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遭遇战事(1 / 2)
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晚霞,犹如正在燃烧的火焰,将大地包围。交涌看得入了神。
“父亲,为何云彩如此火红?”
“你说呢?”
“我猜,是秦人的魂魄。他们在看着子孙,期盼他们奔赴战场,勇敢杀敌。”
“你才多大,也想上阵?”
“当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你知道,哪位先君曾吟诵过吗?”
“知道,哀公。当年,楚国几近亡国。楚臣申包胥前来,请求援军,他在朝堂外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哀公。‘与子同仇’就是哀公对申包胥泣血请求的允诺。”
“你知道的不少啊,谁告诉你的?”
“大父。大父讲,我们秦人才不是蛮夷!”
“不错。我们秦人,才不是蛮夷。”
忽然,交涌发觉脚步声、抱怨声、金属撞击声愈发嘈杂,他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猛然发现,事态非同小可。守军个个神情紧张,茫然失措,街边商贩纷纷躲避,手忙脚乱。匆匆回到逆旅,就听到夹杂着各种口音的臆测,有人说是宫中叛乱,还有人说是国君回城,众说纷纭。
交涌气息尚未喘匀,转头看到城内各处火光四起,烟雾弥漫,城墙方向隐约传出喊杀声,兵士开始挨家挨户盘查,声称捉拿韩国奸细。郑人都慌了神,但仍旧尽力扑火,抢搬财物。明火陆续熄灭,喊杀声愈发清晰,交涌隐约看到,一队背负强弩的韩人自城南方向杀了过来。到了近前,一名兵士停了下来,踏弩而射,竟连发数十箭。“是何武器?”交涌心想,“即便魏之武卒,亦非敌手啊。”直至天色完全暗下,厮杀声才逐渐淡去,交涌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转天,直到太阳西落,本应敞开的城门依然紧闭,城内各处重兵把守,新郑民众人心惶惶。
“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受气了,咱们都要完了。可怜咱们郑女呀。”
“不会吧,倘若屠城,为何非要等上这整整一天?”
“会不会是在等将军来了之后,先挑,剩下的——屠。”
“一边去。”
“别推呀,你有本事,冲出去跟他们干。你成了英雄,家人我替你照顾。”
“不劳烦你。”
“可怜我那没过门的妻呦,要守寡喽。”扯着脖子干嚎。
“哭什么,丧不丧气。”“哎,大伙,咱们哪,干瞪眼也没用,要不每人讲个故事得了。一共七八个人,每人每天讲一个的话,挨过三四天,没问题。”
“行呀,我先来。”
“哎,这里可有孩子。”
“哦,那你先来。”
“行,我先来。这故事是从我兄弟那里听来的,几年前他跟从一位圃田的老夫子学习,听了好多故事哩,先来一个秦国的。
当年,秦公召见相马的伯乐,就问他:‘您的年纪大了!家中有谁能够继承呢?’伯乐答道:‘一般的良驹,仅从外表和筋骨上就能相出,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蹄印。孩子们的才能都不及我呀。不过呢,有个叫九方皋的人,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他的相马技艺不在我之下。’秦公于是召见了九方皋,令他到各地去寻千里马。九方皋寻了三个月,回来报告说:‘我在沙丘找到良驹了。’秦公大喜:‘那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立刻派人前去,可回来的人讲,找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公就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质问他:‘您推荐的这个家伙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不清,又如何能识千里马?’伯乐这时长叹一声道:‘九方皋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真是高出我千万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