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世间之理(三)(1 / 2)
陆启明离开武院之前,曾根据事先设想的不同场景,提前炼制了各种特地用来绘制阵法的灵液,也就是阵道上常的灵墨。
现在这些灵墨,正被精心储放在出自梅花殿的这十数支白玉瓶中。
陆启明心念一动,白玉瓶中的五支纷纷浮于半空,轻微倾斜,不同质地的灵墨便如丝缎般自瓶口倾撒而出、疾速在地面上蜿蜒出秘密的复杂纹样。
陆启明抬手指向其中一支——那是一种呈现幽蓝色泽的晶莹泉水。他轻声道:“九离之水,是同类条件下与精神力亲和度最高的材料,在灵墨中不算罕见——先生过去应该也曾用过吧?”
韩秉坤颔首,若有所指道:“在神域,这种灵墨通常被称为‘引魂水’。不过九离之水这个名字,我确实也听过。”
陆启明没有接话,而是望向临近的另一支玉瓶,继续道:“至于这种淡青色的灵墨,则是我前段时间以须臾草、骨竹和照叶花为主新调制的一种,被我师兄命名为‘萩露’,可以与九离之水的效用相互增益。另外三种之中……”
“云鹤封华、宿烙、寒冰。”
韩秉坤罕见地打断了陆启明的话,微笑道:“我的名字没有错吧?余下三种我确实都很熟悉——这个答案,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陆启明不疾不徐,也笑道:“彼此彼此。”
交谈并不耽误阵图的绘制;正在陆启明话音落时,阵法已然成型。
与普通阵法常见的方正线条不同,灵魂相关的阵法之因缘常常与古字符有关,抑或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神秘图腾,于是阵图大都诡妙繁复,令人望之心神摇曳。
而韩秉坤身为八代传人,加之陆启明有意使阵图细节明朗,看懂整个阵法自然毫无问题。他知陆启明已经安置妥当,便干脆道:“开始吧。”
语罢,他已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幽泉镜之中。
幽泉镜正镶嵌于中央阵眼,在韩秉坤的魂魄没入的刹那骤然亮起,催动整个阵法忽明忽暗,隐约有蓄势的鸣音。
陆启明手诀一引,阵法瞬时而动,与整座洞府一并联通;天地灵气汇聚而来,看不到穷尽。
在这个无月之夜,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灵魂,归来了。
……
一切安静之后,陆启明拂袖消除阵法的所有痕迹,将幽泉镜收入纳戒之中。
他选择的是那枚自梅花殿交易而来的纳戒,而非品质更胜一筹的青玉坠,是因为那个神秘的女孩,宇文暄。
陆启明无法确定青玉坠有没有被宇文暄动了手脚。虽然他目前对于规则的判断力告诉他“没有”,但宇文暄毕竟有与他相似的能力,又显然比他高深,谨慎总不会出错。
至于韩秉坤,他若想稳定魂魄、再进一步地全方位掌控幽泉镜,仍有很多内容需要他自己去完成。在那之前,他是没有余力感知幽泉镜之外的空间的。
——至此,今日之事看似进展得出乎意料的轻易。实则不然。
陆启明近一年来有意收集有关他的信息,很清楚韩秉坤绝非莽撞之辈;相反,他是一个极为杰出的人,以至于即使是神域成名已久的高手,都不会再将韩秉坤视为“天才”,而是必须平等视之的高深修行者。
可以,如若韩秉坤未受天诛,那么当今神域放眼同代人,恐怕也只有武宗华释与凤族元昭方能与之一较高低。
故而理所应当地,在今日情境之下,韩秉坤从未有一刻真正信任过陆启明;且陆启明亦如是。
陆启明一早就知道他尚留存有自保之力;而韩秉坤却不清楚,他隐作底牌的“那种力量”反而是陆启明最容易解决的。
与之前改造幽泉镜与念慈刀的例子相同——若是用修行者最常规的武诀对抗,陆启明其实并没有太多超乎常人的能力;但韩秉坤肉身已毁,便不存在第二种可能。
若非有此把握,同样的道理,陆启明也不会贸然孤身再入洞府。
只能,好在两人都对对方没有恶意。
至于现在。
陆启明最后扫了眼这空荡的第一层洞府,独自步入第三层乱刻——那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所在。
……
在这一陆启明并没有隐瞒韩秉坤。
再次到来以前,根据当时对洞府的记忆,陆启明根本无法判断韩秉坤是否还存在。他之所以回到这里,实际上只是想要再次亲临第三层,看清楚这些东西——
蕴含着“创物”规则的剑痕乱刻。
陆启明缓步踏上最后一阶石梯,引入眼帘的果然是那代表着规则的奥秘金色。
在他预想之中,存在在石壁上的每一道剑痕,都应该附加有无数密集交错的金色丝线。只不过虽然金线确实存在,却是断裂的——
原本这里应是一副完美、至理、艺术般的杰作,而留存此处被陆启明看到的却仅剩下散乱、崩碎的断线,仿佛一张被顽童一手抓破的蛛网。
而这些残存的规则,正是无生剑“创物”的真正核心——即已被这个世界的神明彻底摧毁的核心。
陆启明围绕第三层的空旷山壁走了一周,仔细将所有规则的金色都看过一遍,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种摧毁的程度,即便是他也无法依此复原。也就是,如果当时陆启明就拥有这种神奇的规则视野,他很可能反而无法推演出无生剑剑意——这便给陆启明了一个提醒,不可过度依赖这种看似高深的能力。
而话又回来,彼时陆启明并不具有看透规则的能力,连修为亦刚过周天,甚至连前世的记忆都尚未完全恢复——那么当初的他更不可能推演出才对。
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潦草概括。
不是奇迹,便是必然。
也就是——他本身就拥有这种能力。
陆启明无声叹了口气,扫去浮尘席地而坐,抬头仰望满壁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