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六礼三书锁婚姻(1 / 2)
待杨练傍晚回府,老妻疯也是等在府门口乱转,他还以为有何要紧事,赶紧关门把挈着老娘们进了内室。待听完鸦头重复一遍女儿遭遇,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
女大不中留,人伦之道。然而有个尴尬处,他之前在京师为官,见不得人错处,余家老二有同乡之宜,他也没有丝毫避讳,弹了余家二郎两回,一是余老二户部侍郎,没看住国库钱袋子,遭老皇帝挥霍许多,这算是迂回非议皇上,算是不轻不重。二回却是贪污,余老二这下急了,连上三道辩解奏疏。搞得灰头土脸,要知他可是翰林清贵出身,不能有一丝毫污点。
然而他被拿进诏狱,余二却是尽心搭救,真是一言难尽。这回余家出面给外侄结亲,自己如何是好。答应有攀附之嫌,不答应又会让人觉得白眼狼。真是好叫人烦恼。
想了半天,最终还是长叹一声,声名已是虚,这位老皇帝在位时莫想复起了。成全儿女事又何妨?
把女儿叫到书房仔细问了一阵,得知这厮还有甚神童名声,十三就中秀才,写的诗文他也有印象,算是半个读书人。
勉强点头道:“此人为人尚不深知,但为父宦海沉浮十余载,也算看的分明,此子假痴不癫,文武双全,算是个大小人物。你且去书架第三排找找有本《大颂明珠拾遗》,里头七八首诗,一两篇文章,写的着实精彩。可惜年少丧父,他不愿久离孀母,不再进学,也算孝心有嘉。否则金榜题名不是难事。我观此人,实为重情重性豪杰之辈。只是婚后事,尚不知如何行事做派,为父却担心这厮豪杰本性,不爱着家,女儿却是苦闷。只是尔等全无礼法。私定终身,如今木已成舟,奈何!此得女儿入室饮冰,冷暖自知,关山相隔几千里,爹娘也也只遥祝安平。但记得一条,若是进的胡家,万望要孝敬高堂,细心调和,琴瑟和鸣才好。”
杨妙真心里直翻白眼,得了,爹爹只是面上不说,心里和妈妈一样德行。都不问我愿意不愿意,直摆起好事已成的嘴脸。又羞又怨,嘟着嘴怒瞪父亲一眼。杨练那还不知女儿心思,哈哈一笑道:“我家女郎年齿虽长了些个,但是为父心里哪舍得你嫁去千里之外。只是我见你心里欢喜,也就没问你意思,切莫怪为父想的远了。且安等贵客上门罢。”
杨妙真被说破心思,心头大窘,恨不得找个地洞钻将进去。故作轻松移到书架上,面上漫不经心寻摸出那本《大颂明珠拾遗》来,一溜烟跑出书房,惹得老父哈哈大笑。
待次日余府递来拜帖,杨家也是飞鸡走狗打扫一番。
第二日,辰时刚过,余大扶着松石先生按期而来,双方寒暄罢,分宾主坐定,两方家长都心知肚明,松石先生拿出话头,杨家也按套路问询几声,两边表演完,纳采礼呈上,后续事宜全无风波,此事都就铁板钉钉了似。宾主尽欢,两边开始忙碌起来。
杨妙真得知胡某这厮真的上门求亲,那点忐忑得失心思一去,更加明艳动人。这时按理就得待在闺中等着接亲就好。那胡大海却是个不着调的,还没得问名纳吉,隔几日竟就厚着脸皮上得门来。
却是胡大海这两日被大表叔一边厢交代些六礼事,心头不耐烦听。又想起杨家小娘子回家,是不是被那铁骨铮铮的杨泰山得知女儿那日多番作疯,恐怕被这礼教浸泡到骨子里的道德先生吊起来打出毛病。心头乱起些思绪,就要私自上门去打探一番。
他就是个想到就要做的村汉,也不跟表叔们说道,不管不顾就舔起脸上得门去。
杨练一听胡某前来,讶异这厮不成是个憨傻?难道不知就算要来,也要小厮先行告知,杨家发了请,才好由着长辈领了上门拜见。
但人都到了府外,总不能把这厮赶走了事。这刚刚才结秦晋之好,把准姑爷赶走,那还不笑死惠山老少,自家女儿那些流言蜚语本已够多,加这一出,杨家还有何脸面立足府城?
心头不爽利,见到胡大海也就没有好声气。
胡大海被个五十来岁的瘦管家亲自引着,进得门来,见得杨家府邸只两进,无甚金紫气,心道杨铁骨果然名不虚传,对别人苛严,对自己也不留手,不是那种阴阳人、伪君子。心生好感,这种道德标杆千年都碰不到几个,自家婆娘来自此等家庭,总不会长成个绿茶。
待进了前院,转过照壁,就见正堂门大开,一个四五十岁的清瘦中年正襟危坐在堂上主位上,正朝自己望来,眼中几分苦恼,几分打量。连忙快走几步,登堂入室朝杨练拜倒在地,口称“岳父大人,小婿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