爵奖励倒是没有问题,但恢复宗籍一事多少有些难办。”
“这个我知道,从东宁出发之前,我们和朱术桂等在东宁的宗室成员开过会,凡是已经向清廷缴纳了册印原大明宗室,一概不再予以承认。”朱丹赤当时也是与会成员之一,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
“是啊,这件事情,我们不能出尔反尔。”
“不过,朱统锠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朱丹赤解释道,“他并不是’向清廷缴纳了册印原大明宗室’,他祖上确实是宁藩宜春安简王朱盘烑,后来根据万历时代新修的《宗藩条例》,宗室成员可以放弃宗室身份考取功名,所以朱统锠在天启七年中了举人。现在的问题就是,《宗藩条例》有没有规定考取功名之人可以放弃功名恢复宗室身份。”
许纬辰听完摇着头说道:“我当时曾经问朱术桂要来了一本《宗藩条例》的抄本,很仔细地研究过一遍,里面似乎没有这样的规定。不过即便如此,也不等于不能法外开恩。对了,你刚才说,朱统锠还要求恢复宁藩的宗藩地位,宁藩到底什么情况,你给我说说。”
朱丹赤对这类事情自然是无所不知,侃侃而谈:“要说宁藩的事情,那就要从头说起了。”
初代宁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最初受封在喜峰口外的大宁卫,麾下朵颜三卫,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势力在诸王之中首屈一指。朱棣起兵靖难之后,觉得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很想据为己有,因此以求救为名,前往大宁,趁朱权放松警惕之际,绑架了朱权,迫使他为自己效命,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朱棣称帝之后,朱权请求改封南方,于是封地被改易到南昌,仍称宁王。朱权知道朱棣猜忌心重,故以黄老之术自饰,参修净明道,借此逃避杀戮。但心中又忿忿不平,对朱棣耿耿于怀。
正因为如此,当宁王爵位传到朱权的玄孙朱宸濠手里时,朱宸濠对朱棣苛待朱权的方式深为不平,于是暗中训练军队,制造佛郎机铳,准备谋反。明武宗正德十四年,朱宸濠矫称太后懿旨监国,在南昌杀地方官起事,并且出兵攻陷九江,大军自九江沿江而下,攻打安庆、窥伺南京,又称帝改年号顺德,即为宸濠之乱。宸濠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极其失败,前后只持续了短短三十五日,就被赣南巡抚、右佥都御史王守仁迅速平定——这个王守仁就是常凯申最为崇拜的王阳明。
宸濠之乱之后,朱宸濠被处死并且焚尸扬灰,宁藩被革除。不过,宁藩还有很多位郡王,大多没有参与谋反,因此一开始朝廷任命其中某位郡王担任宗理,管理宁藩宗室们的事务,后来宁府宗理也被撤销,再加上一些郡王绝后或者因事被革除,最后宁藩只剩下建安、乐安、弋阳三位郡王,负责管理剩余的宁藩宗室事务。到了明末,这三支郡王当中,建安王和弋阳王都在甲申之后不久殉国,没有后裔,唯独乐安王朱统鑍逃到浙江,虽然也难免一死,但有个儿子投靠郑成功得以存活,就是现在杭州的乐安王朱议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