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聊斋与毕府(1 / 2)
(一
你在毕际有宅府,
与一众亲朋好友,
吟诗,
赏物,
作赋,
弹曲,
读书,
教书,
写书,
忙得不亦乐乎。
蒲松龄曾在毕府,
呆了三十年之久。
你也借此感受,
蒲松龄这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你很清楚,
后世这里,
成了蒲松龄书馆,
与毕自严纪念馆之处。
而在重生域,
你曾到过此处。
在毕际有宅府,
为表达对毕际有的感谢之绪,
你一股脑儿,
先后画了画作二十副,
并附上蒲松龄《聊斋律诗》里的诗句,
二十首。
第一首,
便是《聊斋》诗句:
“聊斋野叟近城居,
归日东篱自把锄。
枯蠹只应书卷老,
空囊不合斗升余。
青鞵白蛤双蓬鬓,
春树秋花一草庐。
衰朽登临仍不废,
山南山北更骑驴。”
第二首,
《赠酒人》诗句:
“白堕声名满贝邱,
青帘遥动异香浮。
订成良友三年约,
销尽英雄万古愁。
海蠡新雕鹦鹉残,
芙蓉初典鹔鹛裘。
仙人烂醉垆头卧,
天子传呼不上舟。”
第三首,
《赠医生卢鹤友》:
“斗室垂帘近酒垆,
刀圭一下患全苏。
苏仙故井犹存楚,
秦国良医旧姓卢。
庑下何妨高寄迹?
髯僮且喜近行沽。
年年长抱维摩病,
欲问仓公治得无?”
第四首,
《十月五日西行》诗句:
“西望红尘去路赊,
寒风短晷苦离家。
暮云遥接青山嘴,
荒草歧分古道叉。
月暗明河星琐碎,
风摇岸柳树横斜。
到来村舍仍灯火,
驻马高门策乱挝。
软红香土敝貂裘,
破砚飘零白发修。
久客似无家在念,
他乡数见月当头。
霜风半入黄金树,
山色遥含碧玉流。
近日凄凉无好绪,
新诗强半为悲秋。”
第五首,
《东归》诗句:
“系马柴门上旧堂,
炉头煨芋话农桑。
勉同沃产完官税,
强典春衣买醉乡。
人踏垂杨凋后路,
菊留鸿雁过时香。
残年此际仍多感,
满院西风落叶黄。
偃蹇风尘四十秋,
长途款段不能休。
制芰荷裳怜宋玉,
疑蝴蝶队有庄周。
家门暂到浑如客,
瓮米将空始欲愁。
尤恐黄花笑人老,
醉中不敢插盈头。”
(二
第六首,
《又七律二首》:
“季月阳和满齐鲁,
尧天化日开群蒙。
风传消息花先觉,
春绕罗浮梦始通。
刻烛光摇疏影里,
读书人坐暗香中。
贤臣对此忧民社,
聊倩高人写化工。
缥缃万卷蔡邕居,
竹坞花洲总不如。
毋溷我为挥吏散,
不关人事更翻书。
春云拥树寒山外,
官舍浮香午漏余。
帧上名流题欲遍,
犹将风雅问樵渔。”
第七首,
《赠邹平王生代毕振叔》:
“白山横亘白云敷,
渥水神龙汗血驹。
名士散筹添蜡烛,
书生投笔业雕弧。
遥知金印终悬肘,
应笑毛锥更覆瓿。
他日槐堂应佳瑞,
伫看列戟耀通衢。”
第八首,
《大悲庵访王公睿》诗句:
“禅林远僻近荒邱,
苇岸茅墙院一周。
夜夜闻更云际寺,
年年贳酒水边楼。
人家开户芦丛里,
板屋垂帘郭尽头。
客邸余闲能见访,
与君更作海山游。”
第九首,
《雨中夜归》诗句:
“天涯咫尺见迷途,
村树楼台半有无。
大野回风虎啸鬼,
深林篝火夜鸣狐。
壮心恨不能千里,
烟棹何年遍五湖。
是处相逢金按铺,
莫教暗里投明珠。”
第十首,
《过东郭故斋》诗句:
“柳条如线雁来初,
又过东门旧草庐。
梨院游丝牵绿树,
桃花春水涨长渠。
生平不解因人热,
天地何妨任我疏?
往日园亭旧游地,
萧萧霜发正堪梳。”
第十一首,
《秋夜得秋字》诗句:
“星河淡欲流,
宛转动离忧。
萤火黄昏径,
雁行白露秋。
疏碪来野苑,
冷壁挂吴钩。
可惜霜台月,
迢迢独上楼。”
第十二首,
《草庐》:
“草庐容膝易为安,
邱壑宁知行路难?
痛饮犹能消此日,
闭门聊复拥三竿。
晴窗鹤梦幽魂冷,
午昼松风小阁寒。
世上遭逢原可笑,
误人何必是儒冠?
