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追击【4100大章,求票】(1 / 2)
城外,游击营地,小校场。
戚继美诸人看着校场空地上用鞑靼首级垒成的京观不由连声赞叹。
赵贞吉脸上的笑意在马芳得胜而归后便没有消失过,此时他瞧着眼前的京观看向一旁的马芳道:
“将军果真神勇,此战大胜鞑靼,我回城之后必定要为将军请功。”
马芳闻言笑道“这也是赵大人的赏银丰厚,将士们的士气这才高昂,此战也有赵大人的功劳。”
赵贞吉闻言越发的开怀,因为此战之胜终究验证了他“悬赏购首”之策还是可行的,并非一番无用的虚言。
赵贞吉随即收敛笑意,恼恨道:
“将军此战也足以让朝中之人看清,我大同边军还是有敢战之士的,之前仇鸾龟缩不动确是其人怯敌的缘故。”
马芳闻言想起之前战场上的情况不由皱眉疑惑道:
“此战我虽然是看准了鞑靼攻城后撤退回营的时机发动了突袭,但鞑靼人却没有事先设防,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实在奇怪。”
“仿佛他们确定我军不会攻击他们似的。”
一旁的戚继美闻言不由紧了紧袖中的便条,那是在大同军营时侯荣趁机塞给他的。
后来戚继美与陆绎一起看过,那上面只写了“仇鸾与俺答汗相约不战”区区十来字,却让戚继美与陆绎恍惚许久。
如今听得马芳的疑问,戚继美不由与陆绎对视了一眼。
但戚继美并没有打算言明,毕竟针对仇鸾的行动乃是由锦衣都督陆炳一手操持,眼下,他们虽然与赵贞吉和马芳同仇敌忾,但是此事机密,越少人知道自然更好。
戚继美思忖片刻不由接话笑道:
“鞑靼人一路南下未受到强硬的抵抗,待他们兵临城下后,明军也是一意防守,或许便是因为如此,使得鞑靼人起了骄狂之心,轻视于明军,这才没有做准备,让将军得以建功。”
马芳闻言沉吟片刻也寻不到其他理由便微微颔首。
随即其人又迟疑说道:
“还有一事比较奇怪,此战之前我便担心鞑靼人追击报复,还特意在回营的中途设下埋伏,可至今却未见鞑靼人有丝毫的动静。”
戚继美几人闻言不由齐齐皱眉,因为这的确不像鞑靼人的作风。
一旁的赵贞吉思忖片刻,不由迟疑说道:
“你们都镇守城门,可能对朝廷的消息没有我掌握的及时,在出城之前,我从老师那里得知,宣府的援军已经靠近京畿了。”
“那会不会是鞑靼的骑兵侦查到了这一情况,于是心存顾虑,对于此战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呢?”
戚继美等人闻言先是面面相觑,随即各自相继颔首,都认为这可能是目前最恰当的解释了。
赵贞吉见众人都表示认可不由精神一振,随即看向马芳道:
“如今我朝援军也要相继抵达了,这攻守之势即将改变,若陛下决定洗刷此番围城之辱,则将军必定会有建功的时候。”
“我们便不再多待,立刻返回城去,不过关于协防正阳门一事,请将军放心,我定会请我老师尽力促成此事。”
一旁的戚继美与陆绎也连番保证定会让马芳如愿。
马芳闻言不由笑道“那我静候诸位的佳音了。”
戚继美等人纷纷颔首应是,便动身返回城内了。
大同镇,中军大帐内。
仇鸾看着匆匆进来的侯荣与时义这两个心腹之人,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与烦躁。
他先向侯荣问道:“你遣人弄清楚了,马芳所部真的攻打了鞑靼并且获胜了。”
侯荣闻言不由紧张的看了一眼处在盛怒边缘的仇鸾,小心翼翼道:
“已经弄清楚了,是赵贞吉这些人在我们这里受挫了,不知为何去寻了马芳,而这马芳没得侯爷的命令,竟然也敢真的应允了赵贞吉。”
仇鸾闻言不由怒道:
“我早就知道这马芳只会忠于周尚文,我顾虑着顺利接管大同镇便没有立刻处置了此人,以至于遭到了今日的背刺。”
仇鸾说到此处不由从虎皮交椅上起身,怒气冲冲吩咐道:“速速召马芳来见我,若他不来,我便领军亲自去惩罚他。”
时义见侯荣只是低头不语,却没有丝毫上前劝阻的意思,不由狠狠的瞪了侯荣一眼,上前小心劝说道:
“马芳固然可恶,不过如今鞑靼见我大同镇兵主动进攻他们,很可能会误以为是侯爷背弃了盟约。”
“如今鞑靼人必然非常愤怒,我们很可能需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报复,此时实在不是内讧的时候。”
“还请侯爷暂且息怒,待鞑靼的威胁解除后,侯爷再动马芳不迟。”
仇鸾闻言脸色数变,但怒火却渐渐消解。
侯荣本存着让仇鸾因怒坏事的心思,如今见仇鸾肯听时义的劝,也忙上前劝解一番以示忠心。
仇鸾虽然在两位心腹的劝说下,暂时止怒,但心中依旧不能平,随即恨恨道:
“如今纵使不能动武,我也要上书陛下弹劾赵贞吉与马芳等人。”
“必不让他们好过!”
侯荣与时义闻言也知道要仇鸾不报复,并且出了这口气是不可能的,听他所言只是弹劾马芳,这两人便也没有再劝说。
一时帐中只有仇鸾因为动怒而起的喘息之声。
翌日,西苑,仁寿宫。
嘉靖皇帝的目光从殿中侍立的诸臣身上扫过,这才看向一旁的黄锦吩咐道:
“朕这里有数道有意思的折子,你给他们都念一念。”
黄锦闻言赶紧躬身应了声是,随即打开了第一道题本,徐徐说道:
“这是赵谕德弹劾咸宁侯刻意纵容士兵折辱大臣,因为私心怯战不配合他实行’悬赏购首之策’的弹劾折。”
嘉靖皇帝待黄锦说完后,看向徐阶说道:“赵贞吉是你徐阶的学生,他上书之前可有与你言说此事?”
徐阶闻言心中一紧赶紧回答道:
“赵贞吉固然是臣的学生,但他更是陛下的臣子,其人返回城中后的确与臣详说了他此番的经历。”
“臣虽然震惊,但岂会暗中指使其人上书弹劾了,赵贞吉此举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
“他亲眼见仇鸾因私心怯战,心中难忍陛下遭人蒙蔽,这才上书弹劾的。”
嘉靖皇帝闻言顿觉那“蒙蔽”二字刺耳,因为如今他已经通过陆炳得知了仇鸾暗通鞑靼,致使他不得不忍受围城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