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一章 登月造假(1 / 2)
这些质疑的声音之中,不仅仅有普通人,也有名人。
某个知名导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在某国拍外景的时候,剩下了很多菲林胶卷,于是打算带回来,但是在机场被强制安检过x光机,等到回来之后,试机冲洗出来的照片白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到,事后我分析,这些胶卷是因为被x光机安检而曝光的,而在月球表面,太阳辐射超过地面表面两百倍的地方,当年的科林胶卷能承受住这种照射吗?
当年提供登月摄影机的是德国的westliht厂,他们已经公开承认,提供太空摄影任务的摄影机就是在普通的摄影机的基础上,在外壳喷涂了一层薄薄的防辐射金属漆作为保证的,当年的登月太空人就拿着这种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摄,能拍出效果来吗?
不用说胶卷会提前曝光,哪怕就算是月球上的极端温度,恐怕也会导致照相机失效!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月球上用手持照相机来拍摄照片根本就不可能!
知名导演是自带流量的,而且还提出来了这个全新的说法,相比以前的那些,比如说阿波罗登月的技术,比如说旗帜为何会随风飘动等等,这个新的说法更有影响力,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
造假,什么阿波罗登月,分明就是造假!当初的三百亿美元的资金,都被nasa给私吞了!他们居然还要用造假来的东西,堂而皇之地在月球上圈地,他们简直就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人!
一时间,nasa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
现在,全球的热点新闻就是阿波罗登月造假,张忠当然也得蹭一波流量。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星舰公司的登月飞船经过第二次变轨,已经脱离了地球轨道,正在前往月球的道路上,我们祝贺嫦娥奔月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我们也来讨论一下,几十年前的阿波罗登月究竟是不是一场骗局。”
“接下来,我们依次来分析一下这些论调,第一,就是土星五和阿波罗火箭技术的消失之迷。现在,我们请国内著名的火箭专家王教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土星五火箭。王教授您好。”
“大家好。”王教授是一名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慈祥的笑容,眼睛里满是睿智的光芒。
“土星五火箭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火箭,分成三级,总质量三千多吨,起飞推力更是高达3408吨,在老毛子的能源号火箭出现之前,推力世界第一,正是因为有了这款大推力火箭,才满足了45吨月球轨道的运载能力。”王教授介绍道:“而且,和老毛子不靠谱的n1火箭相比,这种火箭的第一级只用了五台液氧煤油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是150万磅,也就是680吨左右,在六十年代,这种发动机是相当强悍的,而且,还是美国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研发出来的。”
“我们可以和老毛子的能源号火箭来比一下,这款火箭在八十年代中期才研发成功,上面使用的rd170发动机推力达到了800吨的惊人数据,不过,这种发动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算是真正成熟,美国人在六十年代就能研制出来类似的发动机,老毛子要放到八十年代,这让我们很难理解。”
“是啊,阿波罗行动能成功,主要就是发动机给力,而这种发动机远远超出时代的先进性,让我们无法理解,而等到阿波罗计划之后,美国人却突然放弃了这种火箭发动机,搞起来了液氢液氧发动机,就更是让我们奇怪了,要知道,目前国际主流还是液氧煤油发动机,我们国家也在研制相关技术的发动机,美国人居然很快就换了赛道。而且,美国人还说现在已经造不出来这种发动机了,是因为当初的技术人员流失,王教授,您对这种说法有什么看法?”
“当年的技术人员的确都已经垂垂老矣,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技术就会落伍,实际上,利用现代的技术来生产,应该会更加方便,比如说我们的3d打印技术,我们全新的耐高温材料等等,都是当年无法相比的,如果当年能生产出来,现在肯定会生产得更好。”王教授说道:“现在他们不但生产不出来,甚至连图纸都没有,着实让人觉得可疑。”
实际上,土星五技术并没有造假,毕竟执行完了阿波罗计划之后,还有天空实验室的计划,美国佬利用剩余的三枚土星五进行了空间站的研究,发射上去的重量是77吨左右,虽然距离118吨的近地轨道极限运载能力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推力也已经不错了。
至于图纸,也保存在nasa,并没有丢失,丢失的传言是小道消息。
现在,听到王教授说连图纸都没有,张忠赶紧打补丁。
“是啊,他们连图纸都丢了,不过,考虑到他们一贯的作风,他们也可能会搞一些假图纸出来糊弄大众。”
这样,就算是nasa拿出图纸来自证清白,也会越描越黑,除非你们真的能造出来!
