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繁华的江浦【求收藏、求推荐票票】(2 / 2)
“俺是洪武二十九年的秀才。”
“兄台不是本地人吧。”
中年男子似乎感觉到手里的羊汤不烫了,赶忙喝了起来,一边喝着一边含糊硬着。
待到羊汤一饮而尽,会修抹嘴一气呵成,原本洁净的袖口油渍满满。
似乎有些后悔的嘟囔着,“完了,完了,回去婆娘又要说俺了。”
朱瞻基见到男子此种表现,也是觉得有些好笑的问道:
“兄台既然家中有妻儿,为何要到这里来吃?家中嫂嫂不给兄台做饭?”
男子闻言摇头:
“可不敢叫我家那位做饭,那功夫多织几匹布了,有了布啥都有咧。”说着起身又叫小儿要了碗汤,就要往家走,一边走一边道:
“对不住小兄弟,俺家婆娘还没吃勒,要赶着热乎的吃。”
朱瞻基笑呵呵的跟男子摆摆手。
朱瞻基换了个座位,和邻桌聊了几句,在这里用餐的人都是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者的家属,他们兜里有余钱,而且为了节省时间,都会在附近吃完饭,回去赶紧投入到生产当中去。
朱瞻基一边吃着伙计送来的面,一边看着周遭快速干饭,着急上工的一众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前世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时候赖床到快迟到,基本早饭就不吃了。
江浦在大明无疑是个例,但是对于大明其他地方的情况,朱瞻基更加好奇,路上见闻是书本上难以见到的。
这里的面味道确实不错,吃完面,朱瞻基跟老板又要了个带盖子和把手的瓷罐,将瓷罐放进手提木箱,带着热腾腾的羊汤给自己爷爷尝尝。
朱棣好这口羊汤,可能是在漠北生活多年,对于热乎的羊汤,朱棣尤为喜欢。
朱瞻基将羊汤送到,朱棣自然是一个劲的夸赞自己大孙子孝顺,然后心满意足的将羊汤一饮而尽,不再滚烫的羊汤滋味减少了不少,但是朱棣毫不在乎,喝的满脸享受。
日头太高,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开拔,田地里很多人在劳作,倒是很少见到荒地。
此刻难得没有批阅奏疏的朱棣,看着田野的场景,忍不住叹息道:
“在咱们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这里田野多荒废,杂草丛生,能有今日光景,是当年太祖多次迁民才有的。”
明初,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广大的江南地区原本归张士诚所管辖。出于对这些富户极大的不信任,便让朱元璋有了人口迁徙的想法。
明朝初年是一国三都制,朱元璋时代的北京是汴梁,南京就是现在的南京,中都出自朱元璋的老家凤阳。
苏州,松江,杭州,嘉兴等地是广大江南乃至中原地区最富庶的地方,这里的富户特别出名。
为了把中都凤阳建造起来,开始派遣大量的江南富户迁徙到凤阳这个地方。
即使这些人编造了凤阳本地的童谣来挖苦朱元璋,朱元璋都在所不惜,朱元璋是一个有气魄有作为的人,不但如此,还把部分人迁徙到都城应天府。
这些迁徙而来的人口,让遭受战争创伤的应天府和周边地区劳动力增加,使得这地方快速发展。
按照记忆,等到自己爷爷迁都北平的时候,也会效仿太祖朱元璋,将江南的大量的人口迁徙到北平。
朱棣并不知道自己大孙的想法,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记忆里,絮絮叨叨的诉说着,朱瞻基也静静地看向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