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受邀回国,于栋所求(1 / 2)
“师兄,我的导师,杨清老师,想邀请您来参加我们学校的青年学者论坛活动。11月底,持续3天。您的往返机票和住宿、餐食等费用都由我们学校承担。您要是有时间回来的话,我就让杨清老师给您发一个正式的邀请函。”
朝阳的导师三番两次的邀请我,我要是在拒绝,就显得太高傲了。
杨清这是想和我交朋友,我得尽力参加。
和梁老师商量了一下,他很支持我去参加这个青年学者论坛。于是,我就答应了朝阳。
随后,就是朝阳的导师,杨清,亲自和我联系了。杨清和我一起,制定了我将在青年学者论坛上讲的内容。
朝阳就这样,给我带来了另一条有份量的人脉。
在瑞典的这些年,多了很多接触行业内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机会。
在这些科研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超过李教授。
李教授这种教授,在国际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他也就能在市理工和行业内作威作福了。
准备回国前,突然接到了于栋的电话。
于栋是龙州市农林大学毕业的,和我同一年在市理工大学入职的。
还清晰的记得,当年他给李教授买了一台两万多的苹果电脑,同年他就得到了国家的基金,但是那一年,我申请基金失败。李教授还教育过我说,基金本子写的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来瑞典以后,就一直没有怎么联系于栋了。他的电话,让我很意外。
“于栋啊,好久没听到你的消息了?”
“可不是吗,你一出国,就销声匿迹了一样啊,连朋友圈都不见你发啊!我们都老想你了,所以就代表大家,给你打个电话,哈哈哈,我也顺便问问,学校这边,你有没有需要我处理的,我帮你处理处理?”
“呵呵呵还行,学校也没什么事需要办的。于栋,最近学校工作怎么样,很忙吧?”
“是啊,忙的脚打后脑勺啊!最近学院参加了华盛顿协议的评审,全学院的老师,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于栋无奈的说。
华盛顿协议,是一种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这个协议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国际的认可。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是件好事情。
“现在有很多的好学校都已经进入华盛顿协议了。但是,咱们市理工这种学校,想要被评上,应该非常有难度吧?”
“是啊,所以咱们现在,都放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做各种需要被审核的材料。基本全都得重新修改,有的材料,都扔了,重新编!”
“这啥意思啊?做假材料啊?”
“呵呵呵,就是那个意思。除此以外,李教授也花了不少的钱,据说从纵向课题里挪用了几十万呢,把评审组的专家都伺候好了。李教授还为这次审查,花了二百多万,整了个金属加工展览馆,在咱们学校搞的老轰动了!”
本来理论上是好事,但是当大家一起拿起来玩儿的时候,很快就会被玩儿坏的。就像大学生、硕士和博士一样,别管适不适合搞科研,恨不得全民读博士了。最后,大学就像小作坊一样,生产出一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要是龙州市理工这种要啥能力没啥能力的大学,也能进入华盛顿协议,按照这种标准,以后是个学校就能就华盛顿协议,然后全民进华盛顿协议,最后,这个协议也就不值钱了。就行像硕士和博士一样,一广告牌子砸下来,拍住1个人,9个是博士。
“哦,那真不错。”,我违心的赞扬道。
“确实不做,就是把咱们这些年轻老师给累残了,还费力讨不到好。所有的活,都是咱们这些新入职的老师做的,我们就是秘书的秘书的秘书,就算做的再多,功劳也都归了指挥我们干活的人了。现在啊,大家一干活,就会想起你石心啊!哈哈哈”
“怎么会想起我啊?”
“因为你不用干活,还在外面溜溜达达的玩儿,就能享受华盛顿协议带来的好处,还能得加班费,真是潇洒啊!哈哈哈”
“呵呵,我没有拿加班费,因为我走之前,就和学院说过了,所有学院的加班费,我都是不要的。去年,学院给我发过一次,我都给退回去了。在瑞典这边,其实我也挺忙的,没什么时间溜达,这两年多发了十多篇的文章,还得管理杂志什么的。”
“你傻啊,给你钱你还不要?”
“我也没干,不应该拿,而且,一共也没有多少钱,犯不上落下口舌。”
“也是。哎,石心,你发十多篇文章,那你的月薪都能过万了,那三百五百的也就没啥意思了。不像我们,一年能发上一篇两篇的就不错了,还得说,是李教授给我开开后门才发出去的。”
“呵呵,你们是把时间都贡献给李教授的上层建筑了。”
“是啊,不过给这样好的老板贡献,我也心甘情愿了。这段时间,李教授也和我们一样,加班加点的,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跟我们一起干,为了咱们学院的发展,真的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啦!”
听他给李教授这样的评价,我也无语了。
李教授现在的所作的任何一点“贡献”,最后难道不是把功绩都记在他一人头上了吗?
“是是是,李教授太辛苦了,也该歇歇了。”,我只能虚情假意的表示同意。
“嗯。对了,石心,你这已经在瑞典两年多了,还没打算回来呢?”
因为还没有人知道我已经进了瑞金,将要向市理工提出辞职的这件事,所以,暂时还不能告诉于栋。
“瑞典这边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得再待一段时间,完成这边的工作后再回去。”
“真好,你要是能不回来,就先不要回来,太累了,太忙了!我们现在,基本是一天18个小时都泡在学校了,像陶昕蕊这样的女老师,都累病了,还得坚持上岗呢!我打算和我的老婆要个孩子都没机会啊!”
这样的工作方式,真的非常不人道。
在市理工大学,人命就是贱。
这要是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李教授一定会被要求赔偿员工很大一笔钱,搞不好院长都不保了。
在市理工大学做员工,利益和健康真的一点保障也没有。
“那你们平时还有时间做研究吗?”,按照这种工作状态,我担心,他们已经忘记的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研究?开玩笑,我们现在上课都不备课了,给学生念完书,就算完成任务!石心啊,你两年多不在国内,不知道。哪还有什么时间做研究啊,我们都成了学校的秘书了。可不像你,过的那么清闲,两年还发了那么多的文章。”,于栋的话语中,流露出些许的嫉妒,“我也想着,有机会也赶紧出国,清静清静。”
“行,出国的话,能好好沉淀沉淀这些年的东西,也挺好的。”
“但是吧,我这要是走了,就没有上课的费用和加班费,而且,外一有什么升职的机会被错过了,也挺可惜的,矛盾啊!”
还记得我出国前,文青提醒过我,如果我出国了,就会丢掉很多的机会。但我不在乎那些眼前的利益,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离开。
于栋舍不得这些小利益,也就注定永远困在市理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