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看的是燕王世子的德行(2 / 2)
朱棣看了技术报上的内容,陷入了沉思,在他的前面,坐着的还有姚广孝。
姚广孝是方外人士,又不在长史府任职,加上姚广孝的才能,两人相处的时候,又像君臣又像朋友。
说是君臣吧,姚广孝和朱棣没有隶属关系,说是朋友吧,但也没那么简单。
“说实话,咱有时候认为咱了解了老大,可每每老大又能做出咱意外的行为。”朱棣感慨道。
“阿弥陀佛。”
姚广孝双手合十,简言道:“小王爷私心甚深,可公心更重,非常人也。”
朱棣挑了挑眉,老和尚对人心的揣摩端的厉害,很准确的形容出了老大性子。
老大几年来的表现,还真是如此。
老大在自己的事情上,那是锱铢必较,很令朱棣不放心,可在公事上又大气的很,让朱棣都受动容。
这么复杂的行为,竟然会出现在自己儿子身上,朱棣常常感叹,这种性子对百姓是好事还是坏事。
因为优劣品性都很明显,让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都说长兄如父。
可老大对两位弟弟的行为,虽然这些年有了改变,但也达不到圣贤书中的要求。
倒是对家中的姐妹过分的宠溺,又好的过分了些,超过了圣贤的要求。
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是人家府上的大妇,老大这么宠溺,岂不是让夫家难受。
对自己的妻子,老大又完全没有新婚夫妻间的爱意,表现的太冷静了,甚至在朱棣看来,有些冷血的地步。
毕竟他当年和徐氏,那可是如胶似漆寸步难离的地步,好些年才渐渐平静下来。
朱棣很怕朱高炽走上他二伯的老路。
对妻子不好的行为,很容易迎来他皇爷爷的降罪,对他自己的名声也不好。
秦王被弹劾的罪状中,其中一条就有对王妃苛刻的指责。
想到这里,朱棣忧心忡忡,返回王府后,专门交代了徐氏,他作为父亲,可不好插手。
“儿媳妇还是不错的,你儿子倒是做的不算好,你当母亲的,要管一管。”
朱棣瞅了眼徐氏,小声的说道。
徐氏莫名其妙。
“老大哪里做错了?我看老大很好啊,你在外面听到了什么。”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诧异的看着徐氏。
是自己听错了吗?
当年徐氏对他的要求可不是这样的。
徐氏当着朱棣的面,夸着朱高炽道:“老大一点规矩都没有立,儿媳妇在世子府中,什么都是她说的算。”
“只需要每日来王宫问安,天下间的儿媳妇,还有比我们家好当的吗。”
朱棣看着激动的徐氏,选择了闭嘴,郁闷的略过此事。
王宫外,北平城东。
练子宁手中也有份技术报,他的神情怪异,手中的技术报,来回看了整整三遍。
“以你的本事,什么内容不是看一遍就记住了。”工部的官员打趣的问道。
“我看的不是文字,而是燕王世子的德行啊。”
“哦?怎么说?”
工部官员脸上露出了好奇,惊讶道:“你的确与人不同,同样的内容,能被你看出花来。”
“北平能有今日的局面,燕王府世子果然非同寻常,绝对不是一般人。”
练子宁非常肯定。
他想过自己的行为被人全程盯着,也预料过王府的反应,但他预料错了。
燕王世子做出的回应,让他不得不佩服,论对百姓的胸襟,属实难得。
工部官员笑了笑,练子宁的结论不足为奇,原以为会有什么高见。
工部官员的目的是考察蒸汽机能不能在运河中发挥作用,他和练子宁不是一路人。
练子宁一行人的目的,终于被探清楚了。
很简单,蒸汽机的名声,传到了应天府,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力。
如果蒸汽机的作用真如传闻中那么大,那么京杭大运河的部分河道,可以利用蒸汽机解决不少的问题。
可又不那么简单。
练子宁是皇太孙一系的人,他出现在北平,在北平的一言一行都让人无法忽视。
京杭大运河的问题,摆在了朱高炽的案台上。
看完这份文书,朱高炽久久无言,对他的触动很大,自己终归小瞧了先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