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内忧外患的危机感(1 / 2)
到了七月末这个点,天气愈发热了起来。不过那时候京城的风沙还没有现代严重,北方固有的漫天尘土只是随着马蹄声而渐渐传播开来。
在艳阳高照的这个夏天,戏班的大家都有些难以招架,有的穿着戏服排练感觉到炎热的状态,也有些吃不消了。
温度或许是此时唯一的镰刀,在收割着大家这些个小苗,令大家有苦难言。
苏辞也是其中的一员,他的厨房间也是异常的热,奈何自己有着滚烫的工作耐心,但也架不住天气的影响。
而且有些保存的食材受到了水分的损失,有些还差点焉坏了,让苏辞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代,这年头,苏辞也没有办法好好保存这些食材,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因为没有足够的科技加持,有些东西只能听天由命,而时间是最大的敌人,但苏辞知道,它也会带来最好的安排。
然而世间的安排,有时又是如此波折,比如他的穿越,让苏辞感觉到整个人生都被不经意间颠覆了,还有这天气的炎热,他也是无法逃脱这个季节。
更令他有些头大的是此时的世态,特别是当人们谈论起太平天国运动时,在一旁听着的苏辞这才感受到这真实的历史事件所带来的震撼感官。
他居然现在会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苏辞也觉得很神奇。
太平天国运动战争历时十五年,波及十八个省,可是中国传统农民战争的高峰。谁能说尽太平天国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呢?他们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也是难以计算的。
对于这场运动,外国侵略者也参与了进来,进行武装干涉,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比如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军。这就是一个狼吃小羊的故事,但也算是一个可悲的历史悲剧。
居然需要外国人来帮助”攘内“,是一个伤口的疤痕,然而也是一种耻辱。
虽然苏辞知道,有种说法是太平天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也是反对安乐富足的生活的,以及是反对热爱和平人民的“十字军”。
但是说到洪秀全,他以及其余一帮人等仕途摆脱旧时代的陈旧模式,对显示社会实行剧烈的变革而设计了《天朝田亩制度》。《资质新篇》等施政纲领。
前者主张废除财产和土地私有制,平均分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建立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世界。
而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列强的法制,采诺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甚至若干法律制度,建设近现代化强国,”与番人并雄“。
番人在此处则是指中国古代对外国的称呼,有种说法是洪仁玕很了解英国及各个欧洲列强强盛的原因。
洪秀全虽然不了解西学,但也赞成引进欧洲进步的东西,比如铁路、蒸汽机。
据说,太平天国提出的“第一个中国现代化纲领”,使曾国藩之流都望尘莫及。
所以,太平天国的成功不单单只是起义那么简单。它面对列强的外骄傲讹诈和武装侵略,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也就是自我独立主权。在外交谈判中,坚持“不首先启畔”,又会适度让步。
可惜的是,它也有着严重的时代和阶段的局限性,超越现实和空想并不能建设好新的世界,而且会阻碍正常的社会渐进的推展,所以最后还是会必然回归到现实形式和形态,它不免也逃不了覆亡。
在所有的时间节点,嗅着这条时间线的脉络,苏辞觉得,现在的他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既然自己和刘君言可以如此穿越过来,那是不是说还有其他人能够办到,这个关键的问题也困扰着他。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对于推动世态的大局可是会起到一些推进作用的,他也不知道外来会朝什么情形发展。
他默默地关注着实时,参考着对比着所有的历史年表,这天的夜里,他在纸上条条画画着一丝丝若有若无的线索,似乎目前没有什么差错。
他曾经也私下底和小芸姑娘以及“小溜球”打趣着诉说着历史的事件,可她们却没有太大的反应和波动,似乎这和她们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一样。
看来她们作为一个个清廷的小民众,对自己生存的世界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或许这是她们这个时代的认知所还不能感应到的吧。
但是,历史便是这样,在每时每刻的发生着,改变着。
苏辞有的时候也是不想做个旁观者,他反而更想成为一个参与者,参与到历史事件中,将历史推往一个好的方向促之前进。
虽然不能够以一己之力来力挽狂澜,把清朝从一步步陷入的深渊中拉出来,但苏辞也想试一试。
但他知道,自己应该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他的心中有种感应,在某个时刻,他还是会被召唤回去。
当然现在他还不知道,是如何进行的,又是在什么时刻。
只是他也思考着做好一切拥有的准备,让过去过去,令将来到来。
可是,他现在对于此时的自己,对于这个戏班,和小芸姑娘,和”小溜球“等一些朋友,已经有了依赖,这些羁绊会不会在某个时刻影响到他的选择,目前还是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