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头娃 四十六(1 / 2)
改编
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以及在重庆谈判中向国民党作出的让步,新四军在浙东、浙西、苏南、皖南的部队先后北撤到长江以北地区。与此同时,新四军军部和3支部队北上山东,第三师进军东北,第五师与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等部编为中原军区。部队一再重新编组,序列有了很大变动。12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合并(1946年1月7日正式合并)。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军长兼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后增加罗炳辉),副政治委员黎玉,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袁仲贤,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唐亮。1946年1月7日,成立山东野战军,陈毅、黎玉分别兼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8月,陈毅司令员又兼政治委员。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下辖胶东、鲁中、鲁南、滨海、渤海五个二级军区,山东野战军(辖第一、第二纵队,第七、第八师),兵力约27万人。前排左起:舒同、黎玉、陈毅、张云逸
留在华中的新四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编成了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
华中军区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下辖苏中军区、淮南军区及五、六、七、八军分区。司令员张鼎丞,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司令员粟裕、张爱萍,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军区兵力约13.5万人。
华中野战军于1945年11月10日组成。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纵队和特务团、炮兵团。后辖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师,第七、第九、第十纵队,以及第十三旅。野战军兵力约4.7万人。华中野战军在建制上属华中军区,在战略行动上受陈毅指挥。
新四军第三师于1945年9月28日从苏北起程进军东北。1946年10月,第三师第七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二师。新四军第三师番号撤销。
1946年国民党以30万人围攻由新四军第五师为主体组成的的中原军区,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破裂,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调动62个旅(师)约50万人大举进攻华东解放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新四军展开苏中七战七捷、朝阳集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等作战,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南、鲁南等地区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约25万人。
1946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为集中使用兵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应合一。据此,成立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
1947年1月2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编为华东军区,辖原属新四军的苏北军区、苏中军区、淮北支队、淮南支队,原属山东军区的鲁南、鲁中、胶东、渤海军区以及滨海军分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以及山东军区所辖师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辖11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其中原属新四军的是: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为第一纵队,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和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3个团为第二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一师为第四纵队,华中野战军第六师为第六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七师为第七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为第十一纵队,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为第十二纵队,华中军区骑兵团、华中野战军炮兵团和山东野战军机关一部编成特种兵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的另两个团和华中军区第七军分区骑兵大队、洪泽湖大队编成淮北支队。留在淮南的华中野战军第二师第六旅第十六团和地方武装编成淮南支队。新四军
新四军完成历史使命,至此番号撤销。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歼国民党顽固派军14万余人。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计31万余人;另有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湘、赣七省的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赣、皖江和浙东八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人口3420余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皖南事变
《囚歌》是共产主义战士、军事家叶挺皖南事变后被囚禁在重庆的渣滓洞时期作的一篇白话述志诗。这篇诗作于一九四二年。该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作者的高尚情操被真实的流露出来,让读者为之感到震撼也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崇高的革命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囚歌)叶挺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阵亡将领
取团长以上职务
1..李复,新四军2支队独立2团副团长
2.周大灿,新四军游击支队1团3营营长,6旅17团副团长
3.萧国生,1939年3月7日突围时阵亡;
4.胡发坚,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
5.王赤,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
6.曾昭铭,新四军3支队5团副团长
7.涂正坤,新四军上校参仪
8.罗梓铭,八路军总部少校副官
9.吴焜,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
10.漆承宏,独立2团副参谋长
11.徐绪奎,挺进纵队2团团长,苏北指挥部9团团长
12.徐世奎,新四军4支队8团留守处政治部主任,4支队7团政治委员
13.顾士多,新四军4支队9团团长,4支队7团副团长,江北游击纵队2团副团长
14.刘震英,历任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
15.丁宇宸,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参谋长
16.陈文甫,宿县独立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和副营长张凡锡同时阵亡;
17.田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18.刘树藩,历任新四军5支队组织干事,总支书记
19.李宗南,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
20.杨业珍,新四军鄂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21.仇兆柱,安徽人民自卫军第三直属大队政治指导员
22.李宗南,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
23.官楚印,独立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