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玉米(1 / 2)
铳管两尺长的燧发枪也制作好了,经过测试,性能的下降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有一定影响。
最终确定铳管长度为二尺三寸,这样长度的铳管,下降的性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这样消耗的钢材会减少很多。
穷,没钱买铁,节省下来的钢铁就可以生产更多的枪了。
只是这样遂发枪的整体长度就减少了一些。
只不过这个时代主流的火枪枪托都比较短,可以适当加长一点,刺刀也可以加长一点点,长度就能达到使用需求了。
武器小作坊继续生产燧发枪,缺少劳动力,王泽把之前俘虏的土匪叫回来充当苦力。
另外两个村子的银钱也拿出来了。
有钱了,可以继续购买铁料,有了铁料就可以继续生产武器了。
王泽上次购买物资时,就托人去外地帮采购玉蜀黍,王泽带着人就去县城了,先购买好需要的物资。
王泽就去找答应帮忙找玉蜀黍的铺子了,对此王泽也没报多大的希望,但毕竟还有可能得到玉蜀黍的,就还是去了,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来到这家卖杂货的店铺,掌柜就迎了出来,告诉王泽他们之前外出进货的人带回了叫做玉蜀黍的东西,(玉米在明末的叫法。
这店铺不是那种普通的杂货铺,是专门卖那种本地没有,从外地找来,比较稀奇的事物,当然也接受客人想要的特定物品。
在很多地方都开有店铺。
想着王泽之前要的玉蜀黍,掌柜报上去之后,就在一处县城寻到了这东西,说是云南那边产的东西,数量不多,只有两百多斤。
虽然数量不多,但王泽很高兴,玉蜀黍也就是玉米,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不光产量很高,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容易在山区和沙质土壤地带种植等特性。
对于地理环境复杂,多山、多贫瘠土地的西南来讲,玉蜀黍的上述特征意味着它能解放很多原本不能使用的荒地,让更多的土地可以得到利用。
刚好黔县地处武陵山腹地,耕地很少,田地基本地都在沿河流存在,山上能开垦的土地利用率很小。
有了玉蜀黍完美了,不怕旱涝灾害,还可以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面种上玉蜀黍,秋天收获更多的粮食了,大家都能吃饱饭了。
就这两百多斤的玉蜀黍,除了上次付了五两银子的定金外,这次还要了十五两银子,王泽愉快的交了钱,十分高兴。
掌柜的也十分高兴,这东西其实不值钱,就是运到黔县费了点力,但卖了二十两,还是赚得很多。
大家都高兴,这就属于双赢。
带着物资回到村子,王泽简单的安排了下,水都没喝,就带着一小袋玉蜀黍欢快的跑去找村长了。
还没进门就大声的喊了起来:“村长,村长。”
老村长听到喊声,就出来开了门,看着一脸激动的王泽,好奇的说道:“泽小子,慢点,有什么事情这么急,看你脸都累红了,快进来歇会,喝口水。”
王泽进门坐下,就迫不及待的把小袋子里面的玉蜀黍拿出来给村长看:“村长,村长,这个东西叫玉蜀黍,是一种粮食,产量可高啦!”
“产量高?能有多高!”村长看着王泽手里的几粒粮食,不以为然,“这东西叫做玉蜀黍,没听说过。”
“村长,玉蜀黍种好了,一亩能产上千斤呢!”王泽一脸认真的说到,要是让那谁谁谁来钟,产个两千斤,人家还觉得丢人呢。
听到能亩产千斤,村长的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能产千斤的粮食还没听说过呢,直接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