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甄武被朱元璋任命为将军(1 / 2)
想起朱允炆,朱元璋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怜惜之色,朱允炆对他的疼爱有加,在他最难过的时候,也会陪伴在他的身边,不得不说,他对朱允炆还是很有好感的。
朱允炆的母亲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家族,她的爷爷是太常寺卿吕本,朱允炆身边虽然也有几个文臣,但朱元璋并不会将这些人放在眼里,只要他们胆敢放肆,直接杀了就是了,而且朱允炆为人忠厚,为人温和,很适合当一位贤明的君主。
大明也不可能老是打打杀杀的,也得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可是,朱允炆又怎么可能压得住蓝玉,如何镇得住蓝玉?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
正为难的时候,朱元璋突然想起了朱棣,他的儿子和自己很像,勇猛善战,又有徐达的指点,在北平的时候,也是一把好手。
这几日,他一直都很好,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不但对自己的哥哥恭敬有加,对自己的侄子也是和颜悦色。
若是朱棣选了他,那蓝玉就不用担心了,虽然不一定能压得住她,但也不会怕了她。
朱元璋思索了一会,就叫了几个大臣,密谋商议,等到人都齐了,朱元璋略一思索,就直接进入了议事厅。
“如今,太子已逝,长孙年幼,年幼,若是继承皇位,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故而,我想让燕王继承皇位,继承皇位,诸位以为呢?”
众人心中一惊,其实,他们也不是很开心,只希望朱标能够登基,能够网开一面。
如今朱元璋要立朱棣为太子,他们自然不会高兴,因为他们都知道,朱棣极重武力,如果朱棣登基,他们的地位会更高一些。
只是他们不会劝,有些人虽然会劝,却又不敢直接说出来,朱元璋这一刀,实在是太狠了。
但有人不惧,就是一个翰林院的大学士,上前一步。
他的名字叫刘三吾,对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皇上,这件事有些不对劲。”
朱元璋看向刘三吾,眉头一皱。
刘三吾平静道:“如果是燕王,那么秦晋二王在陛下心目中的位置是什么,再说了,我已经十五岁了,可以继位了。”
很简单的四个字。
但是这句话里的深意,却是非同小可。
秦晋二王的地位,岂不是说,皇族之间,岂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还有一句,他的孙子已经可以继承家主之位,那就是他的儿子已经成年了,为什么不能生一个?
如果大明第二任皇帝选太子,就是如此无法无天,那岂不是要将大明的皇位,染成腥风血雨?
朱元璋一言不发,不耐烦的挥手让他们退下。
他忧心忡忡,一直到了晚上。
当天晚上,朱元璋点燃了一炷香,向上天祈祷。
一缕缕烟雾升腾而起,渐渐消散在空气中,朱元璋默默的磕了一头头,想了想,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他想让朱允炆这个长孙,成为他的皇太孙。
然后…
蓝玉,必须要死。
当朱元璋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他就像是回到了当年的朱元璋,一个敢打敢拼,悍不畏死的朱元璋。
满头白发的他,缓缓站了起来。
刹那间,朱元璋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杀意,他目光深邃的看着窗外,心中喃喃自语道:“长孙年弱不要紧,只要我还活着,就能给他一片太平江山。”
首先是蓝玉。
当下,朱元璋雷厉风行,让人将白天蓝玉传来的消息,带到了皇帝面前,他给了蓝玉一个答复,允许蓝玉驻扎在柏兴洲,想要先稳定蓝玉。
朱元璋也在考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蓝玉刚赢了一场,不能就这么算了,要出手,就得找个借口,找个借口把蓝玉一伙人全部干掉。
须臾。
朱元璋想到了叶生这个名字,心中一动。
………………
靖宁侯叶升和蓝玉是亲戚,现在都在河南,甄武去年在北平抓到了孟驹,正好顺藤摸瓜,找到了叶升犯法的证据。
巧合吗?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一道道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然后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的完善着,房间内一片寂静,在这样的环境下,朱元璋的思维更加的活跃。
很快,他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朱元璋又把自己的思绪重新梳理了一遍。
楚云升知道,自己这样做,军中肯定会有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安危,淮西的将军们更是如此。
但他别无选择。
良久,黑夜中,朱元璋叹了口气,斩钉截铁地说出了这句话。
“传令下去,让燕王与蒋瓛到我这里来。”
………………
与此同时,在燕王府中,朱棣正在和徐增寿交谈。
徐增寿跟徐妙云是兄妹,两人都是中山王徐达之子,都是开国将军,徐增寿在徐家排上老四,不过三哥死得早,二哥则是个庶出,大哥性格刻板,跟徐增寿的性格很难融洽,因此,徐增寿一直都很喜欢徐妙云这个同母异父的妹妹。
而且,徐妙云跟朱棣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
也正因为如此,徐增寿才会对朱棣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每一次朱棣回京,他都会到他家里坐坐,与他说上几句话,这些年来,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今天徐增寿带着他的三个侄子去南京城转了一圈,晚上回家的时候,朱棣请他吃饭,徐增寿也不推辞,吃过晚饭后,他兴致勃勃的跟朱棣聊天。
两人聊着军事方面的问题,又聊着徐妙云,话题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候朱棣还会跟徐增寿说起北平城的情况,这让徐增寿很是期待。
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家里的事情上。
徐增寿脸上浮现出几分挣扎之色。
朱棣疑惑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何必拐弯抹角。”
徐增寿呵呵一笑,说道:“我也不拐弯抹角,上次我姐姐来信,说我侄女看上了一门好亲事。是不是这样?”
朱棣见徐增寿欲言又止,便微笑着说道:“确实如此,有何不妥?”
“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最近听说,皇帝有意将玉英许婚袁洪二公子袁容,要不是太子忽然驾崩,恐怕圣旨都已经下了,玉英的婚事,你可要从长计议。”
“啊?”安妮洛特愣了一下。
朱棣一愣:“是吗?难怪我的上书迟迟不批。”
“小舅子都上了圣旨?”一旁的徐增寿同样吃惊。
朱棣点了点头,苦笑道:“去年的时候,我就收到了一份上书,不过这件事情让我很是头疼,说句不好听的,玉英被人掳走,是我的一个部下救了她,不知道为什么,她对我产生了好感,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为她着想。”
徐增寿闻言,非但没有从朱棣的语气中看出一丝担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这可有意思了,英雄救美,我记得上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丫头,转眼间就喜欢上了一个男人,这可有意思了。”
“别笑了。”
朱棣故作愤怒的呵斥一声,又正色道:“本王想知道,那袁容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到这一幕,徐增寿收起了笑容,陷入了沉思。
他犹豫了下,还是如实回答:“我和他并不熟悉,只是听说他仗着家族的势力,经常在花船上作威作福。”
“这样啊。”安格尔点点头。
朱棣边说边思索,终于下定决心道:“这样的话,玉英不能嫁给他,不过父皇没有回信,他应该是有意和袁家结亲。”
徐增寿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应该是这样。”
“这件事确实要从长计议,玉英这几天一直在担心这件事,她以为我不知道,现在我必须要让玉英高兴,而且玉英的眼光很好,我和你妹妹都很满意。”
“哦?”徐增寿饶有兴致的道:“说来听听。”
朱棣被徐增寿的反应逗乐了,这徐老四的脾气还真是古怪,难怪总是被他的兄长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