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滔滔武溪 (上)(1 / 2)
梁松此时方觉帷幕之后,竟有不少人在旁听,但此时已无暇多想,继续道:
“我启程前夜,好畤侯耿弇携带来自壶头前线的一封家书,将所知军中情形奏报先帝。先帝大惊,方才紧急派我前去调查实情。”
“可是此书?”郑异将手中的一卷简牍递了过来,梁松见他早有准备,心中又是一震,忙接到手中仔细观看,点头道:
“正是这份好畤侯耿弇之弟耿舒写给其兄的家书。彼时,耿舒正在军中出任副将。”
马武道:“不错,当时我也在壶头前线军中。”
“书中提及,全军进至下隽,前有两条路可行,若走壶头,路程近但水流湍急,乃是险境;若走充则,路程虽远,却道路平坦安稳。耿舒建议走充则,而马援却固执己见,坚持要走壶头。结果,大军被陷在壶头,瘴毒与暑气并虐,每日都有大批将士病死,不久必将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梁松言罢,转向马武,道:
“耿舒与马援争执之时,扬虚侯就在现场,适才我之所言,不虚吧?”
马武道:“不错!马援认为走充则,耗日太久,粮草补给难有保证,而若走壶头,则兵贵神速,插到叛军前方,扼住其咽喉,一击奏效!当时,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就派吕种星夜兼程,赶往京师宫中,请示先帝圣裁。最后,先帝还是选择马援之策。”
马严道:“兵事,讲天时、地利、人和!武陵位处南方山区,一旦入夏,暑气最盛。叔父马援本欲在天降大暑之前,速战速决。但经此争执,吕种往来京师,白白耗去数十日。等再挥师而进,却正好赶上比往年早降的壶头大暑。故此,方陷入困境!”
马武道:“此言亦是属实。”
梁松道:“战情,瞬息万变,应临机而动!即便吕种赶回军中,耗去时日,但马援身为全军主将,应视具体情形而定,假若事先考虑到提前降暑的可能性,便应调整策略,改走充则,就不会导致后来自投死路。足见马援贪功冒进,难逃其责,先帝对他的处置,并无不妥。”
马严道:“既为全军主将,败当负有全责,此无可厚非。但若空有主将之名,却又无主将之实,则自当另有别论。那耿舒身为副将,却藐视主将,公然争执,贻误战机,导致陷入危局。事后,却由叔父马援独揽全责,可乎?”
梁松欲待还辩,郑异却道:“请问梁太仆,到了壶头军中后,停留几日?”
“先帝在宫中急等复命,我岂敢耽搁太久?来回一共十日!”
“在此,我只想问梁太仆亲临伏波军中调查多久?”郑异继续追问,“四日?三日?还是二日,莫非一日?”
梁松沉吟不语,
郑异又转向马武,问道:“看来,梁太仆似乎想不起来了。马将军可曾记得?”
马武道:“当时,天气奇热,大军在壶头山下的江面上扎营,而将领们则在山上岩石凿窟为室,还略微凉快些。梁太仆到得军中后,直接去了马援的石窟,当时伏波将军已经病逝。他向在场众人问了一些情况,并命人书录下来,让我等阅完无异议后,在上面署名。然后,就赶回洛阳了!”
“如此说来,竟连一个时辰都不到?”沉默良久的明帝,闻言忽然沉声问道。
梁松忙道:“启奏陛下,臣赶至军中之时,马援已经病逝。故此,多逗留亦无益处,只是把军中情况当场记录下来,让众将署名作证。而臣出入营中时,亲眼目睹大批将士病倒,且经常有军兵抬着病亡将士遗体抛至江面。其情景,实在惨不忍睹!”
“梁太仆呈给先帝的奏章究竟是仅凭往来所见,还是找了军中将领做过调查了解后的结论?”郑异问道。
“兼而有之!”梁松道。
“适才,马武将军说是在梁太仆现场记录的文书之上署名。那梁太仆后来呈递给陛下的奏章就是由此而来?”
马武道:“不错!”
梁松不答。
“那日梁太仆在马援将军的石窟之内,具体都做了些什么,又都见到了哪些人?”郑异问道。
“当时,马援的门生爰寄生倒是在场,可惜此人已是多年销声匿迹,否则倒是能够证实我的清白。”梁松道。
“既然太仆主动提出,那此项心愿倒是可以满足。”郑异道。
“什么?”梁松一凛,暗道莫非这郑异竟将爰寄生也找来了?这个年轻人看来要远比自己估计的更为谟谋深博!
就在他正在心神不宁之际,忽听身后有人吟道:
“滔滔武溪一何深!
鸟飞不度,兽不敢临。
嗟哉!武溪多毒淫!”
梁松急忙回头,见一人体格瘦削,白衣胜雪,脖颈后衣服领口斜插着一支箫,果是那晚在壶头石室中所见到的马援门生爰寄生。
“梁太仆,别来无恙?”爰寄生朗声问道,声音清晰,字字清脆如同玉珠落盘。
“啊,原来是你!”梁松兀自尚未回过神来,径直问道:“适才你一直都在殿中?”
“正是!太仆所言,一字不落,都已听入耳中。看来,太仆年事已高,那晚之事,记忆有些模糊。且待我把整个前后经过详细叙上一叙,如有任何不符之处,敬请太仆随时斧正。”爰寄生道。
壶头,乃是一处巍然悬绝、寸草不生的整块巨石,坚固无比,自成山岭,形状酷似耸天而立的茶壶,故由此得名。
此山临江一侧的峭壁如同被刀劈锯截过,上冠青云,向下径直贯入水中,宛若落星之石。
这里峻险溪阔,水深流急,值六月酷暑之季,滔滔江水便烫得灼人,沸腾的热浪不停的将水面上翻滚的炎气喷向江边那些大小不一、蜿蜒数里的汉军营寨。
里面的汉军饱受熏蒸,一个个如同被闷在茶壶之内来回滚动的水饺,不仅皮肤早已被骄阳晒爆,而且整个人也将被烫熟煮烂,奄奄一息。
实际上,他们刚驻扎下来并没有几日,而军中染疫和病逝的士兵就已近半数。
然而,全营却闻不到丝毫抱怨之声,活着的人只是默默的抬着病亡将士的遗体,将其托付给奔腾不已的江水,一同滚滚而逝,日复一日。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被抬走的准备,平静的等待着那一天的来临。
六十二岁高龄的主将马援亦未能幸免于难,到此还没三天,就已昏厥过去数次。此刻刚苏醒过来,就命人去把副将马武、耿舒与司马吕种叫来。
三人登上马援的船头,一个个早已卸掉盔甲,身着单衣,兀自汗流浃背,浑身湿漉漉的。
“不知道上天为什么把阴阳炭独独选在此山中来烧,而且还一天比一天热,照这样下去,地上的江河大海早晚都要枯竭,难道不怕连天上的银河都给晒干了?”马武一把抹去头上的汗水一边不停的抱怨。
耿舒道:“此处山势奇险,炎气充盈,蛮族也无法下来偷袭,尽可命令营内将士褪去甲胄,暂避暑气。这帮叛匪,还真不好对付,竟然盘踞在壶头峭壁之上,逼得咱们不得不把营扎在下面江边。”
船舱中卧着的马援听见三人说话,挣扎着爬起来,让爰寄生扶着颤巍巍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