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君臣佐使的重要性》(2 / 2)
二楼是左侧是儿科,包含了内科和外科。右侧是妇科,包含了诊断室、治疗室和各种检查室。
到了三楼以后,李昊只觉得眼前一亮,一块大大的白色牌匾悬挂在正面的墙壁上,上书《中医科》三个金色大字。
三楼整层楼都是中医科范围,走廊上挂满了历代和近代中医名家的大幅照片及简介,历代的有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天士、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近代的则是贴着唐宗海、岳美中、陈慎吾、杨济生、瞿文楼、张菊人、黄坚白、章次公、秦伯未、杜自明。
十八反和十九畏也是贴在最显眼处。
最让李昊满意的还是贴在每个诊断室门外的“医戒”。这也是李昊从学医的第一天就开始背诵的: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以结人缘,以积己福,冥冥中自有佑之者。若趁人之急,切意求财,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祸之者!
看着眼前的一切,李昊只觉得太震惊了。他没想到院长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更没想到中医可以享有整层楼的待遇!
看着一脸惊愕的李昊,赵飞微微一笑,问道:“怎么样?李医生觉得还满意吗?”
李昊点了点头,说:“太出乎我意料了。”
赵飞往前继续走,转过墙角,来到一间写着“教学室”门前,回头说:“这里本来之前是住院部,后来改成了教学室,有一百多平米。”说完打开房门。
随着打开房门,骤然响起一片掌声。
李昊循声望去,只见偌大的教学室里坐满了人,全部都是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粗略一看,有接近五十人,院长站在讲台前热烈的鼓着掌。
教学室正前方的黑板上写着“欢迎李昊医生入驻中医科”
院长邀请有些发蒙的李昊站到讲台前,大声说道:“你们不是常常在问,治好了那个双脚红肿的中医是谁吗?这就是。欢迎李昊医生为大家讲几句话。”说完带头鼓掌,台下的中医生们顿时热烈鼓起掌来。
李昊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年轻充满活力的脸,心中一暖,沉声道:“很感激院长的盛情邀请,也非常感谢大家的欢迎。跟你们相比,你们是正规军,我是杂牌军。”台下中医生们听了李昊的话,不由得轰然笑出来。觉得这个李医生言语幽默,应该很好相处。
李昊笑了笑,接着说:“或许你们没有认识到,现在的中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未来,中医如何发展,就靠大家一起努力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李昊为什么说这种话,都定定的望着台上的李昊,等待下文。
李昊笑道:“我并不是在危言耸听。可能你们也知道了,随着中医大家病的病,去世的去世,现在你们有发现身边有什么厉害的中医吗?即便是有,也是凤毛麟角。另外,挂在走廊上的近代中医照片和简介你们应该也看到了。大部分都是上世纪的人物,现在有吗?”
台下中医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猛然觉得的确如他所言,一时间都陷入沉思。
第三排一个瘦弱的男中医生站起来,望着李昊怯怯的问:“请问李医生,如何发扬中医呢?”
李昊望着他笑道:“首先要提高疗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学习中医的经过。除了背一肚子的书,到底有没有真正运用到临床过?”
这名中医生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苦恼着说:“学了四年中医,课本知识的确背了很多,但是当我们来到医院以后才发现,很多病人都跟书上描写的不同。很多地方都是是似而非,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迷糊了。”
他这话说出来,顿时在同事间心中引起了共鸣,纷纷交头接耳。
李昊示意他坐下,继续说道:“这位老师说的很好,为什么病人跟书上描述的不同呢?因为人生病不是跟书上一样的。还有性别、体质、年龄的差异。如果按照书籍的标准,我们一辈子可能会遇上一两个一样的。但是只要我们把精髓抽出来,是不是思路就更宽阔了?学中医,一定要学会中医的经典部分找出来。以法执方,以方执药,以药达病!”说到这里,大家又鼓起掌来!
赵飞递过来一杯水,李昊喝了一口,继续说:“而疗效又是建立在医生用药上面,但是没有对症治疗,也是不行的。都说中医有没有秘密,中医的秘密就在于剂量。比如说桂枝汤,桂枝跟白芍用量一致,就是调和营卫;白芍用量大于其他四味药,再加一味饴糖,就是缓急止痛;桂枝剂量大于其他四味药又成了治疗奔豚气;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又具有调和阴阳,潜镇摄纳之功效;桂枝汤加葛根,又能解肌发表,生津舒筋等等。关于桂枝汤的变方太多了!”
一个女中医站起来,眼中闪着光,激动的说:“李老师的意思就是说,用药需要讲究君臣佐使。对吗?”
李昊欣慰的点点头,说:“是这样的。”
望着台下的众中医生们,李昊也有些激动,朗声说:“我的师傅从我单独诊治病人的时候就叮嘱我,为医者,先分阴阳,再辨别表里,区分寒热,明白虚实,再准确诊断、准确辩证、准确立法、准确处方、下药。望大家共勉!”
“哗啦啦……”院长、赵飞以及教学室所有中医生们同时鼓起掌,先前发言的那个瘦弱男中医和女中医尤其用力鼓掌,手都拍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