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中国导演协会(1 / 2)
庆功宴后,方沂在陈恺戈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导演协会。
导演协会是国内电影的深层力量,囊括了几乎所有大陆顶级导演,在艺术、票房,乃至个人政商关系上都是一等一。如田状状出自艺术世家,母亲去年拿到了金鸡终生成就奖,早年是儿童制片厂首任厂长;黄建心,韩三坪事业路上的战友,《建国大业》电影的总导演,他是一系列主旋律片的背后操盘手。
导演协会是民间自发成立的组织,最早是为了和港地、宝岛的电影人以非官方的身份进行交流。发展到了如今,也不可避免了沾染了官僚的气氛。整个组织由上至下设立了执行委员会会长、副会长;执行委员会成员;最末端是普通成员。
方沂初来乍到,他就是普通成员。
陈恺戈告诉他:“你毕竟年纪太小,他们怎么看待你,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是,接下来的几任副会长都是你认识的,比方说姜纹、比方说冯大炮,比方说我。你如果对这个组织感兴趣,一定可以去拿到头衔……之后,你也可以把看好的导演介绍进来。”
方沂:“提携新人?”
陈恺戈点头,“对。我也是在提携你,只是没想到你票房太好,我这个就是邀请,而不是提携了……还好,我赶在了姜纹前头,让他哭去吧,这辈子吃不上热菜。”
方沂来的这时候,导演协会正在举办第二届颁奖大赛。由于大陆几大电影奖项“分猪肉”的行径愈发明显,这项颁奖旨在从专业的角度,将值得褒奖的电影人挑选出来,避免受到民商政的场外因素影响。
4年举办了第一届,反响一般。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首次达到百亿元,期间又诞生了包括宁昊、卢川、俞非虹等在内的年轻导演。于是颁奖典礼被再次提起。
方沂的《情书》过了报名期,他如果有奖项的话,要等到明年再去拿。现在评选的是9年6月份到1年6月份之间的片子。
导演协会这帮人从会费里边儿抽取一部分,在京城的某俱乐部包了场搞典礼。还煞有其事的定做了塑料奖杯,想弄的上档次一点。
韩三坪本人也亲自到场,他也是会员之一,韩三坪早年是拍太祖的传记电影起家的。
做导演没什么容貌焦虑。大家穿得很随便,眼下大多在互相闲聊和社交。方沂遇见了卢川和宁昊,这俩远远的对他挥手。
先是一阵预祝票房大卖的客套话。
接着,卢川开始抱怨,也有卖弄的意思,“《我们生活在中国》那个纪录片做起来很麻烦,不容易啊……动物们是不愿意听话的,你知道我怎么拍吗?我把摄像机埋在林间,等着熊猫来碰它,但是熊猫非常的懒,有时候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动……做纪录片非常的被动。”
又问方沂,“无人机倒是很好用,省了功夫。要是没有你的设备支援,我不知道自己要拍到猴年马月,可能比宁昊还要迟……他的新片子又被打回去了,你和他聊聊。”
宁昊一副苦瓜脸。他沉默的抠自己已经很稀疏的头发。
“现在这么拍下去,成本已经严重超支了。方沂,我的本子先前拿去审核的时候,没有问题……后来拍出来了,又说我有问题,而且要大改特改……这些人之前同意的事情啊,现在全当放屁了,有灵活的审查底线。”
他说到这吞了吞口水,一副要骂娘的样,强行忍住了,“方沂,还是你聪明,没有像我一样得意忘形,《情书》里边你是点到为止,我就收不住手了。”
宁昊越来越苦恼,最后说,“导演讲究个某某代,比方我这种就是第七代……我还没风光多久呢,chua!出来一人,才二十岁,你这算第几代?要是审核委员会那帮人迟迟不放我的片子,再过去二十年三十年,咱导演系的教科书里边儿就不会提起我宁昊了,从国师、陈恺戈导演他们那一代,直接跳到了方沂,我宁昊白来这世上走一遭啊。”
卢川也沉默了。卢川之前为了“第七代导演谁是代表人物”的话题,和同辈所有导演闹得不可开交,势必要捍卫自己的地位,现在没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