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阿曼宣慰司(2 / 2)
不久后。
各项的手续完成了,又来了一名官员,热情的告诉他们有两个选择,“可以把你们的土特产在这个港口进行交易,你们可以自己开船去京城,也可以乘坐火车去京城,把船只停靠在港口。”
众人询问了一番,官员建议他们乘坐火车去,每个港口的进港费用可不低,小船是不划算的。
他们虽然是使团,可是船上带来了大量的货物进行贸易,那么根据规定本该有的服务就取消了,根据大明朝廷的思路,使团应该保持单纯。
只不过当下的风气如此,大明朝廷并没有一意孤行。
过了几日,众人越发的娴熟,去了火车站台乘坐上了火车,通过铁道开始进入大明内地。
“我原本以为交趾行省已经是我见过最漂亮,最神奇的城市,没想到还有比交趾更繁华奢靡的地方啊,这些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浙江行省,铁道上,看着远处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的影子,阿卜杜勒·马利克控制不住的说道。
修建一栋大厦需要的钢铁,在阿卜杜勒·马利克看来已经足够武装一支军队,而大明竟然只是用来搭建了一幢大厦。
虽然这大厦的确不可思议,的确很震惊,但是能修建如此多的大厦,耗费阿卜杜勒·马利克不能理解的数量的钢铁,太过神奇了,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只能露出虔诚的目光。
这里是神之国。
等到了京城,这行人与那些第一次来大明的异乡人没有区别,已经被大明所征服,面对礼部官员的接待和沟通,只剩下了点头的功夫。
礼部官员们也搞清楚了他们的来意,除了来看看大明什么样子,能不能赚钱,还有就是因为忽鲁谟斯的欺负,想要获得大明的帮助。
四夷馆和礼部与内阁经过商议后,最后还是与其他事情一起上奏给了朱高炽。
朱高炽听到后,尽力的思考了一会,终于想到了一些。
阿曼就是后世的阿曼。
原本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十一世纪独立了出来,历史上要在十六世纪初被葡萄牙人入侵并长期殖民,十七世纪中叶推翻了葡萄牙人,过了两百年后又被英国入侵殖民。
十五世纪初,大明下西洋的船队到过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阿曼佐法尔、也门亚丁港等地,和当地的阿拉伯民众交往颇深。
据下西洋的阿拉伯语翻译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和随行人员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两书的记述,当来自大明的三十多艘大小船只停泊在佐法尔水域,当地居民齐聚码头,敲着传统的阿拉伯大鼓表示欢迎。
如今发生了变化,下西洋的船队变成了商人们的船队。
大明工局吃相难看,加上多年来国内高压的竞争环境,许多的商人们选择了出海,以前是南洋,如今逐渐扩张到了西洋,脚步越来越远,东边也横跨了大洋。
长期的贸易下,大明的名字和传说成为了美丽的神话,许多人不相信,也有人相信,各种各样的言论,促成了当地一些变化。
商人们连哄带骗的方式下,竟然说动了阿曼的苏丹,主动派了使团要归附大明,也就是前两年的事情,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明的宣慰司。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是按照规矩,阿曼还就是大明的土地了,只要大明一直强盛,就没有人反驳。
“宣慰司,宣抚司,都司。”
朱高炽开口说道:“整个南洋,宣慰司变成宣抚司最多二十年,宣抚司升格为都司最多二十年,都司升格为行省同样是二十年,这是大明的国策。”
宗藩体系多年来一直在变化,如今又有了新的潜规则和要求,正式走上了三等级制度。
“阿曼既然是大明的宣慰司,那么要不要施行这一套,不施行的原因是什么,施行的话要不要执行新宗藩体系的约定,这些都是要长足考虑的,考虑清楚了才能知道当下应该如何做。”
朱高炽对于前年内阁轻率的收阿曼为宣慰司不满意,并不是反对他们的决定,而是认为内阁关于阿曼的处置并不够具备大局观。
南洋因为大铁道的完工,所以推出了新的宗藩体系章程,加上大明的影响力,各地土司皆不敢违逆,那南洋之外的土司呢。
内阁至今没有完整的方案,以至于阿曼派了人来出难题。
当时和阿曼苏丹签订的宗藩体系约定,与南洋各宣慰司签署的宗藩体系约定完全不同,充满了哄骗的性质,签到手再说。
这是第一步,而不是终点。
杨士奇很快想到了解决方案,于是上前一步说道:“臣认为可以答应支援阿曼一批武器和物资,但是阿曼也建立社学,学习我儒家文明。”
“前往当地贸易的大明商人可以监督,带回当地的情报,如果敢违逆,则取消下一批的支持。”
听到杨士奇的答复,朱高炽点了点头,又说道:“虽然可以解决一时,但还是要多想一想更全面和完善的方案。”
等于内阁商议完后,皇宫事务局的执事告诉了朱高炽大喜讯。
从大洋对岸回来的船只,带回来了许多的当地土特产,其中有一些类似太子殿下要求的种子。
朱高炽大喜。
高产作物对于现在的大明同样还有不小的作用,更不提橡胶树。在朱高炽看来,货车的使用和普及,唯一的短板就是橡胶轮胎。
最后,朱高炽的确看到了一袋子的橡胶籽。
见到太子殿下如此高兴,商人们也激动的说道:“我们请教了当地的土著次树的习性,根据老师傅们的经验,认为在南洋栽种是没有问题的。”
“好,当赏。”
朱高炽大悦。
为什么他没有打压大明的商人们,因为大明的商人们为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特别是当下的环境里,首先是因为国内竞争不过,没有什么关系的商人们前往高丽获得的成功,虽然后来遭受了大明工局的不小打压,但是无疑吸引了许多人开始好走向海外。
其次等到绝岛的成功,更加刺激了商人们的热情,在海外的探索上,大明商人们的确很有主动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