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帝guo主义范儿(七)(2 / 2)
“因为德川幕府输不起,但是倒幕派输得起。”即便是有人反对韦泽也并不生气,他从容的解释道,“德川幕府此时作为日本传统的领导者,他必须每战必胜。哪怕是战争中出现了一点挫折,但是德川幕府必须得到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德川幕府的输不起。而倒幕派本来就被认为比德川幕府弱,所以他们一输再输也不会让人觉得意外。第一次长州征伐战,长州藩的倒幕派即便遭到了重创,现在他们不照样重整旗鼓了么?可他们只要能够得到一次胜利,其他对幕府不满的大名们就会看到机会。他们会认为幕府并非不可战胜,只要他们加入到倒幕派的一边,至少不和幕府站在同一战线上,幕府就会遭到更多失败,直到被推翻。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此次被派来的这帮代表团其实多数是年轻一代,以德川幕府的死气沉沉的模样,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派遣大佬前来中国“参观”。当然,如果真的是一群日本大佬前来,韦泽所说的话就会有所不同。毕竟与老家伙们交涉和年轻人交涉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果然如同韦泽所料,这些年轻人当中的确有人能理解这话,例如胜海舟。也有人不能接受韦泽的说法,例如小粟忠顺。可这就不是韦泽要关心的问题,他要做的就是把事实给摆明。最近几个月中国方面也没有闲着,从各个渠道收集情报,由情报分析部门进行整理分析。最后交由韦泽做出判断,韦泽也只是在历史书上知道些明治维新的情况,这些具体的情报到了韦泽手上之后,他才发现幕府的覆灭可能远比韦泽以前想象的要高的多。
最重要的问题是幕府在整个日本失去了民心,日本的确比满清开化的早,所以日本的有识之士未必真的就反对幕府,但是日本的有识之士中相当一批人都不认为幕府能够解决问题。这样的局面让韦泽第一个想起的就是1900年后的满清。平心而论,满清那时候的政策不能说没抓到要点,也不能说满清那时候的政策就真的没有道理。可归根结底,满清自己腐朽堕落的体制让所有人都对满清政府没有信心。大家都认为满清只是为了自己苟延残喘,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来应对当时的局面。
所以武昌起义的规模并不大,纯粹军事上的影响也很有限,可转眼间风云变色,所有满清曾经的支柱都抛弃了满清。现在德川幕府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各个地方上的日本大名未必就认为长州藩一定能带领日本走进新时代,但是他们都相信德川幕府是一定不能带领日本走进新时代的。除非幕府能够展现出镇压一切反对力量的能力,否则的话那些地方大名有什么理由为德川幕府陪葬呢?
日本的政治体制中,德川幕府可是各地大名的压迫者,而不是令这帮封建主们心悦诚服的领导者。
这种会面也就是把大调定下来,接下来的事情由更低级别的外交人员负责。这也是一种常态,日本代表团亲自听了韦泽的定调之后,他们也就完全能确定中国的态度了。
左宗棠跟着韦泽离开了会场,他若有所思的问道:“陛下,您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满清与德川幕府颇有些相似。”
韦泽冷笑一声,“岂止是有些相似,他们是一模一样。只是中国比较大,经历的时间会长些。而且现在好歹有曾国藩与江忠源等人还在誓死效忠满清,拼命的撑下去。不过最新情报里面,捻军已经集结起来在河南与曾国藩死磕,就看这次谁先倒下。”
左宗棠听完之后微微点头,最新消息中,西北的回乱彻底爆发。这是基于当地回汉之间深刻的经济矛盾,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矛盾此时来了一次总爆发。太平天国当然有强烈的汉人的认同,西北的汉人也就团结在太平天国周围。所以从陕西向西,甘陕的刀客们团结在太平天国周围,为太平天国带路、效力,剿杀被打散的敌人。残酷的战斗让太平天国完全无力顾及其他地区的战事。
在这个当口,光复军巧妙的利用了逃到自己地盘上的捻军家人,让捻军女首领温悦薇带去了涡阳当地人被湘军屠尽的消息。捻军随即开始向河南集结,以湘军与淮军为目标发动了进攻。如果捻军获胜,那满清就完蛋了。如果湘军与淮军获胜,那满清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一段。
左宗棠隐隐约约感觉到了韦泽希望战乱继续蔓延下去的想法,不过他也没有敢往深里问。以左宗棠的聪明,他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很不祥的味道。太平军与捻军无疑是韦泽手里的两把刀,一把刀清洗西北,另外一把刀与满清结下了深仇大恨。对于满清的报复绝不会是轻描淡写。
这才是左宗棠逐渐习惯的韦泽,一个强大、理智、冷酷无情的君主。