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国子监的物理和化学(1 / 2)
京城。
成贤街。
经过了翻修,直道扩张了两倍,中间铺设了两条铁轨,并在广场上修建了喷泉。
高大的钟头,琉璃的瓦檐,磅礴大气。
节后。
国子们从大明各地回到了学校,穿着士子服,三五成群的行走在街道上。
两边的商铺又迎来了旺季。
从巷子里走出来一队巡检丁差,全副武装,身上身后的军中烙印,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军中退役下来的。
读过书,通过考核,综合素质高,工钱稳定,权利不大,在大明最高的学府区,哪怕是巡检丁差也满脸的温和。
成贤街的大街坊牌坊,改成了水泥修建的柱子,刷了鲜艳的油漆,大红柱子。
“叮铃铃。”
公车经过了街头牌坊,驶入了成贤大街。
经过直道和商铺,广场,抵达了集贤门,里面有成荫的树林,一片片的建筑群。
小湖与拱桥,国子监内部的公共马车。
国学胡同。
学子们吃着各色的小吃,畅快的闲谈,交流着自己带来的信息,摊上的小贩露出尊敬的眼神。
“变化真大啊。”
办公楼。
祭酒公房,赵胜被祭酒招来,通过玻璃的窗户,眺望极美的学府,忍不住感叹道。
“国子监的监生,有四千多名学子,压力也很大。”
董德章笑道。
大明的国子监,监生最高的时候,达到上万人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学府。
京城国子监本来是唯一的,可是北平国子监的竞争下,大量的读书人选择了北平。
因为北平国子监的改革,要比京城国子监提前了好些年,更加的完善和先进。
同样是为了政治前途,不少的读书人选择了北平,而不是京城,导致京城国子监的监生下滑到了四千余。
“京城始终是京城,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相信不要了多少年,京城的国子监会恢复原来的规模的。”
赵胜笑道。
董德章忍不住想,那时候又关自己什么事呢,后来者的功劳,正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他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提升京城国子监的水平,这才是他的利益最大化。
“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我仍然希望你担任司业,不再负责教学,全力负责京城国子监的发展。”
董德章期盼的说道。
博士有自己的项目小组,担任教师的是教谕,教谕下有直讲帮忙授课。
博士偶尔授课,但并不是常态。
国子监的管理层,则是司业、监丞,以及负责国子监的祭酒。
赵胜并不是博士,他在京城国子监担任教谕,因为他有太多的职位,并没有全部精力留在国子监内。
董德章希望能留住赵胜。
放下教谕的职位,成为国子监的司业,负责起国子监整个改革的任务,精力偏重于国子监,而不是调研司。
术有专攻。
赵胜的资历,让董德章深信,只有此人才具备几年内,把京城国子监改革超过北平国子监。
北平国子监有完善的一套教育体系,从孩童到大学,这是北平行省的优势。
那么京城国子监的优势,则是从全国挑选天赋卓越的人才。
北平是百里挑一,那京城就千里挑一,靠质量取胜。
赵胜站在窗前,脸色显出了犹豫。
“你并不适合带小组。”
“你适合做实际的事务,把外部复杂的事物交给我处理,我们一起合作,内外分工。”
董德章眼神里很真诚。
他的确是这么认为。
赵胜有才能,本出身富裕,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军籍舍人子弟,根正苗红。
早期参加中华重工内部文书房,接触过中华重工的全局发展,有高层视野。
后来委以重任,筹建北平大图书馆,可谓是知识储备量丰富,然后担任朝廷政策研究项目。
这是多么宝贵的人才啊。
如果能和自己合作,董德章有信心,最短的时间内,把京城国子监在工业化社会落后理念的局面,尽快的扭转过来,追上北平国子监具备的优势。
“我记得你向朝廷提交过一篇稿子。”
“未来的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化,加上大明以人为本、社会资源分配的政策,带来的是更加的复杂环境,事物的治理比当下要复杂十倍百倍。”
“我觉得你的才能,浪费在勾心斗角,盘算人心得失,实在是太可惜了。”
“就如前番的风波,其实你不应该公布出来,有些事可以公布,有些事不可以公布。”
董德章笑道:“明智未开,只有培养出更多的读书人,才能达到皇太孙殿下所提的社会模式,否则不论生产力如何发展,百姓们也只是被管理的对象。”
“在你我的带领下,让京城国子监恢复本该有的水平,这是多么伟大的成果。”
赵胜不得不承认,自己被祭酒说服了。
没几日。
京城国子监颁布了最新的人事调整,告诉京城国子监,赵胜担任司业。
祭酒亲自下场支持了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