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贾诩之心 法氏之缘(2 / 2)
胡广为官五十余载,历事六朝天子,堪称官场常青树、不老松。熹平元年(172,胡广以八十二岁高龄逝世,所得谥号及葬礼规格,皆为东汉人臣之最。
而胡广得以迈入官场,有赖于一人之助,名曰法真。
彼时法真之父法雄为南郡太守,法真去南郡看望其父时,遇到胡广,其察胡广有过人之处,便推荐于其父,法雄因此举胡广为孝廉,自此,胡广迈上官运亨通之路。
蔡瑜曾听蔡邕讲过这段往事,知晓法真为右扶风郿县人,亦知晓其有一孙,名为法正。
因蔡瑜有数万兵卒,自然是要驻扎于城外,其又忙于公事,倒是首次入城,并不知法氏居于何处,一路寻人打听,行至法府门外。
典韦上前叫门,有仆人出来相问,蔡瑜答道:“我乃凉州牧蔡瑜,特来拜访你家主人。”
仆人闻言大惊,忙跑进府中,不多时,便有一位年轻文士疾步而出,向蔡瑜拜道:“我乃法氏家主法正,字孝直。法正不知蔡使君来此,有失远迎,请使君恕罪。”
蔡瑜笑道:“我乃不速之客,你又何罪之有呢?”
法正忙请蔡瑜进门,引其与典韦二人至堂中坐下,又命仆人奉茶,问道:“不知蔡使君今日驾临,有何吩咐?”
蔡瑜哈哈一笑:“你我两家亦算有旧,孝直何需如此拘谨。”
法正奇道:“蔡使君与我家有何旧事?”
“孝直竟不知?莫非法真公与法衍公尚在时未曾相告与你?”
“家祖与家严从未提起。”
“家严之师胡广公全赖法真公举荐,方才能入朝为官,若非如此,只恐家严与胡公未必有缘得见,又何来此师徒之缘呢。”
“原来如此。我知蔡公师于胡公一事,却从不知家祖曾举荐于胡公。”
“与人恩惠,却不传于子孙,为国举才不徇私,施恩不图报,法真公、法衍公果真乃大德君子也。”
蔡瑜此言并非谬赞,法真于中平五年(188逝世,一生未曾入仕,其子法衍虽为官,却只官至廷尉左监,秩六百石而已,可想而知,其父子二人绝无受过胡广半点恩惠,否则,以胡广之权位,另有法氏之名声,官居两千石亦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
法正拜谢道:“正代家祖、家严谢过使君盛赞。”
“不知孝直今岁几何?”
“正今岁十九。”
“我欲邀孝直为我效力,不知孝直意下如何?”
法正既喜又惊:“这?正何德何能?”
“我虽暂不知孝直之才几何,想来法真公之孙,法衍公之子,定不会是庸人,名剑不经一试,岂知锋锐否?”
法正闻言拜道:“正愿为主公效命。”
法正胸怀大志,虽不曾为官,却关心天下大势,早知蔡瑜之名。
其身处郿县,蔡瑜击破马腾时,其次日便知,近日又闻韩遂亦死于蔡瑜之手,蔡瑜得封后将军之位,并兼领益州牧、凉州牧,已知蔡瑜志向非小,乃是有望终结此乱世,成就不世功业之人。今见蔡瑜屈尊来邀,便欣然应下。
这时,蔡瑜见法正面有难色,欲言又止,便问:“孝直可是有话要说?”
见蔡瑜发问,法正拜倒,言道:“正有一好友同在县中,名为孟达,亦有大才,欲斗胆引荐于主公。”
孟达?蔡瑜知晓,历史中其先叛蜀、再叛魏,究其原因无非是胆小畏难罢了,不使其任要地之职、不令其掌兵权便是,可用!
蔡瑜遂大笑,说道:“有才之士,多多益善,孝直速引我去见其。”
法正忙劝道:“主公何必亲去,我叫人引其来见便是。”
“既是大才,怎能怠慢?”
见蔡瑜执意要去,法正吩咐仆人几句,叫其先去将此事说与孟达,其后,便为蔡瑜引路,前去孟达家中,路上,法正与蔡瑜详述孟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