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盐的发现(1 / 2)
小宛把野公鸡扔进背篓背上,掂量掂量,发现还挺重,够她吃几天了肉肉了,真好。
往回走的路上,隔着一个土坡快到家的时候,小宛发现在土坡的向阳面一片白花花的矮树木群。
因为和她的山洞正分在山坡的两侧,所以她一直没有看到过。
跑过去一看,每棵树上的树干、树叶要覆盖着一层白霜样的东西,很多树上还结了很多一串串像葡萄样的果实,果实上也挂满了白霜,远远望去,有点像东北的雾凇。
小宛用手指挂了点树上的白霜,放进嘴里尝尝,咸的。
记得大学时候,课本里讲过一种树木叫做“盐肤木”,听名字就知道,这种树木有着盐样的皮肤。
它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沟谷、河边和灌木丛中。花期是在夏季的八九月份,而果期是在1月底成熟。
盐肤木有一种特别的液体,会在树皮、树叶、果实和花瓣都能析出盐霜,人们可以用刀轻轻刮下来就可当盐食用。
盐肤木的果实中,所析出的盐霜是最多的。有人就采摘下来,用水煮以后,然后熬煮干了就得到了植物盐,用它既能当食盐,也可以浸泡以后得到醋,只因这种盐巴本来就有点酸味。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盐肤木?
小宛觉得她运气简直是太好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否极泰来?
她在周围找了一片大叶子,再用茅草扎漏斗状,像包粽子装米的棕皮,再用一根小木棒把盐肤木表面析出的白霜轻轻刮到树叶里。
不一会儿,就刮了满满一漏斗叶子的盐,足有一矿泉水瓶那么多了。
再把漏斗的开口捆好,小宛迫不及待地回去做鸡吃喽。
前两天做的都是汤,小宛打算今天的鸡做成叫花鸡,她想吃口满满都是干货的肉肉。
到了河边,野公鸡已经死透了,直接开膛破肚,把内脏取出来,放进鱼篓里,待会可以诱鱼。
因为做叫花鸡,不用拔毛,只把刚刚得来的盐末尽量均匀的涂在野鸡的内腔,先腌制一会儿。
然后小宛又来来回回在河边采摘了野葱、黑松露,还有昨天的板栗也砸开取肉,都清洗好一股脑也填在了野鸡的内腔中。
重要的一步来了,何为叫花鸡,就是因为这一步的参与,在河边挖点现成的粘稠的泥浆,用泥浆把鸡涂满厚厚一层,一定要渗透到羽毛根部,表面抹均匀成椭球状。
抹完泥巴的小宛,突然知道了叫花鸡的用意,那就是她满脸甚至身上都是泥,也快成叫花子了,叫花子吃的鸡嘛!
下一步再找几片宽大的芦苇叶包裹起来,捆绑好,叫花鸡的整个食材就算准好了。
一眼看去,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样的邋邋遢遢的食材真真是叫花子才会吃。
小宛打算在大树旁的山坡下来烤制叫花鸡,那里的沙土毕竟干燥且松软,更有利叫花鸡的加热和受热均匀。
她先用尖尖的木棍挖个坑埋好鸡,再把山洞边的灶火引出来一枝,在坑上生起了一堆篝火,剩下的就是等待叫花鸡做熟了。
这个时间段,小宛也没有闲着,她又在河边拔了很多杞柳和芦苇,准备编制几张席子。
因为材料丰富,一会儿,一个一人多高的杞柳堆和芦苇跺就都被堆砌在这里了。
她在其中先把杞柳条选好,编排成2m*2m的底盘,然后交叉走线,扎紧编密。
由不熟悉到熟悉,在小宛的巧手下,约一个时辰,一个还算规则的厚约2寸的席底座便成形了。
为了让叫花鸡软烂入味,小宛打算再多烤会儿,为篝火新续了柴禾,继续编制她的大席。
这次选了干燥齐整的芦苇杆,竖排列在杞柳垫子上,和横排列的杞柳条交叉纵横编紧密。
编完,再在上面一层加上横排列的芦苇杆,这个大垫子就过度到了芦苇杆的编制。
不知不觉半个时辰又过去了,杞柳垫子上编上了一层一寸厚的芦苇席。
坐上去,既有弹性又绵软,重要的是,这么厚的垫子,绝对能隔绝石头上的凉气,真真再好不过了。
小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编好的大床垫扯到了门口的大石头上暴晒,杀菌去潮。
弄完这些东西才想起,她的叫花鸡应该也该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