能造出来吗?肯定是能的,但是要花钱啊,以nasa现有的经费,怎么可能重新造出来?他们利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就是为了节省研发经费。
“好,我们接着再来说阿波罗飞船,这个飞船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导航计算机,毕竟,要飞到距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的地方,还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这是需要先进的导航计算机的,王教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阿波罗飞船用了什么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吧。”
“当时最先进的就是ibm的7090计算机,工作频率500khz,每秒处理10万条指令,不过这种计算机的个头非常大,是不可能塞到阿波罗计算机中去的,阿波罗计算的运行速度是0.43兆赫兹,内存只有4kb。”
“现在我们的龙芯处理器,最高频率已经能够达到3ghz以上,处理速度是他们的上万倍啊!我们的计算机内存已经有512兆的了,两条就是1g,容量也是他们计算机系统的上万倍,当年的阿波罗飞船就用这种简陋的计算机来导航,居然还没有出错,真是太厉害了!”
“是啊,当时的电子技术是非常落后的,比如说内存,我们现在用的是芯片,他们当时用的是绳子。”
“绳子?”
“是的,绳子。”王教授拿起来了一根绳子,然后拿起来了几个小铁环。
“我这些小铁环是带磁性的,我把它正面系在绳子上代表0,反面系在绳子上代表1,这样就能在计算机中使用了,当时的阿波罗飞船用的就是这种绳子,做出来了内存。”
“王教授,您这样说的应该是硬盘,属于外存吧。”除了手机把外存叫内存,把内存叫运行内存之外,电脑里还是分开的,王教授是专业的,不能出这种低级错误。
“我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而已,实际上,这个小铁环就是磁芯,有两台相互垂直的导线穿过它,如果每条导线都被加上一半的电流,就可以改变磁场走向,从而实现0和1的转变。”
张忠点头,表示理解:“这个是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我们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当时的人真是聪明啊!靠着这样小小的装置,居然就成功地飞到了月球,还没有飞错。”
其实,这当然是因为软件的精干。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计算机技术按照摩尔定律来发展,硬件性能一两年就翻一番,但是,总感觉不够用,还得继续更新电脑,这是为什么?手机也是这样,买个8g内存的手机,很快就满了,换个32g的,又满了,256g呢?依旧不够用!
咋回事?当然是因为随着硬件的发展,软件也在发展,越来越臃肿。
就拿操作系统来说,一个dos系统,用几张软盘就能装下,一个windowsxp系统,就得用一张光盘,系统从几十兆发展到了几百兆,再到后来的win
10,动辄就占据10g20g的硬盘空间。软件是越来越臃肿,效率是越来越低,吃硬件越吃越多,甚至某些软件厂商故意把软件编写得很臃肿,然后再让客户花钱做优化。
当年阿波罗时代,计算机很落后,这个导航计算机已经是当时最先进的了,整个项目雇用了350名工程师来编写程序代码,通过打孔的纸带输入计算机,程序直接和计算机底层硬件交流,连个汇编都不用,执行起来效率最高。
显示界面也不过是一个七位数的数码管,出现问题直接报错误代码,再看看现在,一个华丽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各种图形,就得吃多少硬件。
所以,当时用这种简陋的手段上了月球,真是不简单。
现在嘛,咱们得抱着对一切都怀疑的态度来研究!
“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旗帜的问题。”
首都航天控制中心。
马克斯和秦涛站在屏幕前面,看着张忠说节目,在关心嫦娥奔月的同时,看一下这个节目休闲娱乐一下,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