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抚恤难题(2 / 2)
研究虽然重要,但财务也重要,无论什么性质的工厂集团,财务向来是核心部门。
小九来找自己,说明他已经在财务部碰了钉子。
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小九张了张嘴,最后忍住了,一脸失望的离开。
他还以为小王爷肯定会支持自己呢,也不好意思说,为了研发司经费,他和财务部吵过一架。
朱高炽回到了办公室,等待室已经有了不少的客人,矿场主们张德辉、周有容、陈玉、周文等,已经等待了小半个时辰。
每一次来总部,他们都会受到震撼。
随着矿区的增产,只他们几家手里的矿工,合起来也有数千人,用工规模虽然不小,可模式比起中华重工,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小王爷。”众人被文书引了进来,纷纷拱手行礼,热情的喊道。
“快请坐。”
朱高炽露出笑脸。
靠着铁道运输,焦炭炼制厂、蜂窝煤商会、铁厂,以及王府的威望,煤场的销路被中华重工控制的丝毫无缝。
可以说北平的煤场,虽然不直属于中华重工,但是依托于中华重工。
中华重工指谁能挣钱,哪个煤场主就能挣钱,否则他家的煤矿就卖不出去。
这个方式对煤场主有利有弊,弊端是失去了控制权,要彻底依照中华重工的管理制度。
利处则是生产稳定,谁也别想压过同行一头,都指望着中华重工的划出的份额来活着。
所以煤场主中的明眼人,早就乖乖的纳入其中,成为中华重工旗下产业链中的一环。
至于不聪明的,甚至不愿意让出主导权的,则被市场淘汰。
不需要王府出手,上了黑名单的煤场主,离开了铁道运输,以及其他厂子的订单,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生产成本,都要远高于同行,没有价格优势,运送到市面上,也得不到订单。
所以当下的煤场主,远没有明中后期的嚣张,哪怕是皇帝派出的太监,也敢杀了造反,逼着皇帝改变主意。
“各位已经收到了关于成立煤矿行业协会的通知了吧,对于此事,诸位有何看法?”
这批人是煤场主中规模最大,态度最支持王府的商人,朱高炽有必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加入煤矿行业协会,是我等翘首以盼之事。”张德辉笑道,没有提出意见。
其余几人也纷纷附和。
朱高炽不认为众人会这么服帖,直接指出来:“你们是不敢还是真没有?”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犹豫了起来。说不敢,他们不敢;说真没有,他们又不服。
“诸位与中华重工合作了数年,数年以来,双方互相成就,才有今日的地步。”
“成立煤矿行业协会之事,并不是中华重工要打压煤矿,而是为了促进煤矿业的发展。”
“煤矿业的兴盛,是中华重工的养料,中华重工也离不开煤矿业,咱先抛砖引玉吧。”
朱高炽没有隐瞒心思,交心道:“煤矿业的工作环境,以当下的技术水平,很难得以保障,所以中华重工从开始之初,就没有直接管理煤矿的想法。”
“因此,中华重工以合作的模式,让诸位加入中华重工的生产链,由诸位来管理矿业。”
谁也不是傻子,中华重工的做法,其实是让煤场主们来背锅,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责任在煤老板。
当然,有利有弊,煤场主的确获得了利。
但是这个利润的丰厚程度,控制在中华重工的手中,如果没有中华重工,煤场主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可反过来说,中华重工又保证了煤场主们的销路,说也真要伦个对错出来,也不一定分得清楚。
“张掌柜,前些时日,听说你的矿区发生了一处难事,死伤了好几名矿工。”
听到自己被点名,张德辉露出难看的笑容,也不敢推诿,老老实实的点头。
“伱每家打发了几两银子,以煤矿行业协会的要求,抚恤银子是不够的,抚恤标准为一人三十两银子。”
大明军户的抚恤标准很复杂,其中一条规定,如果士兵阵亡,给予妻子三年全额军饷。
大概是三十六石大米,并且随后终身,月给三到六斗的粮食。
明朝的一斗是十八斤出头,够妇孺幼子在温饱线上挣扎,但也只够吃而已。
按照现在的物价,也就是一次性给予十八两抚恤银,卫所每年再给一两八钱到三两六钱银子。
几位煤场主脸都黑了,按照这个标准,张德辉一口气要拿出几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