枕簟凉生暮雨余,
荒园隔水簇红蕖。
放怀尽著游山屐,
引睡惟翻种树书。
一卧丰林原似鹿,
十年贫病出无驴。
夜深尚有藤萝月,
岁岁依然绕旧庐。”
(三
第十三首,
《贺人生子》(据手稿:
“长兴里内喜悬弧,
驷马高门气象殊。
清梦想应集灵凤,
玄亭从此见童乌。
分装陆贾十男子,
垂老商瞿五丈夫。
代祝公卿聪且敏,
更无灾难尽亨衢。”
第十四首,
《忧荒》(据手稿
“千古灾并见,
天与我何仇?
盗贼时方横,
流亡尚未休。
驱虫半秋苦,
望雨一年愁。
衰老无生计,
空怀杞国忧!”
第十五首,
《送赴试者》(据手稿
“闲看年少奋南图,
白首低垂义兴无。
轩轩方是奇男子,
悻悻犹为小丈夫。
列万牙签凭引睡,
饮三蕉叶易行沽。
十围柳大英雄老,
犹似高阳旧酒徒。”
第十六首,
《客邸》(据手稿
“客邸秋声起,
萧条旅兴孤。
小舟横近岸,
远舍傍丛芦。
落拓颠狂在,
衰残意气无。
久拚明主弃,
不复染霜须。”
第十七首,
《偶与燕及夜话》:
“阮家兄弟自慵疏,
湖海豪襟未解除。
磊落行藏孤鹜似,
烟波踪迹野鸥如。
久将错石磨圭玷,
尚有良朋致谤书。
沦落已拚人共弃,
遭逢无用复踌蹰。”
第十八首,
《岁暮》:
“七十有二岁,
衰慵朋旧疏。
苦闲拈秃笔,
拨闷检农书。
忽忽日已去,
迢迢年复除。
此身幸顽健,
敢恨食无余?”
第十九首,
《华不注晴望》:
“城里看山山愈幽,
依微城畔雨初收。
楼台影浸花千亩,
烟水晴归鹭一洲。
人在木兰俱是客,
月采香国更宜秋。
轻桡去向寒烟外,
醉拍红桥又放舟。”
第二十首,
《寄怀李希梅》:
“松风谡谡暗香浮,
雨后萧森总似秋。
十载不曾因酒病,
一春常是替花愁。
银缸兰麝缘原浅,
白发溪山愿易酬。
南浦连云飞尽絮,
长林丰草梦同游。”
(四
你很是清楚,
在蒲松龄的生活与创作里头,
曾任山西稷山知县等职务的毕际有,
是一位与蒲松龄,
密不可分、对他至关重要的人物。
可以说毕际有,
对蒲松龄提高文化层次,
开拓视野,
立说著书,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度。
据史书记录,
毕际有,
字载积,
号存吾,
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的仲子人物,
其长兄名际壮,
早逝去;
三弟名际孚,
没有入仕当干部。
毕家在明末是名门望族,
号称“三世一品”,
“四士同朝”的称呼。
清顺治二年度,
毕际有考中拔贡,
顺治十三年度,
任山西稷山知县职务。
史书记载他对稷山的治理,
做出了卓越贡献度。
稷山自古位于汾水河畔,
因河水侵蚀,
实际地亩少于粮赋之数。
毕际有到任之后,
据实上报请减免空头粮赋,
并形成条文固定下来,
形成制度。
毕际有对所有往来文书,
不托司记,
都亲自办理,
其他地方有奇案,
交稷山县令审案,
立刻昭雪,
颇有名声度。
蒲松龄在毕际有家坐馆两代,
前后长达3年度。
毕际有十分赏识蒲松龄的文采,
蒲松龄一生中留下来的文著,
有不少是代毕际有写作出。
此外,
蒲松龄还对毕际有的《晋游日记略稿》,
进行了批著。
毕际有去世后,
蒲松龄遂成为其子毕盛钜的馆东,
给毕盛钜的八个儿子当师父。
蒲松龄的诗集里头,
有这样的诗句,
“高馆时逢卯酒醉,
错将弟子作儿孙”,
“他日移家冠盖里,
拟将残息傍门人”。
蒲松龄在毕家受得尊重,
与东家全家融洽相处的情形,
不言而喻。
毕际有藏书成癖,
“书欲买时不论金”,
只要是他看中的书,
都要买回家来,
藏于万卷楼。
蒲松龄坐馆前,
正是万卷楼,
藏书最丰富的时候,
总数已达5万册余,
远近闻名。
蒲松龄自幼家境贫寒,
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刻苦,
以县、府、道三试第一,
成为秀才榜首,
但无缘博览群书,
因此,
他非常想走进万卷楼,
一开眼界之举。
据传说,
在康熙十一年初夏的一天,
中午烈日炎炎,
蒲松龄从毕府门前经过,
恰巧碰上毕府的仆人忙忙碌碌,
将万卷楼的部分藏书,
搬到府前空地上头,
晾晒干透。
蒲松龄心中暗喜:
真是天赐良遇!
但是怎样才能,
既称心如意地一读万卷藏书,
又不死乞白赖地有失斯文度?
于是他心生一计,
大方地走到书床旁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