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类型 > 旧拾圆明园 > 第三十一章 迎春班

第三十一章 迎春班(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从低配版洪荒到至高洪荒 铠侠 我是高维空间的小白鼠 大明铁血川军团 让你当星主,你直播带货山海经? 人在奥特:我有暗黑剑月暗 异火燃生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灵舟 反派师妹的恶魔系统

苏辞又想了一会儿,忽然知道了迎春班是什么。记得有次在大街上似乎有看到过,有些人在敲锣打鼓在迎接着一个京剧团体的到来,虽然小规模,但也有些受欢迎啊,而那个好像就是迎春班——其实就是个戏班子。

说到中国清朝的京剧历史,那就该从179年说起,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那时正是大清国的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一年。那个时候,各地官员都要进献寿礼以示庆贺。其中,浙江盐务大臣伍拉纳为祝贺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征集了徽班中的三庆班进京参加祝寿活动。关于三庆班在bj的演出,戏曲界说法不一,有人说三庆班曾进宫为皇室演出,也有人说三庆班进京后只是在民间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祝寿演出,但不论怎样,三庆班是在179年,通过乾隆皇帝八十寿辰而登上bj剧坛的事实却是毫无疑问的。这也就是最早的徽班进京,徽班就是徽人之戏班,也就是ah商人投资组建的徽剧戏班,拥有着四百年的历史并有着辉煌的艺术创造与贡献,最突出的是它吸纳、融合、磨炼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也就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

还是在清代中叶中国的剧坛上,除了昆曲之外,民间的地方戏曲兴盛起来,如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等,逐步形成花部(也称乱弹,指民间戏曲与雅部(指昆曲争胜的局面。徽戏最初只唱吹腔、拨子,之后加入的二簧腔与昆曲,是吸收了湖北的二簧调与江苏的昆山腔。事实上三庆班在179年入京前,所演唱的声腔、剧目已相当丰富,除吹腔、拨子、昆腔、二簧外,还兼唱柳枝(子腔、罗罗腔等各种腔调。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同时适应bj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这才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

“四大徽班”进京,就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而且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苏辞虽然没有去看过徽班演出,但也知道他们的演出博采众长,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这在当时,一定十分吸引众人的目光。

主要还是由于清廷最高统治者喜爱戏曲,凡皇帝、太后祝寿、皇室喜庆,都要举行庆典演出,似乎已成惯例。所以,有些扬州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为了向皇帝献媚争宠,所以蓄养戏班的风气也就盛行起来了。而此次进京的几个班底在乾隆皇帝演完祝寿戏过后并没有南返,而是留在了bj。而在他们继续在bj演出的时候,却受到了bj观众的热烈欢迎,于是,三庆班欲罢不能,就留在bj继续进行民间活动了。之后在演出的过程中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表演技艺,使自身更加丰富,不久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剧种,然后,这个国剧——京剧便在这一系列的开发孕育下油然而生,拉开了2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在所有的戏曲中,苏辞也是觉得京剧是比较神秘的,他以前接触的更多的是评弹和扬州戏。扬州戏也叫“维扬戏”,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虽然扬剧音乐曲牌众多,角色也有生、旦、净、丑等,但更多重视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剧风格。而这个扬州戏,这也是他爷爷当年非常喜欢的戏曲呢,在午后休闲的时候会在电视机前观看,那时候的电视似乎还有个频道播放着。

苏辞也是受到爷爷的影响,对于吴侬软语也是非常喜爱的,所以他也是不排斥戏曲。而京剧,他之前可完全没有接触过,都不曾看过京剧表演的他却还有着一份对于京剧的向往,他以前也是很想亲眼目睹一下京剧的风采,可那时是他无法办到的事。而现在,这对于他来说,可能却成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吧。

苏辞忙问起小芸姑娘:“真的是迎春戏班吗?”

“咦,你居然知道啊?当然就是这个戏班了。”小芸姑娘一听苏辞知道,也肯定地点点头。

“那戏班目前下榻在何处呢?”

“当然是在铜雀大街梨花胡同那边的宅子里。”小芸姑娘打了个哈欠继续说道,“你明天就可以看到了,我明天会带你去那里的。好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说完,小芸姑娘就示意着苏辞赶紧离开他们的屋子,他也就不再打扰了。回到自己屋子的苏辞慢慢地开始念起来“铜雀大街”几个字,果然是“铜雀春深锁清秋”啊,居然还有这样名字都赋有诗意的一处地方。

躺在暖坑上的苏辞还不知道在戏班里自己会做起什么样的活儿,但是也非常期待。

想到清朝的戏班子,那时也是旧时戏班演出也是要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务打点,所以呢十分需要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这苏辞也是知道的。以前有个说法,戏曲界根据各人员的职能,将其归纳为“七行七科“。登场演戏的人员,名曰行;协助演出处理事务的人员,名曰科。每当演出时,七行七科的人员必须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所谓“七行”,是把演员按角色划分称为生、旦、净、丑、杂行、流行和武行七个不同的行当。就比如说,徽班中的三庆班擅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四喜班擅演昆曲剧目,和春班的武戏火炽最受欢迎,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尤以演出徽调的“三小戏”。“三小戏”其实就是小旦、小生、小丑,只不过算是童伶。

生行分为须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须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髯,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靠把老生,衰派老生。红生是为勾红脸的须生。小生是指演剧中的翎子生,纱帽生、扇子生、穷生等。武生则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武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您的黑粉已上线! 故事新编 天赐萌宝 宠物小精灵之精灵猎手 灌篮之数据生涯 罗布泊之咒 夜行者:平妖二十年 密道追踪 超时空要塞之女神的眷顾 夜半冥婚:鬼夫大人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